刨花楠又名香粉树,为樟科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树冠浓密,枝叶翠绿、清秀,嫩枝、新叶、果梗粉红色,为优良观叶观果绿化树种。
刨花楠树皮灰白色,有灰白色斑点突起。叶互生,集生于枝端,革质,披针形或椭圆形。圆锥花序黄绿色、顶生,花期4月。浆果球形,果熟期6~7月,当果皮由青转蓝黑色时,核果成熟,可立即采种,核果去种皮后即可播种。值得注意的是,刨花楠采种季节气温高,种子难以储藏,应随采随播。
刨花楠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干形通直,出材量大,心材带红色,纹理通直,结构细密,材质较轻,硬度适中,是优良的家具、胶合板、细木工具用材。木材具胶质,树皮剥断后能见黏性丝,木片、树皮浸水后有黏液,利用木材加工成香粉,可制作塔香、蚊香、祭香等熏香产品,也可作为黏合剂与其他原料混合使用,经济价值较高。利用其自然黏性,将枝、叶、树皮及木材粉碎成粉末,也是制作祭香的上等材料。
刨花楠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散生于常绿阔叶林内,与红楠、木荷、栲类等树种混生,垂直分布于海拔300~900米以下的山地。刨花楠为深根性偏阴树种,幼年喜阴耐湿,中年喜光喜湿,生长迅速,8年生树高可达8.5米,胸径达10.3厘米;20年生树高可达16.3米,胸径达19.8厘米。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黄壤都适宜其生长,特别是在疏松、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山脚、山沟边生长更快。刨花楠萌芽力较强,一次种植可多次利用。可作为四旁绿化、荒山造林或基地造林树种,是值得发展的一个乡土树种。(江西省崇义县林业局 林朝楷 邮编:3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