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量材造材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2009-07-13 01:49秦宝玉等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秦宝玉等

摘要:伐区内合理造材是黑龙江林区近几年来面临的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本文论述7伐区内合理追材的技术要点,工作要求和管理措施。分析了提高木材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市场需求,量材设计,合理遣材,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合理造材是我们林业企业提高木材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兴隆林业局经过多年的开发,资源危机较为严重。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木材的产量每年逐渐减少,因此,多年的原条造材生产已经退役。而原木生产重新兴起,所以部分或全部造材工序也就自然由贮木场转移到山场(伐区)。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山场原木造材质量。使有限的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在伐区内这一特殊条件下,造出优质材,提高木材产品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兼顾,综合考虑:1、原条量材设计;2、木材的利用价值;3、木材和产品质量;4、木材和经济效益;5、木材和市场需求计划。归根结底就是达到材尽其用,科学合理量材设计,好的优质材,价值高的材种一是来自大森林中的立木自然生长,二是量材员量体裁衣,设计出来的。而优质产品来源于量材设计,合理造材充分利用森林和木材资源,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

下面谈一下在新形势下,贮木场和山场应如何量材设计,合理造材。

一、伐区合理造材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谈到合理造材,就是说造材要合理,达到材尽其用,材承其则,利用有限的木材在从细从严上下功夫,实现。生产、质量、效益最大化。

1、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按国家材种计划和市场需求去完成任务,细化和优化产品结构。

2、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结合原条的自然特征,进行合理的量造材,保证符合各材种规格要求,提高原木的经济效益和等级品率,生产出即符合标准又使用户满意的产品。

3、要提高经济材出材率,注意提高一等材(优质材)的品率,进而达到提高效益和材尽其用的目的。

4、按用户所需,保证完成材种计划,根据资源情况,坚持产销结合,根据每根原条的自然生长条件,逐根的先造特殊材种,优质长材,用户特需材,后造一般材和短材,降低次小薪材等外材的比重。要按用户所需和计划造材、杜绝按楞头造材,要量尺准确,杜绝超长短尺,要按印下锯,杜绝躲包让节,要拨开原条单根造材、杜绝成堆造材,免除三伤(劈裂、锯伤、偏斜)。

5、量材员对每根原条要采取九步量材法,即一看、二探、三颤、四量、五算、六划、七改、八修、九墩的办法,进行统筹设计,由根部到梢部顺序进行,杜绝由梢至根量材。

二、伐区量材造材的具体操做方法

50年代提出根据木材和利用价值,量好尺寸再量材造材;60~70年代提出,量材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证完成国家材种计划,提高经济出材率。80年代按三优先一降低的原则。现今1990~2005年充分利用仅有的森林和木材资源,在保证木材使用价值的前提下,量出材种计划内市场所需的售价最高的原木,也是用户最受欢迎的原木达到提高经济材比重,一等材(优质材)的品率。我们算了一下,从差价率看:邻等相差25--45%左右,隔等相差在65~75%左右,径级相差在10%左右,长级相差在15~20%左右。要想提高售价,首先要从等级品率着手,就是提高一等材的品率,才能多生产出优质材和一等材,进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我们认为好的木材,是在有限的原条中设计出来的,对于有限的木材都要充分利用,决不可丢掉一米。现在我们虽然充分利用了木材,但不一定用的就合理,有的长材短造、优材劣造、坏材带好材,也有的好材带坏材等现象。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出现:(1)我们首先按国家规定任何一根等外原木不能带一米等内材,这是每个量材员必懂的一条规则,就是说要把等外材里的等内材控制在最低线,最低线的变化范围必须控制在0到1米之内,如超过1米,就是量材失职。如何克服失职,不管是贮木场还是山场,必须与锯手,拨木工配合紧密,根据原条的不同缺陷,从根到梢,逐节造材,一旦发现毛病,可按原木最小检尺长设计,现场只能观察木材和粗视构造,截开后,根据缺陷的程度,找出缺陷是在根部还是在梢部,如果是在梢部,先按“保守长度”量尺。所谓“保守长度”就是经验区的最小值,根据粗视构造判断不是最小值时,再实行二次截断法,如果此节木材在经验区内,即为造材合理,如不在经验区内,实行一取一舍,取优舍劣,将不超1米的坏材剔出,基本达到不带1米等内材的原则。(2)采取墩根去腐的办法。所谓墩根就是从根部开始截掉一节长度不超过1米,材质又不够等内材木墩,目的是提高下一节原木等级的量材设计方法,如果截去的长度等于最小检尺长以上的检尺长就不是根,墩根就是去掉“保守长度”以内的截头,即为20、30、40、50、60、70、80、90cm,有人认为浪费资源,影响出材率,我们认为可能会影响出材率,但是墩根能提高经济材出材率,提高质量(品等),进而能提高经济效益。原木经过墩根虽然损失一点材积,但提高了等级,增加了效益。所以我们认为墩根势在必行,墩根决不能采取一杆墩的办法。应视缺陷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墩、二墩、三墩的办法,但必须把“保守长度”作为起点长度,一般在“保守长度”的范围内,特殊情况可视腐朽程度考虑。每个量材员必须遵守此墩根原则。(3)采取抽段量材法:抽段量材法是指在量材设计中碰到原条局部缺陷而又不够等内材,而把这部分等外材截掉,使上下两节的木材变成等内材或优质材的设计方法。抽段和墩根基本是一样的,都是扔掉“保守长度”,抽段截掉一般是指边腐、心腐、偏枯、漏节和急弯等,凡截掉的短木段必须符合不超过一米的等外材,截掉后会使上下两节原木等级得到提高,进而提高效益。抽段难度比较大,必须判断好此缺陷对材质的影响程度,才能截掉,抽段是量材必须遵守的原则。

三、伐区造材必须严格执行木材标准

多年的原条木材生产,已不完全适应现在自然的情况,所占比重近年来有所下降,而原木生产(半成品)又恢复到一定的地位,而原条造材设计工作也将大部分由贮木场逐渐转移到山场。

1、山场造材易出现的问题。首先是作业条件差,量材人员业务素质低,兴隆林业局二十几个林场有八十多个采伐作业组,每组年完成的二千立方米左右的产量,而部分林场对量材造材工作要求不严,量材员技术不够精湛,对木材标准掌握不透,造材中一律截为四米、六米长级。使一根好的原条造成坏材带好材,或好材带坏材,这样降低了经济材比重,又降低了等级品率,使资源没有充分得到利用,影响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超长短尺严重,最多长达15厘米左右,短的10厘米左右,对于超长和短尺的,运到贮术场后只有重新按标准规定锯

截,长的截掉,短的也得截到符合标准的长级,那就缩短了原木的实际长级(指不够标准规定,超过了负公差,只有按较下一级的规定),造成了资源浪费,影响了产品质量,长的给装火车造成了装不下去的困难,影响了装载量。山场遣材三伤出现的更为可怕,锯口偏斜:造成短尺现象,一根正好为标准长的原木,因偏斜超出了负偏差,只好让掉材长,如有一4米长15厘米的杭木,因断面偏斜3厘米,实际长级按长面量4米长,按短面量3.97米长,这根坑木只好按3.2米长计算,损失材积0.8立方米。如果是锯切用原木也得损失20厘米,所以锯口偏斜即损失材积又降低了效益,还影响质量和正常使用。锯伤:造材时伤邻木造成,原因就是造材没将原条拨开,锯手锯截时未使用小捌棍。锯伤超过直接用原木10%或锯切用原木一等20%,二等40%的只有让材长,这样降低材质损失了材积,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劈裂:原因是由采伐造材造成的,采伐不砍或锯下楂,造材对搪桥、吊炮不进行垫木。降低特级材的比重,超出标准规定,一个是让长级,一个是让径级,损失材积,降低等级,影响效益和质量。

2、山场造材不但要严格执行标准,而且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标准仍是国家的重要技术法规,是提高质量的基础,也是国家和企业的重要技术政策,是评价和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而质量又是用户要求的集中体现,无论是贮木场还是山场造材,必须严格的执行国家和企业的标准,是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障。山场造材工作是当今木材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强化伐区管理,保证造材质量关键在提高量材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每个作业组必须设专职量材员一名,经林业局培训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对不合格者调离岗位。生产期间场长要经常组织生产技术人员按不同树种的原条,设计出合理的(量造材)技术图解,每张图解根据不同缺陷设计两个合理造材方案,分别挂在采伐作业组室内,以便随时都可以看到不同树种的原条应怎样设计,得出最佳的方案,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针对山场造材易出现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一是防止坏材带好材,好材带坏材,一律4米的产品结构。采取墩根去腐,去劣取优,抽段量材,发现带坏材者要对量材员、造材工进行罚款,对半产品由产品质量检查员(山场)检查罚款,所有的半产品最终进入贮木场,进场后再由贮木场逐根进行复检,如发现此类现象还要再次按根按作业组进行罚款。如果出现的问题较多,则立即停产整改后方可生产。这样由山场和贮木场共同协调控制,才能使坏材带好材现象逐步减少,才能使有效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改变山场造材一律4米的产品结构,按合理造材的原则,防止长材短造、优材劣造。超长短尺一直是半产品难以控制的,山场量材员必须采用一米弓形尺,严防使用二米或四米长尺杆,对一米弓形尺必须经常校对,尺杆必须保持大于4毫米,即为1.004米,量长材在尺杆内下锯,量短材在尺杆外下锯,将长级公差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如发现超长短尺时要对量材员和作业组进行罚款。到贮木场复检每根也要对量材员、作业组罚款,这样使超长短尺得到控制,也保证了国家和企业标准的实施,使资源不受损失,效益得到提高。三伤纯属是人为而造成的,解决的措施;必须将原条摊开放平造材,锯手造材使用小木棍,用来卡锯导板,这样伤不着其它的邻木,就不易出现锯伤,对锯口偏斜,首先要求锯手要下锯平直,对偏斜的锯链子及时纠正,大小头两端断面最长处和最短处之差超过负偏差时,每出现一根要对锯手,作业组罚款。到贮木场复检每出现一根也要对锯手作业组罚款,严重的作业组,不准进材到贮木场,这就能控制或少出现三伤现象,保证质量,减少材积的损失,增加效益。

在新形势下,木材产品来源于有限的立木,原条的科学量材设计是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评定检查质量的依据,增加效益的关键。近年来兴隆局兴隆贮木场的半产品原木占年生产量的100%左右,由于按上述措施的执行,使进场的半产品原木综合合格率达到99,99%,长级准确率、超长短尺、三伤在森工总局检查中和林管局商品化检查中达到100%合格,杜绝坏材带好材达到99,99%,使半产品畅销材直接进入贮木场,受到用户的欢迎,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