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瑞平等
大豆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豆农的收入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抓好大豆生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据调查历年发病株率都在30~40%,低洼地和重迎茬地块发病株率可达70%以上,最高死苗率在15%以上。尤其是土质粘重地块发病更重,为了更好防治根腐病,我们对根腐病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
一、大豆根腐病发生原因
1、大豆根腐病与品种的关系。调查发现绥农14苗期发病率为70--100%,死苗率4.2~1.5%;黑农37发病率50~100%,死苗率2.7~6.4%。老品种较重,新品种较轻。
2、大豆根腐病与除草剂的关系。目前,我县大豆多采用药剂封闭除草,使用药量过大的,药害较重的大豆根腐病发病重。受药害抑制的地块发病率70~100%,死苗率10~15%。未受药害或没用药的地块发病率15~30%,死苗现象很少。
3、大豆根腐病与重迎茬的关系。我县大豆播种面积大,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地块重迎茬。据调查,重茬发病率在70~100%。迎茬发病率20~50%,正茬发病率在10~20%。
4、大豆根腐病与施肥的关系。常施农家肥的地块发病率在5~30%,常施化肥,不施农家肥的地块发病率在50~100%。
5、大豆根腐病与土壤质地的关系。土壤通透性差、板结、冷凉、低洼积水地块发病重,否则发病轻。
6、大豆根腐病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苗期温度低、湿度大或连续降雨易发生大豆根腐病。
二、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
根腐病主要是由镰刀菌、丝核菌和腐霉菌等多种病菌引起的,主要以镰刀菌和丝核菌为主,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越冬,第2年大豆出苗后开始感染,6月至7月中旬发病高峰,7月下旬趋于稳定。
三、根腐病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
2、深松旋耕增加土壤通透性,增施有机肥。
3、合理用药,减少药害,促进小苗早生快发。
4、药剂防治。用35%多福克种衣剂1:80拌种;NEB-SO豆类拌种剂1:40拌种;2%菌克毒克拌种或叶面喷洒;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对水喷雾,叶面喷洒时要兑叶面肥。
黄瓜生理病害
王玉英
一、黄瓜畸形瓜和苦味瓜
在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的黄瓜,后期容易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苦瓜等。
(一)、病因
1、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
(1)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病虫危害引起或温度、水分管理不当,如果结瓜前期正常而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地温低等条件下易发生。有的花期子房就表现弯曲状态,随结果长大弯曲加重,曲形瓜在最初或最后的果穗发生多。
(2)物理原因:雌花和幼果被架材及茎蔓等遮阴或夹长等原因。
2、尖嘴瓜、大肚瓜:
(1)早春保护地中传粉昆虫少,黄瓜不被授粉也能结实,这是单性结实没有种子。这种瓜营养条件好,能发育成正常的果实,反之则形成尖嘴瓜。
(2)当雌花授粉不充分,授粉的尖端先膨大、营养不足或水分不均,就会形成大肚瓜。有的在营养充足情况下,应发育成正常瓜。
(3)有时高温持续时间长,果实因高温危害成畸形怪状。
3、细腰瓜:
当营养和水分有时好、有时差,供应不正常,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就会出现细腰瓜,此时黄瓜染有黑星病,如果缺硼,也会出现细腰瓜。
4、苦味瓜:
这是由于苦味素在瓜中积累过多所致,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不足,特别是氮肥突然过量很易出现苦味瓜。
(1)黄瓜对氮、磷、钾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
否则就会出现发育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坐果不齐、畸形或在侧枝上弱枝上出现苦味瓜。
(2)棚内温度高于30℃持续时间过长,导致同化能力弱、损耗过多或营养失调,有时棚内或土温过高,蒸发量过大造成生理干旱,苦味素易在干燥条件下进入果实。
(3)地温低于13℃,细胞透过性减弱,导致养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也会形成苦味或变形。
(4)苦味还有遗传性,皮色深绿的苦味多。
(二)防治方法:
1、发现畸形瓜及时摘除。
2、搞好温度、湿度、光照和水分管理。
3、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按氮磷钾比例5:2:6施用,侧重用钾肥磷酸二氢钾等。
4、选用无苦味的品种。
5、注意温度管理,低于13℃或成长期高于30℃均不利,尽量保持温度稳定,避免出现生理干旱现象。
二、黄瓜花打顶和化瓜
(一)症状:黄瓜的生长点分化为花的器官,花开后瓜条停止生长,无生产价值。单性结实的黄瓜品种遇有低温或高温,妨碍受精而产生化瓜。
(二)原因:多发生在结果初期,棚内高温、干旱,尤其是土壤干旱时,由于肥料过多及水分不足而伤根,土壤过湿,地温和气温偏低从而发生沤根或根吸收能力减弱都会出现花打顶。
(三)防治方法:
1、及时松土、提高土温、促进根部发新根。必要时轻浇水,追化肥时再松土,即可有效地控制花打顶。
2、为防止化瓜,在黄瓜雌花开花后喷赤霉素、吲哚乙酸,化瓜率下降50~75%,单瓜增重15~30克,提前采收1~5天。
3、人工授粉,刺激子房膨大,化瓜率下降72.5%。
4、喷洒稀土,对减少化瓜,促进果实生长具有明显作用。方法:每亩用农用稀土30克,用温水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叶面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