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商品肉鸡生产的管理要点

2009-07-13 01:49邢德生等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嘧啶磺胺球虫

邢德生等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使用,使农产品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污染和安全问题,农业部从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现将无公害肉鸡生产技术要求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把握好“两开”即雏鸡的开饮和开食要采取先开水,后开食的原则。雏鸡在进入育雏舍后必须首先给水,有些农村养鸡户害怕给雏鸡饮水,恐怕因此会引起鸡拉肚子,这是不科学的。雏鸡前3天最好饮3%~5%的白糖或5%的葡萄糖水,之后用电解多维或用电解多维加恩诺杀星预防雏鸡脱水、白痢、脐炎、伤寒等,开饮后2~3小时开食。

二、掌握好“三度”即温度、湿度和密度(1)适宜的温度是养好雏鸡的关键,一般雏鸡温度要求是;1~3日龄为34~35℃,4~7日龄为32~33℃,7日龄后每周降2~3℃,直到20℃为止。在实际生产中,关键是看鸡施温,以舍内雏鸡散开、三五成群,或单个躺卧、伸腿舒颈,呈舒适活泼状态为宜;(2)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为70%~75%,第2周下降到65%,从第3周龄开始,尽量保持在55%~60%。湿度过高,易诱发球虫病,曲霉菌病等,如湿度过低,鸡舍内干燥,易患呼吸道疾病。改善的办法是每周带鸡喷雾消毒3次或在火炉上放水盆蒸发水分,以达到调节湿度的目的。(3)雏鸡的密度必须根据品种,季节、性别、鸡舍结构、饲养日龄、通风条件和饲养方式等灵活掌握。通常地面平养雏鸡1~2周龄每平方米25~30只,密度过大雏鸡发育不齐、易发生啄癣,密度过小鸡舍利用率低,成本高。因此,若鸡群饲养密度不合适应及时调整。

三、抓好“三控”即控制好鸡舍通风、光照和疾病的发生

1鸡舍应定时通风换气,目的在于排除鸡舍内有害气体和更换新鲜空气,保持适宜湿度。正确做法是:育雏期每天上午12点钟左右,将向阳面的窗户适当打开,窗叶成半开状态,防止冷风直吹。雏鸡开窗时间一般为0.5~1小时。为防止舍温降低,通风前可先提高舍温1~2℃,通风完毕降到原来的舍温。

2肉鸡光照时间为幼雏出壳后头3~5天23~24/b时,之后为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是为了锻炼雏鸡对黑暗的适应能力,避免停电时鸡群不安。

3控制疫病发生,降低药残是生产无公害商品肉鸡的核心技术。搞好鸡场鸡舍消毒和鸡群免疫可有效地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增强鸡只抗病能力,对控制疫病发生,减少用药,降低药残至关重要。

鸡场鸡舍消毒。常用消毒剂:1%~3%火碱、1%漂白粉、2%来苏水、10%~20%石灰水。鸡场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液为20%~3%火碱,每周更换2次,场区内保持清洁卫生,每月消毒3次。鸡舍消毒:新建鸡舍待其干燥后,均匀涂抹10%~20%石灰水或喷2%的来苏水,对用过的鸡舍,先清扫冲洗干净再消毒,然后空闲2周,对饮水器、料槽等用具要彻底消毒(在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置阳光下暴晒2~3天);进鸡前6天,封闭门窗,用3倍剂量福尔马林(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21克,福尔马林42毫升)熏蒸24小时(温度20~25℃,湿度80%),通风2天,鸡舍门口设脚踏消毒池或消毒盆,消毒剂每天更换1次,工作人员进入鸡舍前应洗手,脚踏消毒剂,穿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服不能穿出鸡舍,饲养期间每周至少清洗消毒1次:饲养人员、饲养用具在舍内不得混用、带鸡消毒;在饲养期间坚持给鸡舍每周带鸡喷雾消毒2次(除免疫前中后3天外);目的是消灭空气中的病源微生物。也可鸡舍工作间每天清扫1次;每周消毒1次:经常灭鼠,注意不让鼠药污染饲料和饮水。

鸡群免疫。鸡群免疫程序应请专业人员根据当地疫情确定,但应注意禁止使用中、强毒疫苗;严格按厂家提供的方法,对疫苗进行正确保存和使用,疫苗使用前应经实验检测以确保疫苗质量,使用球虫疫苗要确保饲料中不添加任何抗球虫药;饮水免疫时,每千只鸡需30~50升水,并先对鸡只断水2~4小时(炎热季节除外),疫苗混合后应在2小时内全部用完,免疫前48小时必须停止使用任何消毒剂,并在水中加众脱脂奶粉,比例是40升水加115克奶粉。

四、控制药物残留

根据国内外肉鸡产品的质量要求,随时调整用药程序和方法,肉鸡整个饲养期间禁用药物如下:(1)克球粉:主要有效成分为二氯二甲基吡啶酚,又名可爱丹、克球多、克球酚。氯羟咝啶、氯甲吡啶醇、氯吡醇、氯吡多、氯吡可,广早录、乐百克、三字牌球虫粉、球落,(2)尼卡巴嗪:主要成分为双硝苯脲、二甲嘧啶醇,又名球虫净、球净,(3)螺旋霉素,(4)灭霍灵:(5)喹乙醇:又名快育灵、倍育灵、喹酰胺醉,(6)甲砜霉素,(7)恶喹酸(喹恶酸);(8)氨丙啉:安保乐、鸡宝一20和富力宝等药物中也含有氨丙啉;(9)磺胺喹恶啉(SQ);(10)磺胺二甲嘧啶(SM):(11)磺胺嘧啶:(12)磺胺间甲氧嘧啶,又名制苗磺,(13)磺胺-5-甲氧嘧啶,又名球虫宁:(14)甲酚、苯酚类,消毒剂:(15)禁止使用激素类和激素样作用的药物。

猜你喜欢
嘧啶磺胺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含噻唑环的磺胺母核合成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