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生
摘要:邓小平同志堪称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创新人物。邓小平理论既是创新的结晶,又处处蕴含着创新思想。邓小平的创新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地位和他独特的个人素质是他创新思想形成的责任动力和巨大潜力,其创新思想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体现为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方法创新、道路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
关键词:邓小平;创新思想;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创新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
一个伟大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也正是适应了当今时代和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时代主题的变化迫切需要思想创新。时代性质是由时代主题或时代的基本特征决定的。20世纪大体可分为两个时代,上半期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个时期是大动乱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危机引起两次世界大战,又引起了两次世界革命高潮。20世纪下半期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世界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由于我党对时代主题认识不清,对战争的危险估计得过于严重,认为革命是长期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随时准备打仗一直统治着党的指导思想,正因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迟迟没有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机遇”。70年代末期以来,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审时度势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认为当今世界上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发展面临着的国际环境条件。他多次指出: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是有可能的。世界上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也不再是军事对抗,而是综合国力、科技、经济实力的较量。并且他再三强调,这样一种和平环境对我国发展是一个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千万不能丧失这个“难得的机遇”。所以中国“要紧紧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要丧失时机”。他认为我们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得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我们就落在后面了。因此邓小平很着急,他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而这时的国内形势却是“问题成山,百废待举”:经过十年动乱。我国的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正常的生活、生产和工作秩序遭到破坏;大批冤假错案亟待平反……面对这样一种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出来工作以后,别无选择,只有硬着头皮上,他以一个政治家的极大勇气和魄力率领全国人民真抓实于积极推进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硬是把我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推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可以说,国际国内形势是促使邓小平不断奋斗、不断创新的外在动力。所以说邓小平认为世界变了,我们的观念也要变。否则,对于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应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如何在竞争中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利用外部条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战略?这些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系列重大课题,迫切要求从理论的高度做出正确全新的回答。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的挫折需要思想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大大减少,社会主义阵营大大缩小,社会主义运动走进了低潮期。西方资产阶级认为是“共产主义的危机和资本主义的胜利。”他们狂言社会主义在20世纪将陷入“大失败”,资本主义将“不战而胜”。面对这种严酷现实,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感到迷惘、困惑和忧虑。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前苏联解体后,各种视线转向中国,世界上敌对势力把社会主义“大失败”寄托于中国,国际进步力量把社会主义复兴的希望也寄托于中国,面对如此局势,中国怎么办?中国能不能把社会主义这面大旗扛下去?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研究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总结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创新的思想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且要用事实向世人证实: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思想创新。中国共产党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考虑如何根据中国的实际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借鉴了前苏联的教训,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但遗憾的是“八大”正确路线没有得到贯彻执行。相反,从五十年代后期,党内“左”倾思潮逐步滋长泛滥,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越来越严重。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1958年大跃进,从庐山会议反彭德怀的所谓“反党集团”到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指导思想逐渐出现了重大失误,又由于这些失误没有得到及时地纠正;党内“左”倾思潮没有及时遏制,致使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极“左”的严重错误。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教条式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没有准确把握本国国情。因此,在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迫切需要进行深刻地反思,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创新的精神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和前进。时代主题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挫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构成了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客观条件。
二、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地位和他独特的个人素质是创新思想形成的责任动力和巨大潜力
(一)邓小平在党内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他创新思想的责任动力。尽管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没有担任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职务,但他是党内一致公认的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事实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邓小平,有着很强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崇高的党性原则。邓小平曾说过一段十分感人的话:“坦率地讲,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是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有
私心杂念。这是我一种交心的话。”这段不长的“自白”式的话语,充分表达出了邓小平的心声: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决不当“太平官”,以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也真实反映出了邓小平作为领袖人物的个性风采和精神境界。历经磨难和坎坷的他,以70多岁的高龄再次出山,当个太平官,做好自己分管的那一份工作,也是问心无愧和无可指责的。但是,邓小平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决不当。“太平官”,而是以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和名利得失,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长征。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在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集》所写的序言中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充分地表达出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正是这种对祖国和人民深情的爱,激励他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为此,他始终围绕“摆脱贫穷,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这个主题展开探索。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还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历史已经证明,正是由于邓小平这种对祖国和人民深情热爱的宽广胸怀和革命领袖的使命责任意识,激励邓小平在十年动乱后不久的中国,以及后来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一系列政治风波等十分复杂的情况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革命的创新精神、毅力和勇气,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在他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实现了小康,成功地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完成了他的一个伟大的夙愿。
(二)邓小平独特的个人素质是他创新思想的巨大潜力。创新精神的萌发是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相结合的产物。只有客观外界的需要,没有个体的创新智慧和才能,创新精神也不可能被激发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讲,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能否具有创新勇气和创新作为,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具体素质。邓小平独特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他具有创新精神的巨大潜能。一是深厚的理论功底。邓小平很早参加革命工作,曾留学国外,长期从事党和军队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具备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文革”中流放江西,又带着思想上的问题,以总结和思考的态度,重新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使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内容相当熟悉。更重要的是,邓小平从不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从本本和个别词句出发,而是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这为他创造性地以革命理论为指导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二是传奇的斗争经历。邓小平有着非常丰富的革命经历。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到巴黎公社的故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白色恐怖的都市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领导过广西百色武装起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是独当一面的指挥员,建国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一生之中“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这些富于传奇的个人经历和十分全面的工作经验,不仅使他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且具备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统揽全局、驾驭各方、审时度势、处事果断的非凡才能。三是务实的作风。求真务实是邓小平的一大特色。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1992年邓小平南巡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邓小平务实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地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官僚主义作风害人、害已、害党、害国家,它和实事求是根本对立的。邓小平明确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号召全党同志要毫不留情地对官僚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以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务实的第三个表现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形式主义作斗争。形式主义是与务实精神相悖的,是阻碍走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为群众办实事的,因此我们要坚决地与之斗争。正是这种务实的精神使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正是这种务实的精神使得他善于决策,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四是非凡的个性品质。邓小平的个性品质是具有创新的心理和品格素质。坚定坚韧,不屈不挠;大胆果断,善抓时机;勇于探索,敢破陈规;高屋建瓴。敏行纳言……不迷信古人、洋人和“圣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小平一贯的工作作风。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他创新思想的精神支柱。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他第一次接触《共产党宣言》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他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纵观邓小平的一生,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保持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始终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正是有了这个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支柱,邓小平才能不断地创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四)邓小平性格上的果敢是他创新思想的个性心理特征。邓小平的性格同他那种临危不惧英勇无畏的胆略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他的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是敢想敢说,敢作敢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敢字当头”。一是敢于直言,不怕得罪人,开诚布公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邓小平敢于直言突出地表现在不看别人脸色行事,不随大流,不随风倒,不溜须拍马,不见风使舵。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他敢于率先发言,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阐明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二是敢于碰硬,不怕摸老虎屁股,毫不畏惧地同“四人帮”作针锋相对的斗争。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他号召人们大胆地起来抵制“左”的思潮,鼓励人们消除头脑中的“怕”字,大胆地去“摸老虎屁股”。三是敢于负责,不怕再次被打倒,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整顿。邓小平第二次重新出来工作时正是“文革”后期,为了挽救中国濒临崩溃的
经济,发展生产,扭转“文革”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局面,他敢于负责,甘冒再次被打倒的危险,从工业到农业,从军队、国防科技到文化教育各条战线展开了全面的整顿工作。四是敢于试验,不怕冒风险,一股子劲地杀出一条血路来。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福建两省主要负责人谈到发挥广东、福建的优势,兴办特区,邓小平马上给予支持,并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问题。他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五是敢于动脑,不怕闯“禁区”,以政治家的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敢于动脑,独立思考,不怕闯“禁区”,突出地表现在敢于纠正毛泽东的错误理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由于邓小平深厚的理论功底、传奇的斗争经历、非凡的个性特点、务实的作风和性格上的果敢再加上党内的领导核心地位等,使邓小平的一生保持着不断进取的活力和旺盛的创造力,而且,这种活力和创造力,愈到晚年,愈放射出奇异光彩。
三、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深刻内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有利于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方面,就要坚决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正是按照这个思想,他以无比的勇气和胆识,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创新,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邓小平理论中的创新意识也可以说就是邓小平本人创新思想的鲜明体现,其创新思想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外交等领域,首先体现在观念的创新上。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遵循这一思想,邓小平首先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和党内存在着严重“左”的思想禁锢,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号。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思想能不能解放和创新。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他深刻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社会主义要发展壮大,首先必须要有全新的思想观念。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理论是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手的。在拨乱反正,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指出:“思想不解放……条框就多了起来……随风倒的现象就多了起来……本本主义就严重了起来。”因而得出结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现代化就没有希望。”由此可见,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一条彻底的创新路线。
制度创新。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发挥其优越性,关键在于其制度的好坏。他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他主张对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体制的根本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干部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改革和创新有过专门的论述,提出过具体要求。特别是他根据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变化,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的思路,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大胆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明确指出,只有彻底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僵化模式,才能走出死路,闯出活路。1992年春天的南方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彻底突破了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等于市场经济”的教条主义僵化公式。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邓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一项制度创新的伟大工程。20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制度变革与创新,就不可能有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
科技创新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类的进步,社会主义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靠科学。他明确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面对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新情况,他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马克思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是对当代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新特点的高度概括,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深刻揭示。他还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而科技的发展靠创新。小平同志在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也指出了要靠科技创新来发展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这里讲的“突破”就是创新,并且强调:“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他以极大的热情鼓励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爱戴科技创新。1988年,小平同志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就以其战略家的睿智,向我们发出了向高科技进军的时代最强音:“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原子弹、氢弹、卫星“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今天,结合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形势,我们更加感到小平同志是多么的远见卓识,更加认识到向高科技进军的紧迫性,更加增强了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小平同志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而且还亲自领导了科技创新活动。他虽然日理万机,还亲自领导和促进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并为实验室培土题字,十分关心。1986年,他亲自领导制订了《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高科技发展计划;1988年又组织实施了“火炬计划”。这两项计划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大批接近
和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方法创新。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如果不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上创新,就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是邓小平又一重要思想。所以,他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全新的方法适应全新的事业。他说:改进工作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在他看来,没有方法的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从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就无法实现。
道路创新。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邓小平在对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地位,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胆略,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够格”,科学界定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指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从这个前提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一个12亿人口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人类空前的壮举,在书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关键是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思考,自力更生,走出自己的新路,摘出符合自身的特色。
人才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他认为要各方面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由此可见,不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从国家的现在、将来着眼,邓小平都始终把人才问题当作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问题和关键问题。同时,他认为要在改革中创造一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和人才制度。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我们新时期的教育目标,也是邓小平人才理论的核心。在培养和选拔人才问题上,邓小平一直倡导“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这实际上是我们党的组织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化。他认为要大胆培养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这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他指出:“我们要破格选拔人才,不要按老规矩办事,要想到这是百年大计。”“选拔干部选拔人才,只要选得好,选得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因此,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不变质”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加强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并要求各级领导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统一体。他还把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战士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所有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都“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要使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成为鼓舞人、鞭策人、激励人的精神武器,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成果,还是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沉的思想内涵和崭新的表现形式。
邓小平一系列创新思想,不仅是中国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其创新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它来自实践,指导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社会主义事业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上,新问题、新困难会不断涌现。因此,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邓小平创新思想对于迎接未来的竞争和挑战,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