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秀
摘要:从市场化的功利性取向、教育模式的理性化取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人际交往情境的虚拟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心主题缺失的原因。借鉴诺丁斯的关心道德教育理论,指出在教育主题的向度上,应情理交融,彰显非理性精神;在教育观念的向度上,应淡化教师职业意识,建立“我—你”关心型师生关系;在教育环境的向度上,应虚实结合,显隐相渗,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从而切实地让关心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实的存在。
关键词: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诺丁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她的关心道德教育理论被认为是后科尔伯格时代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她的理论得到跨国界和跨文化的接受。在我国,她的关心教育理论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培养学生的关心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共同话题。
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心主题的缺失
(一)市场化的功利性取向导致关心取向的缺憾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在社会上,人们忙于追求财富,关心事物胜过关心人,关心自己胜过关心他人,关心物质胜过关心精神,关心当下胜过关心将来,导致关心的功利化、片面化和去人性化,出现关心深层动力源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将关心看作是一种美德,而不是一种关心关系,造成关心的动机、目的不纯,从而难以建立和维护关心关系。关心的动力不足、动机不纯、目的不当等因素映射到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具体表现为:教师过分关心学生的知识、技能层面的成长、过分关心学生的当下需要等,教育教学中缺乏真正的、深层次的关心,关心的内容被物化、异化、去本质化,导致了关心取向的偏颇与缺憾。
(二)教育模式的理性化取向导致关心目标的缺陷
目前高校教育面临一种诱惑,那就是尽量在知识、技能层面上确认和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尽量在技术层面上确认和满足学生对关心的需要。试图以解决数学方程式的思路来解决关心问题。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主要注重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工具性作用,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完善、身心发展的作用,这种“社会本位”的德育目标严重遮蔽了“学生本位”的德育目标。加之高等教育评估中的知性取向,客观上导致了高校对“知性目标”的追随,忽视了“德性目标”的培养。教育模式出现工具化、理性化倾向。忽视个性化、非理性化发展目标。
(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导致关心者缺位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一方面学生数量迅猛增长给高校教师带来时空矢量上的巨大压力。在一些院校,不少教师疲于应付超负荷的课时、疲于奔走于主校区与分校区之间,基本无暇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疏于关心学生,与学生形成纯粹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关系,疏离了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数量上剧增的学生异质性增强,他们的独立性与个性化倾向明显,但依赖性与从众心理仍然很强烈,特别希望得到师长的关心、指引与帮助,对来自教师的关心,体认的敏感性较强。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现实中,有极少数教师把与学生的关心关系功利化,只关心那些家庭有权、有钱或能给自身带来益处的学生,虽然这只是极少数的人和现象,但是,对体认教师关心敏感性较强的被关心者(大学生)来说,影响却是恶劣的。在师生的关心关系中,大学生(被关心者)的积极反应力是对教师关心行为的一种必需的、最好的回报。否则,教师便会因为无法获得一种效能感而身心疲惫,减少或放弃对学生的关心行为,最终导致师生关系中关心者的缺位。
(四)网络化条件下人际交往情境的虚拟性导致关心值域的泛化,使得关心的具象缺损
诺丁斯认为,关心伦理是一种情境性伦理。在关心中需要考虑的是具体情境中的人、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反应及体念,而不是依据普遍性法则做出推理和判断。网络拓宽了人类交往的空间,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生网民以虚拟人的身份进入虚拟时空,摆脱了现实生活中诸多关系的束缚,使得师生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减少,久而久之,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容易导致交往能力下降,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导致孤独、冷漠等不良心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作为人的本质体现。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电子空间中,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可以实现平等地、开放地对话,但是却难以建立富有人性的交往关系。在异化了的虚拟空间里,师生关心关系得以建立的具体的、真实的情境被抽象化,出现关心氛围缺失,关心具象缺损的局面。
二、“关心道德教育”视域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
(一)情理交融,彰显非理性精神,侧重“关心道德教育”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
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学派继承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所开创的传统,重视道德推理过程,认为道德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情感要服从理性。而以诺丁斯为代表的关心道德教育学派则强调动机,认为行为的欲望是第一位的,而道德推理过程是第二位的。道德原则不足以产生动机,理性要服务于情感。事实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同等重要。在教师的向度上,教育中仅仅有“情”是不够的,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具有很强的教育目的性即教育理性。教师要从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考虑对学生进行关心道德教育。失去理性的关心是不合适的,同样,因缺乏情感而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更应该摒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道德教育应该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体。在学生的向度上,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相关知识,特别是思想道德问题的社会根源,美德的社会构建过程等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原则进行推理,做出判断,进行道德选择,付诸实践肯定是必要的。但现实生活是具体的、人的需要与对关心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样是一个关心行为,用在甲的身上很有效,但用在乙的身上却会适得其反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关心道德教育应该回到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去,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时,我们既要注重德育的社会工具目的,又要重视德育的主体本位目的。要注重感知觉、概念、判断、推理及逻辑认识和实践能力等理性因素,更要关注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是充满温情的、富有人性魅力的一种理性教育活动。因此,做到情理交融,并适时地把“关心”主题这个情感性德育目标彰显出来,给学生提供一个经得起道德检验的教育,教育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必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
(二)“我—你”互信,淡化教师职业意识,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
关心伦理不依赖道德判断,不诉之于谴责和惩罚。关心伦理更重视提高人际关系的道德水平。建立、巩固和完善人际关系是关心伦理的要务。学生们会为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做事,这是事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师生关系决定学生们对课程的学习热情。一种关心的关系可以使学生们对外部影响和课程知识产生接受性。反思我们当下的道德教育实际,所缺少的正是尊重、宽容、平等与对话。“没有人关心我们”是不少大学生常有的抱怨。然而同时,大多数教师都勤勤恳恳工作,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问题在哪?从教师的视角来看,一定是关心的态度、知识、技巧出了问题,不自觉地把对学生的关心变成了那种包办式、控制式的关心,因而常常受到学生的质疑。甚至是拒绝。从学生的视角来看,是学生对教师的关心行为无法正确体悟和积极反馈,缺少感受他人关心的相关能力,从而造成教师对学生关心的低效或无效。因此,必须把学生看作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改变传统的不平等“我—他”型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我—你”型的平等对话关系,把学生看作是有主见、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客体和容器;给学生以充分的爱、理解、尊重和关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亲其师”且“信其道”。
建立“我—你”互信型关心关系,淡化教师职业意识很重要。关心道德教育中,师生之间是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关心关系中的双方是平等而互惠的关系,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的。它不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是强者与弱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帮助者出于同情、怜悯而给被帮助者施舍和恩赐,关心关系一方的关心者是出于爱、尊重、信任、平等而与被关心者沟通、交流,施以关心。教师一定要抛弃职业意识,而以共同的人类之爱参与到关心的关系中。如果教师把关心学生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教学义务,是为了谋生而做的一种职业,那么教师就会把自己工作范围局限于课堂的狭小的时空中,就容易把师生关系看作是买卖双方的契约关系,就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信、互惠的关系,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淡化职业意识,把对学生的关心行为看作是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生活方式,有助于教师回到广阔的生活领域,敏锐地体察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借助自己的教育理性和道德想象力做出关心行为,成为学生生活上的关怀者和道德成长过程中的伙伴,而不是道德教育的职业“帮助者”。另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只是社会多种教育力量中的一股,淡化教师职业意识将更利于与其他力量相互协调,从人类共同的本性出发建立关心与被关心的联系。
(三)虚实结合,显隐相渗,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变化无处不在。高校对这些社会变化不能说无动于衷,至少是反应迟缓,而且局限在技术层面。改革、添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强调某些狭隘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最常见的例子。对广泛深刻的社会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不过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改进,显得零散而孤立。布鲁纳(Bruner)认为:课程本身改革不能回应现在学校面临的社会问题。同样,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也不能通过课程本身改革而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样讲不等于说课程改革对解决这些问题毫无作用。但是,用所谓的标准课程来修修补补确实无济于事,更何况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真正的变化必须来自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反之就不可能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关心与爱,也就难以培养出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倡导并营造充满关心的课堂氛围与学校心理环境,有助于将学校显性与隐性的道德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将德育渗透到其他各育的活动中去,加强德育与各育的融合。学生在这些可能无时无处不在的隐性道德学习的资源中获益,内化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真正的德育应该是生活德育,而不是德育课的德育。必须把道德教育具体化、生活化,避免空谈理论,营造最有利于道德生活的学校的氛围,把学校变成“既有可能向善,也能吸引人们向善的地方”。这有助于解决显性德育时空有限的困境,有助于改变目前德育中人为化、表浅化、孤立化而导致实效差的问题,使德育更加人性化,生活化,从而促进学生真正的德性成长。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度过幸福的时光,那么我们自然难以忘怀。高校德育要切实取得成效,就要从日常现实生活世界、网络虚拟生活世界两个领域着手,虚实结合,营造关心型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合力教育。将关心型文化渗透到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教育环境和制度等诸多方面之中。使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会如何接受关心以及如何付出关心。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关心文化会内化为学生们一种首要的精神追求,在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高校德育也就取得了实效性的成果。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的经济功能左右了人们的视野,学校变成为个人职业成功和国家经济繁荣服务的工具,“关心”没有被充分地体现出来甚至被忽略了。学生对关心的需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深刻而迫切。关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有理由相信:“关心道德教育”视域下,应该、有可能而且也必须“让关心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实的存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关心道德教育理论而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