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摘 要〕因特网创造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采访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工作方式上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分析高校读者阅读倾向以及图书馆文献利用率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从读者需求出发,迎接数字化挑战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读者阅读倾向;文献利用率;图书荐购;信息组织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5-0159-04
The New Cognition of Network Interview of University Library
——The Network Interview of Library on Basis of Analyzing
Reading Inclination and Document Utilization RatioZhang Liping
(Library,Xi餫n Aeronautical College,Xi餫n 710077,China)
〔Abstract〕The internet has created a network environment that the whole world share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and the interviewing work of the libraries of the university has been happening deeply change on mechanics and content.The basis has been listed in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n analyzing college reader reading inclination and library document utilization ratio,and the paragraph has suggested the new idea that how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network times starts from reader need and welcomes the digitization challenges.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document acquisition;reading trends of library users;availability of library books;book recommendation;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进入知识信息社会以后,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加快,有替代传统图书馆的趋势,如今,去图书馆借书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开始习惯在网上浏览、阅读和搜索信息资源,那么高校图书馆该如何面对这一数字化挑战?解决文献采访工作中“藏和用”问题的是采访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强调快速获取他处的文献信息,而不是试图自己拥有全部已知的文献信息。关注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首先应彻底抛弃“重藏轻用”的思想,坚持“以需定进”的原则,牢记“书是为了用的”公理,将有限的经费使用到最需要的方面。
1 高校图书馆如何适应网络时代要求
1.1 高校图书馆现状与分析
随着图书出版信息与日俱增,新的征订、供货渠道与方式不断出现,教学科研人员所需文献的内容与载体也在不断调整,图书价格与经费、需求与保障的矛盾日益尖锐。对图书采访工作和利用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献采访工作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在此形势下制约图书选购的因素有3种,即读者需求、专业发展、馆藏布局。采访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时时关注学校的教学科研动态,了解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最新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急需的专业读物和课外读物,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保障,成为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当务之急。
1.2 读者在文献采访工作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图书馆因读者的需要而产生,为了读者的利益而存在。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文献采访一般由图书馆采访人员“一手包办”,读者被排除在文献采访工作之外。采访人员进行图书采购时更多的是考虑文献本身价值以及文献是否符合本馆的采购计划,读者的需求只是文献采购的依据之一。读者的主体地位在文献采访工作中没有得到重视。
读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从根本上扭转了文献采访工作中“重藏轻用”的错误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之间已经可以轻易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整合后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在互联网上实现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在网络化和资源共享的背景下,中小型图书馆没有必要去试图建立“大而全”的馆藏文献体系。决定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最关键因素已经不再是馆藏文献数量的多少,馆藏文献利用率以及读者需求满足率才是评价图书馆服务效益最重要的指标[1]
几个世纪以来,纸本印刷的方式主宰了人们对阅读的定义。然而,当世界进入数字时代,纸张印刷不再是文字传播的惟一途径;伴随着人类需求的变化,电子图书诞生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书市场的迅猛发展。根据近几年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电子书籍已经成为高校生阅读的首选。到2008年,中国50%以上的网上书店会销售电子图书;到2010年,90%以上的出版社将出版电子图书。趋于这种严峻形势,应更加重视采访工作,提高采访质量。
2.3 文献利用率和读者阅读倾向决定了文献采访的方向根据部分高校统计情况来看,文献平均利用率不很乐观,基本上为40%左右,甚至更少。总体上看,文献的利用率不是很高。从各类图书文献来看,文献借阅量排在前5位的类别基本上是:I(文学类)、F(经济类)、H(语言、文字类)、K(历史、地理类)、D(政治、法律类)。从文献利用率方面来看,利用率高的图书文献都是高校所设特色专业所需图书。
读者是图书馆的生命,最大限度地拥有读者是图书馆价值的根本体现,没有生命的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而文献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石,读者的阅读倾向势必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方向。因此,高校文献采访工作要以“访”为先,只有“访”好了,“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只有“访”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地去“采”。做到让读者了解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体系,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言语沟通,经常与读者交流,及时了解、分析读者的心理和阅读倾向;用书面信息沟通的方式,设立读者信箱、电子信箱、开辟网上BBS聊天室等,与读者沟通,及时回答读者的问题和建议。
3 网络采访有效途径——读者荐购
在网络技术和自动化管理主导高校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环境下,书目数据制作走上了标准化之路,实现了书目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各高校纷纷推出网上荐购图书的业务,形成了图书资源采访工作的一个新特色。通过网上选书系统,图书馆将收集到的书目信息在选书系统上公布。读者在浏览这些图书信息的同时,可以推荐购买自认为是有价值的图书,系统跟踪记录读者的荐购情况,作为采访人员的选书的依据。经过分析处理,形成最后的订单,发送给书商或出版社。实践证明,图书预荐购系统对于提高图书馆的文献收藏质量的确是有很大的帮助。
3.1 图书荐购系统的意义
3.1.1 弥补了采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缺陷,减少了选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采访人员不可能全面熟悉所有专业的知识,因而要求他们非常准确地为所有学科专业订购到令师生都很满意的图书是不切实际的,特别是遇到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陌生学科领域的学术性图书时,选书行为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基于图书信息建立的图书荐购系统,能够吸引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图书馆的选书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有了他们的参与,高校图书馆就能够从学科资源建设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选购各学科所需要的专业图书和相关图书,充分满足广大师生教学所需。
3.1.2 使采访工作的针对性加强了,客观上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实用性
以往采购员是通过走访各院系,了解各专业教学对图书的需求情况,但由于教师在校时间不确定,经常花很多时间却收效甚微,同时,也往往忽略了学生读者的意见,实际上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是学生。图书荐购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及时向采访人员提交自己所需图书的信息,信息来源增多了。采购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把读者的需求情况统计出来,准确地制定购书计划,所购图书的实用性也更强,馆藏的利用率也会随之提高。
3.1.3 增进了图书馆与广大读者的交流,增强了读者的主人翁意识
图书荐购系统的使用等于是让采购员与读者一起选书,实现了采访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能够参与到馆藏建设中来,从而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度。
3.1.4 开展读者荐购图书工作,体现了图书馆以读者为本,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新世纪,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由“资源——服务——需求”转变为“需求——服务——资源”。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读者的需求来进行,改变了过去采访人员过多地从图书馆角度考虑问题。让读者向图书馆推荐需要购买的文献,可以更加准确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体现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理念。
3.1.5 开展读者荐购图书工作,可以提升图书馆的地位
对高校图书馆而言,通过开展读者荐购图书工作,一方面,可以与读者建立更加良好、更加紧密的关系,采访人员在与读者的沟通中,业务素质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的馆藏,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高校的各项主体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保障。
图书荐购系统使采访人员方便快捷地了解不同的读者需求,而读者需求是图书馆的生命线,科学合理的馆藏资源是高效率利用的基础,因为资源与利用是图书馆业务永恒的主题。
3.2 文献采访工作应适应基于网络的信息组织技术的发展文献采访工作必须适应基于网络的信息组织技术的发展,是文献采访工作自身发展和提升的客观要求。
文献采访工作本身是围绕着“为谁采访、采访什么、何处采访、怎样采访”这4个环节展开的,以满足读者需求为采访工作最高准则。文献采访工作的决策和完成采访任务后的绩效评价,必须以出版发行信息、读者需求信息、馆藏现有资源信息等各方面的采访信息源为依据。基于网络信息的组织技术为文献采访工作提供了搜集文献采访信息源的有效手段和分析评价文献资源的工具平台,有助于实现采访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实现文献采访工作与采访信息源的统一,提高采访质量和馆藏资源质量。
基于网络的信息组织技术能促进采访工作的发展,以基于网络的信息组织理论与技术指导文献采访工作,不仅可以改变采访工作的不规范化,而且可以通过出版发行信息库、读者需求互动信息网络平台等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出版发行信息采访,读者需求信息采访,文献采访信息化、科学化、专业化;还更可以借助网络、计算机及信息组织技术,开发各种专门服务,拓宽采访的工作职能范围与服务领域。同时也为远程采访、联合采访、采访资源共享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采访工作的专业性发展。
3.3 构建读者需求信息收集平台,实现采访工作与读者互动读者需求是文献采访工作者的出发点与归宿,读者需求信息主导采访方向。读者需求信息的收集方式,正逐步从E-mail、BBS、FTP等技术过渡到专门的采访信息平台。该平台既能够方便读者提交和反映需求,或图书馆提供具体文献书目供读者选择,也能够提供和开展多种功能服务,包括介绍文献出版发行动态、导购导读、开展涉及文献采购工作方面的咨询调查和网上问卷、专题服务、解答读者提问等,实现了采访人员与读者的互动沟通。读者需求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评价,应根据各馆实际任务和读者组成情况,制定出最能体现读者需求的客观性指标,如需求的急需程度、内容种类、需求的人员组成、需求的目的等情况,作为采访决策参考,保障采访成效。读者需求信息的收集与评价的网络化,适应了信息组织技术的发展要求,使信息收集、互动反馈、服务读者成为可操作的现实[4-9]。
4 结 语
文献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对读者阅读倾向以及文献利用率分析是采访人员了解和掌握读者实际需求,做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提和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已经朝着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我们必须随其变化而变化,制定出新的方法积极应对,才能有效地做好图书采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满足师生对文献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麦旭辉.读者在文献采访工作中的主体地位[J].图书馆界,2008,(1):33-35,67.
[2]毕艳娜.基于文献利用率的中文图书采访[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9):78-82.
[3]万立群,黄慧玲.读者阅读倾向与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8-120.
[4]王建华.文献采访工作要适应基于网络的信息组织技术的发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3):35-37.
[5]唐高芳.网上荐购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8,(1):91-93.
[6]张文芳.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荐购工作的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1):35-36.
[7]黄丽红.高校图书馆“读者参与”的采访策略解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5):66-69.
[8]刘晓雁.高校图书馆图书荐购系统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08,(4):161-163,168.
[9]唐淑新,朱萍.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