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知识的学习是创造力成长的重要条件,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隐喻联想思维和创新的情意因素为主要目标,选择具有广泛迁移性的内容,坚持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平等合作等教学原则,并通过情境的创设、提供探索依靠点、点拔、拓展创新等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关健词: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63-04
作者:伍艺凭,湖南省耒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湖南,衡阳,421800
知识经济扑面而来,创新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成为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创新教育是适应当今时代,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怎样看知识教育问题,应该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坚持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如何构建创新教育模式?本文试图从这几方面为开展创新教学理清一条思路。
一、创新与知识教育
在创新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如何看待知识教育,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并不能排斥和否定知识教育,这也正如人们所熟知的一句西方格言:“空袋不能直立”所蕴含的道理一样,知识是一个人精神成长、人格生成和创新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无知必然无能,贫乏必然平庸。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问题是获取何种知识和如何获取知识。
2000年5月9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促进和平艺术家”称号的“我们这个时候最杰出、最美丽的电影女演员”巩俐,当年作为一名考生,曾先考了山东话剧团、济南军区话剧团,后又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和山东省艺术学校,但都落榜。在屡屡失败之后,这位山东姑娘反而打点行装上了北京,报考全国最著名的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考老师梁伯龙看中她的才华,以专业考分第一的成绩录取了她。以前为什么未被录取呢?是因为文化知识未过关。
杨振宁教授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而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的,但不能本末倒置,知识要有利于创造。中国学生是知识太多,活的思想太少。”他在2000年中国科协举行的年会开幕式报告中又说,美国教育出来的中学生,考试是比不过亚洲学生的,他们常常只能考倒数的名次。但也有人开玩笑说:恰恰是美国学生考倒数的名次,才成就了美国创新氛围和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的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分析指出:爱因斯坦当年之所以提出相对论,重要原因之一是他那时的物理学知识不是很多。
知识的学习固然是我们成长历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营养成分,知识是激活、唤醒我们内在潜能的火种。然而,知识量上的增加并不是激发创造能力的唯一条件,有的知识的增加反而会压抑甚至泯灭人的创造力。知识教育要真正成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发幽闭的心智、放飞因素情愫的创造性教学过程,必须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教育内容的广泛迁移性。近年来,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在13000—14000篇,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70万项,每年出版的图书达到50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据统计,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为30年,20世纪60年代为15年,进入1980年,缩短为5年左右。
知识总量剧增,进行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基准愈益提高,虽然不断延长人们受教育的年限,但毕竟不可能无限延长,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因此知识教育内容应是具有广泛迁移性,教学应选择能创造知识、“含金量”较高的那些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那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事实向学生讲清楚,不要将同类的知识反复炒来炒去,将学生置于书山题海之中,泯灭其创新潜能。
其二,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成长的“土壤”和“气候”。教学要成为一个探索过程,一是不要把知识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二是不要把现成结论向学生简单展示。以“讲”代“思”,以“记”应“考”。三是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探索线索。四是要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状态。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一是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二是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多方位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三是学生思想过程受阻时,教师巧妙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其三,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对教学有着导向作用。全面的教学评价能使创新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创新性教学的评价要求我们不要把学生考分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要把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统一起来,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不仅注意学生知识量增加和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还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强化和创新人格的养成;不仅要有学期、学年评价,还要对学生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创新的思想火花出现给予肯定与赞扬;不仅要有教师评价学生,还要开展学生自我评价。
二、创新性教学的主要目标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当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实现由守成性、维持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创新教育才会有深厚的根基,真正落到实处,才有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那么,我们应该把什么作为创新教育教学的追求目标?我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发展思维能力、辩证批判思维能力、隐喻联想思维能力和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人格因素。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发展思维的能力,首先要从破除学生对事物认识上的各种功能固有的思想惰性入手。这种惰性突出表现为沿袭固有的处事惯例、权威意识和无批判意识等现象。其次,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寻找答案,让学生知道,在科学研究领域,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大胆打开思路,从各种可能的视角入手将被考察的对象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海阔天空地联想,努力追求多种答案,才能产生新观念、新发明、新创造。而不是面对蜡烛定颂无私奉献;面对路石定赞默默劳作;面对寒梅定抒不畏严寒。
(二)培养辩证批判思维能力
辩证批判思维能力泛指个人能够辩证的评估,判断某一事物和现象好坏利弊的能力。它是创新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法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的挑战》提出中学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批判意识”。量子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认为在科学研究上获得进展的动力和标志是发现“矛盾”问题。辩证批判思维能力是指人们按对立统一的矛盾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性矛盾和关系。二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现象不断形成独立的见解,不受传统理论的束缚,也不信专家权威。英国爱丁堡罗期林研究所的伊飞·威穆特博士不迷信成熟的运动细胞不能逆转的金科玉律,才会有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伽利略对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重物落地快,轻物落地慢”表示质疑,才有了比萨斜塔上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三)培养隐喻联想思维能力
隐喻联想思维,指个人可以将截然不同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联想通常是隐喻的、直觉的、跳跃的、模棱两可的。
隐喻联想是创造思维中可贵的成分之一。没有隐喻联想,就没有人类对世间万物的种种联想和梦幻。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隐喻联想的结果,它把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196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教师谢皮罗在一浴缸里放水,发现水在缸里向左打漩涡,即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着。水为何会打漩涡,且向左呢?他连忙又装了一缸水再放,发现漩涡依旧如此,于是他大胆地想象,认为这可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美国心理学家瑞普提出,直觉的隐喻联想可帮助人们在一个更广泛、更特别的情景下看待同一件事物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从而实现思维中的一次飞跃。
(四)培养有助于创新思维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起促进作用。在人的创造过程中既包括一般智力和知识的作用,也包括动机、兴趣和态度的作用。所以,培养和强化个人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对创新教育至关重要。提高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应重点培养学生下列人格品质:首先是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自我的心态。其次是自尊自信。在任何不利环境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再次是坚韧不拔的性格。不因一时的困难挫折而放弃个人的想法和计划。
三、创新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问题情境原则。这一原则也就是要创设一种静谧安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相对独立地探索和发现尚未了解的规律、规则和操作方式,不是简单地从教师和书本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或答案。创设这种情境,一要重视情感的驱动。教师注意营造出有感染力的情境,能触及人的心灵,能让学生增强认识活动的效果,培养人的精神。二是要注意教学的暗示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暗示,如音乐、表演、典型场景等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三是创设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空间,这不同于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它是一个富有教育内涵的,充满智慧的生活空间。这种空间深深影响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受感染和教育。
(二)自主学习原则。教学应以问题情境、自由讨论课堂操作等为主,不断地唤醒和弘扬学生自然天性中蕴藏着的探索与冲动,养成敢于质疑的个性,培养对学习的终身热爱。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创造性组织、引导学生答疑,教师讲解不仅是让人感到循循善诱,而且应是心理的启迪,人格的感召。要实施这一原则,第一,在教学思想上,应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自学练习;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是承认学生发展有着差异性,不追求平均发展,二是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三)范例性原则。教师是一线上的工作人员,是班级团体课堂生活的领导者,这首先要求他能为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榜样。在创新教育中,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基本事实等,以及认识策略的完善,还应是态度的改变,价值观的丰富与提升。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是道德的典范,是行为的表率。
其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对所教授的内容融会贯通,了如指掌,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信心拈来,皆成妙趣,才会有那种拥有真理、“一览众山小”的从容与自信,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憾和触及心灵的影响。
再次,教师应是创新的典范,要有在课堂教学中唤起人们意外惊讶的感觉,给身临其境者一种认识能力上的解放感,教师应将教学塑造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具有起、承、转、合的韵味,具有曲径通幽、起伏跌宕、峰回路转的魅力;它应是一种精神漫游,教师收放自如,学生心领神会,即有纵横捭阖的豪放。
(四)平等合作性原则。这一原则支撑着师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和创造。这一原则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上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作为有独立的主体、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活与显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只有坚持这条原则,才会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灿烂与辉煌,而且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让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热切的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使他们能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四、创新教学与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以某种理论为指导,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和师生活动方式等因素的组合方式。由于理论背景和设计目的,以及选用者或者设计者自身条件的差异,教学模式就有各式各样。这里我就创新教育中教学模式的自我构建提供一条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创新教育所关注的是正在发展中的学生,他们的创新潜力是需要挖掘的。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创设情境,激趣设疑是创新性教学的基本步骤和开启学生积极创造的基本条件,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情境,在情境中生趣,在生趣中质疑探索,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个再发现的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开始引领他们获得足够的鉴赏力,去享受整个人类千百年来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最富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精品,使他有机会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美好人生。
(二)提供学习依靠点,主动探索
提供学生的依靠点,培养表象想象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学习依靠点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纲要信号,它用字、词、数字、线图或其它符合组成的各种图、表、公式或句子,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教材压缩和扩展。它所起的作用如同整个教学过程的启运脉冲一样,可以唤起和再现以往经验和储存的信息图象(表象),通过图象感知知识和词的作用,展开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而且容易诱发学生产生新的联想、思路与结构,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探索。二是发展性活动,发展学生的“感觉形式”,即动觉、听觉、视觉等器官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小组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在操作、运算、探究、表达等活动中理解、巩固知识,并尝试新的方法,发展创新能力。
(三)点拨评价
学生在“再发现学习”之后,有的达成了目标,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希望得到教师赞赏和肯定,有的则需要教师寥寥数语的点拨。
教师点拨评价有两条线索:一是语言和技术等方面的理性线索,明示教学线索,也就是教师点拨讲解概念、命题、原理、技能、策略等。二是教师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等非理性的信息线索,传递给学生,熏陶、感染、启迪并积淀成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信息、动机、需要等非理性精神。以实现师生间的知识同步、思维同振、情感共鸣。
(四)拓展创新
教学不应满足已知内容,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继续拓展思维的空间。要努力使学生将新的知识和旧的经验结合,让新的知识去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2]吴刚.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J].教育研究.1999,(3)
[3]肖川.论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4]李小卫,伍艺凭.专业化视野中的创新型教师[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6.24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