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招标采购分析与控制

2009-07-09 08:24范瑞波唐立新
企业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招标采购石油企业

范瑞波 唐立新

【摘要】 从控制成本角度,分析我国石油企业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招标采购的一般控制措施,并引进一种新的反拍卖技术以实现招标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和有效竞争,最终提高石油企业的采购绩效。

【关键词】 石油企业;招标采购;反拍卖技术

一、引言

石油行业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巨大,关系到国家、行业或地区的重大经济利益,对国计民生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石油化工领域大型、特大型工程普遍采用招标投标方式进行承包建设,但是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中国石油企业的物流层层设库、多头采购、重复储备等现象较为突出。对石油企业来说,由于同一企业内部从属单位众多,施工地域和市场分散,日常招标采购市场信息、招投标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因而出现了对采购过程和结果监督难的情况,也给供货商提供了乘机谋利的空隙,出现了供货商恶意竞标串标、供货商轮流陪标坐庄、同一物资在不同采购单位差异报价、哄抬报价,排挤优质产品参加竞标等不正当竞争现象,

造成石油物资采购价格居高不下,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二、石油企业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招标过程不规范

我国石油企业的工程设计或工程总承包经常采用邀请招标,但有的企业项目招标文件内容不全、要求不清或不准确;没有评标办法、打分细则、定标原则,缺少评标的依据;对招标活动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缺少文字记录;留给投标单位做标书、留给评委评标的时间太短,还有个别企业项目招标走过场,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以上这些现象都属于招标过程不规范的行为。

2.技术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石油企业招投标过程中,技术监督指的是评标委员会的评标工作。《招标投标法》对评标委员会专家组成有明确规定。在中国石油采购系统中,目前普遍采用招标人自行组织招标,评标委员会的专家组成为: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3,项目所在企业专家抽取1/3。笔者认为目前的专家库制度设计不合理。评标委员会的专家2/3是从专家库中随机挑选出来的,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评标的公正性。但由于专业门类的划分不够细,随机抽取的专家有可能并非本专业,而专家们对自身专业以外的问题就可能不太了解,也就无从对投标文件做出非常准确的评价。此外,评标委员会中的专家们大多不是投资方的代表,也非受投资方的雇佣。专家们在这种约束力不强的情况下,很难真正做到对投资方负责。

3.在物资采购的招标管理上,多头管理,多方参与

由于物资供应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受利益驱动,使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招标存在着多头管理,管理层与执行层职能交叉,管理部门过多参与执行操作,使招标采购行为不太规范。虽然我国早巳颁发了《招标投标法》而且各石油企业也对本企业招投标制定了各种细则,但总的来说执行得并不好。

4.投标方与招标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采购制度的不完善,存在招标公开范围有限、招标采购对象不明确、招标和投标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使招标采购程序开始后,供应商对监督的依据不清楚。这就在经济人和供应商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少数人容易“暗箱”操作,利用某些人对信息了解不足操纵采购,以满足个人或本部门利益。例如:有些地方搞假投标、人情标或限制范围,使招标采购流于形式,在合法外衣下搞“暗箱”操作。

三、石油企业招标采购控制

1.严格依法公开招标

石油企业采购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公开招标采购所占的比例上,因此,根据《招标投标法》,凡采购金额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符合招标条件的采购项目均应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当以招标方式采购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

严密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的编制力求做到结构完整、要素齐全、内容完备、表述严谨,从而为采购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编制招标文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有排斥某一潜在投标人的内容。依法开展评标、定标。要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保证评标委员会实施评标的公正性、公平性,评标委员会要严格遵守评标纪律和职业道德,严格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则要求,对投标文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加强监管,防止在采购过程中产生“暗箱操作”现象,采购管理部门、审计、纪检和财务部门要对公开招标采购各环节实施严格监管。

2.建立和完善专家库

为真正体现公开招投标的合法性及权威性,专家的选定不能受地域限制,要尽可能放开视野,选配一些专业素质高又有实际经验的人员进入政府采购专家库。目前我国招投标行为的技术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要想让评标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公正,而不是走过场,必须加快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招投标咨询机构,独立、高效的招投标咨询机构(或称招投标代理机构)是招标投标市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建立完善、合格的专家库,为招投标行为的技术监督打好基础。而技术监督是招投标行为规范化的可靠保证。

3.实行决策、监管、操作三分离

建立机构精干、运作灵敏、制约有作的招投标管理机构是搞好招投标工作的关键。油田应从三个层面调整充实招投标管理机构。一是建立油田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各类招投标动的领导和决策,对招投标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组织协调,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建立油田招投标市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日常监管工作,制定招标管理办法,安排招标计划,对各类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管。三是构建油田统一的招投标中心,严格按照各项招标规定和办法承接各类招投标活动,为各项招投标活动提供平台,提供必要的服务。机构分设,职责分开,才能理顺决策层、监管层、操作层的关系,真正实行管办分离。

4.利用互联网,将采购招标和网上竞价有机结合

针对供货商恶意竞标串标、供货商轮流陪标坐庄、同一物资在不同采购单位差异报价、哄抬报价、排挤优质产品参加竞标等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此特引进反拍卖技术。

反拍卖采购技术(RAT-ReverseAuction Technology)又被称为“拍买”,该技术在采购方法上具有革命性和划时代意义,它通过用互联网,改变了过去采购过程中信息不充分、不对称、不透明带来的种种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采购者充分地发现卖主,并通过引发卖主之间的激烈竞争有效地发现卖方集体的成本区间,同时有力地变革采购流程,减少采购中的腐败行为。

反拍卖技术是由采购招标和网上竞价两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其一,按照招标的方法由采购方制定出采购商品的质量标准、商务标准以及标底价格,利用各种传媒招标寻找尽可能多的供货商,按一定条件确认参与竞价的供货商,并在与所有同意竞价的供货商分别签订参与反拍卖采购的协议后,逐一对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其二,具备供货资格的供货方,按照约定的时间,分别通过互联网上的反拍卖采购竞价平台,异地同时参与竞价。在整个反拍卖竞价过程中,采购方清楚地知道各个卖主的所有报价情况,包括报价时间、报出价格、报价次数和降价特点,而各个卖主则既不知道其他竞价者是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个竞价者,能看到的只是不断降低的竞争价格。经过一定时间的、充分的、激烈的竞价后,供货价格有优势的供货商将获得签定合同的资格。反拍卖采购方式中,采购方只制定采购品的质量标准和竞价规则,最终供货商和供货价格都按约定的规则程序在网上即时自动产生,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采购过程中的“内部人”因素,使采购中的腐败行为大为减少,监控成本大大降低。与此同时,这种激烈竞争,通常都会引起各卖方企业领导的直接参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四、结束语

石油作为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有着其他能源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好石油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提高石油物资采购绩效关系到国家、行业或地区的重大经济利益,对国计民生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笔者详细归纳了石油企业招标采购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控制措施,虽然是一些细微的优化,但往往这些细微之处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各部门若付诸实践并严格执行,相信定能使石油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快车道,从而大大提高石油企业的采购绩效。

参考文献:

[1]何朝盛,孙多勇.政府采购的流程分析与控制技术.当代经济,2004

[2]崔小宁,詹爱国.论政府采购成本控制的途径.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3]陈伟.制约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4(6):103-104

[4]韩蕾,李玉明,余禄强.石油物资供应部门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中外企业家》

[5]李荆.规范石化项目招投标[J].中国石油企业,2004(12)

[6]刘英.议招标制度在物资采购中的应用[J]特区经济,2004(8)

[7]郭长益,吴劲松.改革油田招投标管理体制[J].中国石油企业,2005(21)

猜你喜欢
招标采购石油企业
推广应用电子发票提升招标采购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