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维亮
【摘要】 中小企业融资在融资理论上的局限性及实践上的操作误区,使中小企业融资的绩效下降。应加强融资理论的研究,完善融资理论体系,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观念,实现权变融资,拓宽融资方式渠道,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关键词】 中小企业;权变;融资;路径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改善融资环境,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和《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1999年又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余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家经贸委还牵头组织并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担保公司和担保协会。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同时推出了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高新技术创业板,切实改善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融资力度。
尽管如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仍存在许多困难,一是间接融资困难,获得信贷支持少。据统计,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200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三是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内在的缺陷
(1)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含量低,且企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低,资产负债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差;
(2)中小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的企业治理结构,权力过于集中,加上财务核算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财务报告随意性大,透明度不高,信用等级差;
(3)部分中小企业信誉观念淡薄,还款意识差,在资金的使用上轻易出现道德风险,增加了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障碍;
(4)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的临时性强,大多没有长期战略观念,按市场的需求生产,经营变数多、风险大。
2.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表现在:
(1)间接融资渠道狭窄。一方面,强调防范金融风险时,多在同等条件下,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银行信贷资金主要偏向那些资信良好的大企业,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金融机构,例如信用合作社、基金会等,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大多被撤消或合并,缺少了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机构。
(2)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发展不健全,发展缓慢,融资成本高,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几乎是关闭的,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有限。
(3)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行信用担保体系的工作试点,但存在着担保机构不多、担保资金有限、担保手续繁多等问题,增加了中小企业担保的难度,而中小企业自有财产较少,以财产抵押融资贷款也较困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障碍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认识的局限性。在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探讨上,大多数学者都把融资理解为融通货币资金,主要研究货币资金的直接与间接的融通选择上。其实,中小企业的融资应是广义的资本的融通,“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获利的财物”,是“财物”,它包括货币资本、有形的实物资本和无形资本等形式的“财物”,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如土地、设备、员工等等,主要为新的技术提供生长的土壤,或者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就是说,资本可以是物,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人的意志、胆量、技术或其他相类似的精神性的东西。仅仅把资本看成是货币,这种认识是狭隘的。其实,科学技术、先进的企业管理和营销经验,还有具有某些特长、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等,这些都是资本。
2.中小企业融资思维范式的局限性。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范式”:一方面改善中小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建立一种有效的诚信制度,寄希望于商业银行等投资主体改变经营策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主张强调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政策和制度,为中小企业货币信贷建立各种担保机构,降低融资风险。从这一思维范式看,其目的就是如何最有效地从商业银行获得多的货币资本,然后用于中小企业进行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在内的投资或用于企业其他方面。但这种思维“范式”存在着很多不可克服的隐患,不仅使中小企业的融资走入了一种困境,还使中小企业形成了对政
府的依赖,更有甚者会转移货币资金的使用方向或另作它用,然后实施破产,使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加大。
三、权变融资理论的提出及路径设计
(一)权变融资理论的提出及意义
针对以上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应以权变融资为依据,转变融资的思维范式,从而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以,应从广义的、权变的角度来认识中小企业的融资。事实上,货币融资最终的实现形式还是用于实物的购买(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即实物资本的流通,因为货币只是实物财富的表现。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本质就是解决中小企业生产与流通中的某些环节的对资本的需求,促进其生产与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不仅货币融通可以实现,实物资本融通同样可以实现,我们应该从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两方面同时进行融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的慎重与规模效益问题,从而达到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双赢的目的,称之为“权变融资”(也可称三方信贷融资),就是改变现有货币信贷流程的一种以实物为主要融资对象的融通形式。
实行实资资本融资的意义在于:一是融资审批流程相对简单,融资成本低,企业可以较为快速地获取所需实物资本,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性要求。二是能有效地降低银行风险,避免了对中小企业货币资金贷款具有风险高、收益少和很容易产生资金挪用的风险;三是强调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增强了商业银行和融资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的信心,有利于形成商业银行、中介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互信机制;四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金融风险与动荡,有益金融市场的稳定;五是从银行方面来讲,实物资本融资可以扩展中间业务,扩大银行收入来源。
(二)权变融资的路径设计和组织形式
按权变融资的思路,除当前较主流的货币资本融资外,还要辅以适度的实物融资。其基本路径为:首先由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或中介机构、供应商)提出实物购置贷款申请协议;然后,商业银行(或中介机构、供应商)审议通过并向融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实物购置凭证(而不直接提供现金);最后,融资中小企业与实物供应商签署购销合约,并提供商业银行的信用实物购置凭证就可获得所需购置的实物,实物供应商凭商业银行的信用实物购置凭证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货币现金,如图一所示。与货币融资模式相比(见图二)其特点是减少了货币资金的流通环节,中小企业与实物供给商间只发生物资流,商业银行与实物供应商进行货币结算;实物交易透明度高,易于控制资金用途,专款专用和建立相互的信任;三者之间的关系稳定,易于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货币流动性风险小;商业银行是货币供应者和物资供求的中介。
按权变理论的思路,其形式组织主要有:
(1)由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实物供应商组成的三方融资系统;
(2)由中小企业、中介机构和实物供应商组成的三方融资系统;
(3)由有充足的资金流或向商业银行融资后的实物供应商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实物融资的双方融资系统,减少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间的信贷环节;
(4)由有充足的资金流的实物中介机构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实物融资的双方融资系统。
图一中
a―提供购置合约,签署购买合同;
b―实物供应商按合约向中小企业供应实物;
c―实物购置贷款申请协议及购置合约;
d―提供信用实物购置凭证;
e―商业银行转购置贷款;
f―购置合约及实物购置凭证。
图二中
A―实物供应商按合约向中小企业供应实物;
B―按购置合约支付货币资金;
C―按贷款合约支付货币资金;
D―贷款申请。
四、用权变融资思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研究,转变观念
转变单纯的货币融资的观念,进一步加强融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用权变、创新的观念来指导中小企业的融资,从而提高融资的效率,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
(二)建立多方位的融资体系,加快实资本流通市场的组织建设,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首先,完善各担保机构的职能,提高企业的资信度,加强与各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使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力度。其次,积极争取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也可发行企业内部流通股票。再次,要积极地引导和发展有形和无形资本市场,其交易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租赁、低押、分期购置等;开展互联互保,扶持同行业间融资、拆借;做好同类企业同地区或跨地区的实物资本的融通,以及同大型企业结成联盟,实现技术和设备及管理的融通共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基金等,逐步建立起实资本融通体系和相应的实物资本融通中介机构。
(三)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要加快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管理,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积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制度建设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信用体系的形成,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传信用观念,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改善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
(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配套政策、法律、法规的系统支持措施,并设立相应机构担当统筹和协调的责任,改善和建立起中小企业、银行、政府三者之间平等互利的关系,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年鉴》.2001—2003
[2]侯文龙.企业资本经营[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P15
[3]张春津.资本发展阶段的分析及预测[J].东亚经济评论,200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