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根源探析

2009-07-09 08:24刘晓静
企业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经济危机经济周期根源

刘晓静

【摘要】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必然现象。波动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市场经济的不同时空被某些内外因素扩张下,才出现经济发展的大幅度波动,造成能量的产生与释放条件不协调,导致具有严重危害作用的经济危机。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经济危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与外在条件、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不协调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减缓或规避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经济周期;经济危机;根源;共同作用;不协调

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根源理论产生限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在原有理论体系下来,很难周全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更难以理清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规律性。这样就有必要对传统经济周期、经济危机根源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方有可能发现其具有规律性的根源,更科学地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危机,从而指导减缓或规避经济危机的带来的危害。

一、传统经济周期、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分析

对于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根源,西方经济学家分为两类,即凯恩斯主义和非凯恩斯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将经济周期、经济危机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也有两类,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和前苏联经济学家的经济周期理论。在当时,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用这些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根源,很难令人信服。

首先,这些理论产生于两大阶级对抗的时代背景下,难免有一些政治化色彩。如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将经济周期的跌落阶段称为经济危机,赋予其一定的政治含义,将其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现在用这一理论又很难解释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所谓的“市场疲软”、“经济大滑坡”、“企业大批职工下岗、失业”、“价格跌落”、“三角债”、“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下降”等现象。既然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专利”,经济周期、经济危机也就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西方经济学家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也难以探寻出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西方经济学家的外因论只是从影响再生产过程的因素来论述经济周期或经济危机的某些表面现象,也就是说,用不同的经济周期、经济危机有不同的根源的说法,难以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规律性,甚至还会导致否定科学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西方经济学家的内因论只是从再生产过程的现象,论述经济周期复苏、高涨的数学模型,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经济周期复苏、高涨的结果,其实它们都是经济周期某一阶段现象,并非根源。需求拉动经济周期的说法,只强调了经济周期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供应方面的作用。

其次,这些理论多产生在新经济增长、信息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尚未露出端倪的时代。虽然由于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各国联系的加强,导致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但它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相比仍是一个较小的局部,其理论思路都是由一个国家经济危机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局部,难以料想出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化、新经济伦理减缓或规避经济危机的作用。

二、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动态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一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波动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从时间顺序上看,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必然现象,或叫散差。这种波动可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类。正常波动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偶然因素大量地、经常地存在而影响经济波动。它的微观理论基础是产品经济寿命周期理论和需求变动原因。这类因素具有下列特点:(1)内生变量的自然变动;(2)引起波动较小;(3)始终存在;(4)从技术角度看,难以消除。异常波动是由异常因素(如战争、紧缩银根、科学突破导致的产业革命等)引起的。它在市场经济的不同时空对经济波动进行扩张,使得经济出现了大幅度波动,而市场的局限性,造成能量的产生与释放条件不协调,导致出具有严重危害作用的经济危机。这类因素具有下列特点:(1)能量大,因而引起的波动大;(2)无规律性;(3)波幅递减。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驾驭社会经济能力地提高,规避和减缓其波动是有可能性的。

宏观经济增长轨迹也是更新换代,波浪式前进和发展的。它的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是靠微观生产工具质量革命形成的,即生产工具质量革命成果的普遍推广和广泛传播,工具生产经济和工具效率经济的合成为大幅度增长状态,如铜制工具的广泛应用、铁制工具的广泛应用、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应用等都给经济带来了空前高涨,也形成了经济增长的长波。当生产工具质量革命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经济增长就步入一个较高水平的稳态经济增长阶段,稳态经济增长靠所有产品非革命性的质量创新交替进行更新换代来实现的,也就形成了经济增长的短波。经济的跳跃性增长和稳态增长交替实现是依赖于生产工具质量革命(它依赖于科学发现和科技革命)和所有产品非革命性的质量创新交替实现而循环发展的。经济波动就是这两种波叠加的结果。

由于市场经济是在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下发展的,社会资本再生产需要两大部类及部门之间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关系经常遭到破坏,而市场经济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迟缓性、强制性和暂时性,使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表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发展。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动态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一。

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非常低下,只有微观的兴盛与衰败,经济发展还不具有周期性的条件;在市场经济初期,也就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经济周期性尚不明显,经济危机只是局部性的;到了19世纪20年代,生产的社会性已得到广泛实现和一定发展,它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已非常明显,1825年首先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开始出现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就说明经济危机产生于市场经济确立之时。之后,经济周期、经济危机一直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不过随着人们对世界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周期、经济危机产生根源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驾驭经济的能力不断加强,经济周期、经济危机趋于平缓了。经济周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证实了它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一。

三、经济危机是外部条件与内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经济危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危机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已经具有了可能性,到了市场经济阶段,这种可能性就成为了现实性。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能量具备了导致经济危机的条件,即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在某一时空加剧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占有私有化矛盾、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与购买能力增长的有限性矛盾、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与相对较低的购买能力矛盾、市场经济调节的盲目性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性矛盾、科学技术的公共性与资本占有的私有性矛盾、经济能量增长的快速性与能量吸收的缓慢性矛盾、能量产生水平与能量释放水平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可归结为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市场的局限性的矛盾,这些矛盾又不断激化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经济周期幅度增大,出现了经济危机现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正常波动是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常规因素推动市场经济内部矛盾发展引起的波动;异常波动是非常规因素(主要有:产业革命、战争、政治变革、人为控制过度等)对市场经济内部矛盾激化引起的大幅度波动。前者是不可避免的,后者是可减缓或规避的。如美国参加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刺激了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形成了技术构成较低的大规模生产能力。战争结束,若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如一般的枪炮子弹、军车、军人生活用品等军事物资,继续生产,国内需要量大幅度减少,国外又不需要,必然形成生产过剩。这样过剩能力就不得不被闲置,导致大批工人失业,购买能力下降,出现经济危机。这些战争拉动的是易复制的外延型经济增长,当战争这一外在因素消失,就表现出了外在条件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协调,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经济增长方式。再如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导致的工业革命,它使工场手工业从缓慢的发展中解放出来,出现了经济增长的狂飙时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能量靠一个或几个国家吸收是远远不行的,也表现出了外在条件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协调,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客观外在条件。再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的紧缩货币、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紧缩银根,导致经济大滑坡,它是在把握宏观调控范围和力度上出现的偏差,也表现出了外在条件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协调。为什么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英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后期?为什么1857年开始出现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即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中后期?都证明了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市场的局限性的矛盾,外部条件与内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波动源于经济内部矛盾,经济危机来于外在力量的推波助澜,即推动和加剧经济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减缓或规避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着手。因为它们决定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形态是否能按序、正常、顺畅转化,从而又决定了是加剧还是减缓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利润最大化的追逐等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能量来源,能量的释放是通过商品来实现的,能量释放途径有三条:一是国内外两个市场必须具有良好的存优汰劣机制,通过及时淘汰落后,来释放一定能量;二是形成良好的系统内循环。这样既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量的转化水平;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增长伦理氛围,让经济增长更多地惠及民众,提高其购买能力和能量的吸收能力;三是形成良好的系统外循环。这样就需要系统内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基础,以提高输出能力;又需要在WTO的框架下,减少各种壁垒,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进行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以便使过剩的经济能量能顺利释放,通过寻求世界范围内的供需平衡,减缓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与实现形式的冲突,使经济平稳增长。最重要的是避免或减小外来非正常力量对经济产生大的干扰,从而规避或减缓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当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间经济的依存度加深,使经济周期的同期性出现回归的趋势。发达国家大量工厂向国外转移的同时,也将经济危机的风险转移到了接受国。因为它是一种无根工业的发展,是一种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得越快越多,越会增大接受国经济危机的风险概率和风险深度。如,由于墨西哥免税,“美国把很多工厂转移到了墨西哥,到2001年,墨西哥加工贸易占到出口贸易的48%,进口的35%,就业人口的25%。随着美国经济的低落,墨西哥的加工贸易也一落千丈,有20%的工人失业。”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很多经济学家关心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武康平.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建民编著: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3][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译.宏观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柴为民,乔艳秋.创新质量型 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J].质量春秋,2006(4),4-6

[5]欣然.从纺织品设限看“以质取胜”战略[J].上海质量,2005(6),7-9

猜你喜欢
经济危机经济周期根源
经济周期调整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美国经济数据背后:“拉长”的经济周期
跨越经济周期,中国企业如何创新成长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经济周期与宏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