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得多就一定温暖吗?

2009-07-09 06:09肉多多
微型计算机·Geek 2009年11期
关键词:面料纤维服装

肉多多 天 叔

“天凉了挂念了有从前还是好的……”

在学友《好久不见》的歌声中,不知不觉就已经进入了深秋,这小风一阵接一阵地刮,耳边也自然少不了老妈让加衣服的唠叨。天冷加衣服,这是一个最普通的生活常识。那么,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Geek,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衣服能保暖?所谓的保暖保的又是什么?我们在夏天的时候盖被子为什么会觉得热,但冰棍放在盖着被子的箱子里却不会融化?(盖被子的冰棍箱和旁边的欧巴桑,70后和80后的Geek应该对这个场景不陌生……)OK,不知道不要紧,因为我们还有万能的《Geek》,同学们,上课了!

冷,暖以及其他

佛曰:有因必有果,果即是因,因即是果。要知道衣服为什么能保暖,我们先得来了解了解衣服的今生前世。

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什么是生活?一千个人估计会有一千种答案。但其中最正确的一种的说法无疑是——生活,就是你先被老妈“生”下来,然后“活”下去的过程。那么,一个人要怎么才能活下去呢?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只要有空气、水和营养物质就够了,不过这样的活着只能算是一种生物行为,在培养皿里也可以完成,是绝不能叫做人的。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就是我们生活的四大要素。那么,“衣”为什么又能坐上这四大门派的头把交椅呢?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万能的老祖宗们对这个问题就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西汉的《盐铁论·力耕》一书中就说过:“衣食者,民之本”;德华同学扮演过的墨子先生也指出:“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很专业地阐述了衣服对泡MM的重要性。所以说,美好生活,始于衣服。

对人类来说,尽管衣服是如此的重要,不过这玩意儿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知道,虽然上帝他老人那么万能,不还让亚当GG和夏娃MM一直光着?据考古验证,大约在5~10万年前,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难道真有禁果?),原来一直赤条生活的原始人开始用某种东西来遮掩身体的一些部位,这被看作是人类衣着的开始。很显然,在所有的动物中,也只有人类才可以自己做衣服、穿衣服(甚至还可以给其他动物做衣物),所以穿衣服就成了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很好很强大的文明古国,区区衣服,自然要走在世界潮流的前头,相传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胡曹作衣”、“于则作扉履”,也就是说做衣服做鞋子都是确专人负责的。而黄帝的一个妃子,叫嫘祖,这位出生于长江三峡地区的美女不仅母仪天下,她还是个生化科学工作者。通常来说,一般的MM都会列诸如毛毛虫这一类蠕动的玩意敬而远之,更别谈研究了,不过嫘祖姑娘显然不是一般的MM,正是因为她独特的爱好,蚕才被人类所发现(蚕可是毛毛虫的近亲),有了蚕丝,也才有了丝绸。不仅如此,嫘祖还开始“作冕旒、正衣裳、染五采、表贵贱”。衣服有了各种颜色,也就有了各种变化,很好很个性(感谢螺祖大神,要不然我们今天可能都还是穿原生态的衣服呢……),这还使人类穿衣服的目的从最开始的单纯的御寒遮体,发展为可以显示尊卑、威严和礼仪。它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需求下,也被赋予了不同的作用。

到了近代的19世纪前后,随着资本主义压迫民工的力度越来越大,堕落的西方世界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衣服的世界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缝纫机的问世,这东西打破了服装生产的局限性,导致了大规模生产的出现。此时衣服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从这些花花绿绿中,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和民族的经济、生产和思想文化。服装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物质条件,也是一种精神要素,是我们的“第二皮肤”,因此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作为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类,要想生存就必须去适应大自然。它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下,人体的某些生理现象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的身体虽然能做出一些生理性的调节,但程度相当有限——比如外界环境温度低于27℃或者高于37℃,这套调节系统就歇菜了。由此可见,人类真是个很娇贵的物种,既比不上熊,也比不上虫,更比不了熊虫。不过也正因为我们是人,有创造性的人,所以当人体的生理性调节不能奏效时,我们还能做出行为性调节,比如穿脱衣服、开空调之类的,这都是为了创造一个合适的人工气候条件。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所以我们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吃东西(能吸日月之精华,餐风饮露的是神仙……),而食物必须与呼吸所获得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才能转化为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用在了我们自身各个器官的运动上,比如心脏的跳动,肠子的蠕动,血液的流动:一些用于人体对外做功,也就是俗称的干活以及其他一些事情;还有一部分则是转变为热量,来维持人体一定的体温。如果热量有多余的,我们的身体就会把它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当人体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温差时,就会发生热交换。这个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过程,比如我们不断地呼吸、皮肤表面水分的不断挥发、汗液的分泌,伴随着这些平时毫不起眼的小动作,热交换就在不声不响中完成了。

人体与环境的这种热交换,虽然经过了无比复杂精妙的生理过程,不过同样还得遵守那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量守恒定律。说白了,人体所获得的能量减去人体所失去的能量,剩下的就是人体所累积的能量了。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来说明一下:

S=M-W-R-C-E

公式里的S是人体的蓄热率,也就是我们能留下的热量:

M是指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体就是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把食物转化成了能量;

W是人体完成的机械功,我们工作或者运动的时候都要对外做功,会消耗能量;

R则为人体与环境的辐射热交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能量也是这样,当人体和外界存在温差时,能量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进行交换;

C是人体和环境的对热交换,所谓对热,就是说这个热交换是通过对流的形式进行的,它发生于人体表面和周围的空气之间;E为人体的蒸发热损失,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的呼吸、皮肤表面水分挥发以及出汗这些行为造成的与环境的热交换。

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衣服的穿穿脱脱,其实就是在对这个公式里的某些参数进行调节,最终目的就是两字——舒服!

人体内的能量就像我们对于Brother Chun的信仰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那么该怎么去衡量它呢?答案是体温。所谓体温,指的是机体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内脏器官与肌肉的温度。人类是高级哺乳动物,所以具有相对恒定的体温。人体温度又可以分为核心温度(也就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和皮肤温度。这两者都不相同,人体内的内脏器官众多,新陈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多(不然怎么会有“火热的心”之类的说法呢……),所以温度较高:而身体表面的皮肤由于面积大,所以散热量大,散热速度也

快,温度自然也就低了。我们的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在体内温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为了保证这种稳定性,就需要我们的血液出马。血液在我们体内不断循环流动,同时也就把各个器官温度的“贫富差距”给消除了。

不过,皮肤的情况跟内脏器官又不太一样。因为不同部位皮肤的散热条件是不一样的,而且血液在全身的供给也不平衡,所以就造成了人体皮肤温度分布不均匀。据测量,正常人体体表的最高温度在颈部,而脚的温度则是最低的。而且在冷的环境中,或者穿衣服比较多的时候,皮肤温度的这种分布不均匀程度还会增大。

说到这里,又有新的问题了——人为什么会有冷热的感觉?原来,我们的皮肤上许许多多离散的热敏感点(也称热点)和冷敏感点(冷点),它们是一种裸露的神经末梢,对稍微高于或低于体温的温度信息会做出反应,最终我们大脑的感觉就是冷热了。不仅如此,神经中枢系统接收到来自温度感受器的体温信息以后,就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并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对体温进行调节。

不过,体温的这种生理性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体内的热平衡发生改变时,我们的身体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了,例如头晕、恶心、中暑、感冒、战栗、冻僵之类。因此,在人体的生理调节体温之外,常常还伴有行为性调节。可能最原始而简单的行为调节就是姿态的改变吧!这个可是我们打老妈肚子里出来就会的——冷的时候身体缩成一团,热的时候伸展四肢。这种行为其实就是通过对体表散热面积的改变来调节体温。还有就是场所的迁移,这个就更好理解了——三伏天的时候,树荫下肯定比白地里要和谐;三九天的时候躲在有暖气的屋里绝对比站门外舒服。自古以来,人类都一直致力于利用衣着、房屋、采暖通风手段对温度环境进行控制和改造,减轻体温调节的负担,这些方法都可以看成是行为性体温调节的延伸,也是生理性调节的补充和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行为性调节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在自然环境中,衣服可以对人体自我调节功能的不足进行补充,有保护人体的作用。当我们穿上衣服的时候,衣服里面就形成了一个与外界气候不同的局部小气候,可以称为服装气候,它也是衣服和人体皮肤之间微小空间的温度、湿度、气流的总称。所以,当我们在适当的时候穿上适当的衣服,就会在我们身体周围形成一种温暖、较干燥、空气几乎处于静止状态的服装气候。据统计,对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的“舒适”,指的就是我们周围的环境温度在32℃左右,湿度要在50%上下,而空气也不能是完全静止的,流动速度在0.25m/s左右。很显然,大自然不会每天都让你舒舒服服的,所以呢,理想的非装就是应该能适应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它还得具有传递或截断热和水,使服装的小气候能连续保持在舒适范围内的调节功能。由于各个地方、各个季节,甚至同一天的温度和湿度都不一样,再加上每个人对舒适的定义都不一样,所以人们穿衣服的差别是很大的,这就是新疆人民早穿皮袄午穿纱,海南人民穿着短裤在沙滩漫步的时候,东北人民还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在雪地里蹒跚……

现在,窗外的树叶掉得差不多了,冬天即将来临,同学们都加上了厚衣服。我们身体的热量,是通过服装,经由对流和辐射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在这个人体一服装一环境的三元热交换体系中,有个东西需要同学们先认识一下,这就是热阻(clothina insulation)。打个比方,如果把我们整个体系热量的流动看成电路中的电流的话,那么衣服的热阻就是电路里的电阻。我们知道,电路中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同样道理,衣服热阻越大,我们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也就越少。所以,热阻是衡量衣服保暖能力的一个指标,目前最常用的衣服热阻单位是clo。当我们在一个气温约21℃,空气湿度在50%以下,气流为0.1m/s的温暖环境中,穿着衣服,处于一个气定神闲、感觉很舒服的状况,皮肤平均温度维持在33℃,此时衣服的保暖能力就被定义为1个clo。在这个标准条件下,一个成年男子的产热量平均为209.2KJ/m2·h(即50kcal/m2·h),其中75%的热量通过皮肤辐射、传导和对流释放到了体外。根据这一个定义:

1clo=0.155m2·℃/W=0.18m2·h℃h/kcal

当然了,作为一个Geek,我们看事物不能教条主义。在上述标准条件下,如果对象是一个欧巴桑,她身体的产热量肯定是低于小伙子的,所以在相同状况下,她的衣服的保暖能力就应该大于1clo,这样才不会觉得冷。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冬天屋里一般都没有暖气,所以南方普通的冬衣的保暖力是2~3clo。注意了,我们刚才说的保暖能力都是针对服装的织物而言,服装织物跟服装本身显然是有区别的,所以织物的热阻不能代替衣服的热阻。正如同五花肉加调料并不能称为红烧肉一样,织物要变成衣服,得经过妙手的裁剪缝纫,很多地方会被重叠、压缩,而且比如翻领、口袋这些部位还是多层织物,这些因素都对织物本身的热阻造成影响。再加上我们穿上衣服后。由于不同的动作以及活动情况,会压缩或伸展织物的厚度,这样就改变了服装内部空气层的厚度和空气流动情况,同样会影响服装的热阻值。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到底有那些因素在影响着服装的热阻值吧!

织物是构成服装的基本材料。薄薄的绸缎衬衣和厚厚的羽绒服相比,热阻值能相差十几倍。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织物是由各种纱线构成,而纱线又是由纤维组成的,虽说纤维本身也是具有定的导热能力,但纤维和纤维之间还有很多的空隙,在这些空隙中则充满了空气。当热量通过织物的时候,实际上通过的是纤维和空气的混合体系,而点空气提供了绝大部分的热阻。所以,服装的热阻与服装织物材料的含气量有关。服装材料的含气量受纤维原料种类、纱线粗细、织物组织和织物厚度的影响。普通织物的含气量一般在60%~80%,含气量大的特种材料可以达到90%以上。织物越厚,其中包含的空气也就越多,这就是羽绒服的热阻值远远高于丝绸衬衣的原因。此外,普通织物都是有一定的松紧度的,所以织物的厚度和它的重量有一定关系。同样重量的纤维,如果采用比较疏松的编织方法,得到的织物厚度就比较大,因此具有较高的热阻。不过,物极必反,如果织物过于稀疏,那么织物纤维之间的空气传导方式,就可能由传导变成了对流,传热能力的提高,却直接导致服装的保暖性能大大降低。

此外,服装的样式也会影响到服装热阻。不同的设计款式,会使衣服覆盖人体的部位和表面积不同。服装的开口部位,如领口、袖口、下摆、裤口等等,它们的大小、松紧程度也与款式有关,这样会造成不同的“烟囱效应”和“风箱效应”。所谓“烟囱效应”,说的就是人体在静止

状态下,衣服内的空气层,由于被人体加热而具有较小的密度(热空气),而外部的环境空气一般来说是低于人体温度的,具有较大密度(冷空气),于是在衣服的开口部分会因为空气密度差而形成自然对流,比如从下摆到领口,好像烟囱一样,其结果当然就是大大增加了人体散热量,降低了服装的实际热阻值。而“风箱效应”指的这是人体在活动的时候,由于频繁改变服装之间,衣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大小,这部分空气就好像在用风箱抽送一样,会发生强制流动,同样增强了人体散热,降低了服装的热阻。所以,我们在冬天的时候之所以喜欢穿高领毛衣、扎紧袖品和下摆,正是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开口部位的空气流通,提高衣服的保暖能力。

不仅如此,我们平时的人体活动也不知不觉地会对服装热阻产生影响。当我们的身体处于不同的姿态,服装也会发生形变。比如坐下时,裤子的臀部和膝盖会被压缩:骑车的时候手臂前伸,腋下部位的衣服被展开,这些都会改变服装和其内部空气层的厚度,从而改变服装的热阻值。而且,人一动,就会出汗,汗液会改变服装的含湿量。含湿量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引起服装传热性能的改变,另一方面汗水会让衣服和皮肤粘起来,这显然又改变了空气层的厚度,最终也会对服装的热阻值造成影响。

对于我们的人体一服装一环境体系来说,环境因素自然也会影响服装热阻。不同的纤维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弹性,这就使服装织物的厚度和面积系数发生了变化。湿度也一样,空气中的水分分为气相水分和液相水分两种,气相水分虽然会让织物弹性有所减弱,但对其热阻的影响程度有限,而液相水分则厉害多了,它可以充入织物的空气。挤掉衣料里的空气,所以导致服装的隔热性能急剧下降,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感觉湿冷比干冷要冷得多的缘故了。还有一个能让我们的衣服不保暖的家伙就是风,风不仅能影响衣服表面的空气隔热值,它还无孔不入,能从开口、衣料气孔和衣下空间渗入,扰动那里的静止空气,造成了对流散热。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冷风“吹透”了衣服,其实并非冷空气真的透过服装织物进入了内部,而是由于表面热阻下降,服装被压缩、使局部散热量增大而带来的一种冷感。所以呢,如果我们在多孔的毛衣外头再套一件厚实紧密的衣服,比如抓绒冲锋衣,就能大大提高我们服装的整体保暖能力,也就再也不用怕西北风的拂面了。

面料与保暖

原料

现在,同学们都知道了衣服是由各种纤维组成的。那么,到底纤维是个虾米东西呢?万能的词典给出的解释是:纤维,是种直径很细、长度比直径大很多倍的细长物质。符合这个定义的都能叫做纤维,比如什么棉花、亚麻、鸡毛、鹅毛、羊毛,蚕丝……自然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纤维,但不是所有的纤维都可以用来纺纱织布的。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要成为纺织纤维家族的一员,没几把刷子可不行。首先体质要好(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它不仅得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且还得有很好的弹性回复率,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服装面料的使用寿命:然后要有二定的长度和线密度,必须符合纺织加工工艺的要求;再就是这种纤维应该具备良好的保暖性,这可是我们穿衣服的初衷。此外它还得有一定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衣服不但要穿得暖和,还要穿得舒服,更要穿得卫生,否则咱们身上裹塑料薄膜就行了(貌似这种薄膜缠绕法被用来减肥?)……最后,由于衣服是我们的第二皮肤,它不但要替我们遮风挡雨,天天风吹日晒的,还得忍受我们身上的臭汗的蹂躏,所以没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不行,而且对我们的皮肤更不能有刺激性。怎么样,不容易吧?

当面对着这么多林林总总、奇奇怪怪的纤维,是个人都会头大。其实呢,说白了世界上只有两种纤维,就是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所谓天然纤维,就是指自然界里原有的,或者是从人工培植的植物里和人工饲养的动物身上获得的那些纤维,它们大部分都是适合拿来做服装面料。天然纤维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和动物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比如棉花,是取自种子表面的单细胞纤维,而亚麻则是一种茎纤维,它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分形成;羊毛、兔毛这些常见的毛纤维,它们又是一种由角质组成的多细胞结构体系;至于丝纤维,则比较特殊,它是由蚕宝宝体内一对名为娟丝腺的器官所分泌的组织液凝结而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蚕丝了!

与天然纤维不同,化学纤维是指那些以天然或者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有两种,即人造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和人造蛋白质纤维(如大豆纤维,花生纤维这些)。而合成纤维的阵营是比较庞大的,有聚酯纤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氯基甲酸酯(氨纶)。

好了,同学们现在对纤维大家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但是很显然,我们在冬天的时候是不能把这些短短的毛穿在身上的。衣服是由纱线组成的。所谓纱线,是纱和线的统称。纱,是由短纤维集合起来依靠加捻的方法制成的连续纤维束:线,则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而成的。有纱才有线,有线才有衣。我们平时穿的衣服,有着各种各样的质地,接下来,同学们就跟随《Geek》,来认识认识我们身边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吧!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普及几个纺织学的专业术语,以方便大家理解。

1、经纬纱特数:它指的是织布时用的经纱和纬纱的粗细,单位是特(tex)。特数越大,说明采用的纱线就越粗,织出来的织物也就越粗。

2、经纬纱密度:说的就是单位长度内经向(或者纬向)纱线的根数,单位是根/10cm。很显然,纱密度越大,织出来的布就越致密。

3、匹长:指的是织物在织布机上的下布长度,单位是m。这个更好理解,说白了就是一匹布的长度,它的具体数值要视织物的厚度、织布机卷布辊可卷布的长度和布的重量而定。

4、幅宽:顾名思义,就是织物沿纬向的宽度,单位是cm。跟LCD面板一样,织物的幅宽越宽,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在后期服装的裁剪中也更经济,所以现在纺织厂都在往宽幅织布发展。

棉织品

棉织品,也就是所谓的“布衣”,指的就是以棉纱和棉线为原料的机织物,它们一律都统称为棉布。棉织品家族历史悠久,成员众多,上到阳春白雪,下到下里巴人,都有它们的身影。从服装学的角度看,纯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穿起来也是相当的柔软舒适;而且它的染色性能好,色泽很鲜艳;此外,棉织品耐碱性强,耐热性和耐光性也不错,还能抗虫蛀,所以是最理想的内衣材料,同时也是价廉物美的大众型外衣材料。虽说棉织品也有耐酸能力和弹性差的毛病,而且还容易折皱,容易生

霉,不过瑕不掩瑜。要知道,在万恶的旧社会,布衣可是穷苦老百姓们的代言词,官僚们则一律是绫罗绸缎伺候;不过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到了崇尚回归自然、回归本色的今天,棉织品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纯天然纺织面料,又重新开始大放异彩了。棉花是由棉花纤维构成的,棉花纤维的形状有点像我们平时用的太空杯,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只不过它要长得多。纤维壁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聚合度很高的纤维素,成熟干燥后的棉纤维中纤维素的含量在95%以上,是一种纯度极高的天然纤维素资源。由于棉花纤维本身就是热的不良导体,再加上它独特的一端开口中空结构,使这种管状内腔里又充满了不流动的空气。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静止的死空气就是最好的热绝缘体,所以棉纤维天生就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而且棉纤维的分子上都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因此它的吸湿性也相当的好。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几个有代表性的棉织品吧!

平纹布

所谓平纹,就是说这种布所用的经纬纱相同或者差异不大,而且经纬密度很接近,四平八稳,结实耐用。它是棉织物的拳头产品之一,四季畅销,各地通吃,不但价格和谐,而且用途广泛。进可攻退可守,既可以单独用来做衬衣、裤子、被单,也能甘当绿叶,用作衣服的夹里布或衬里等。

肘绸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有可能是唐僧。府绸,从名字看,区区一介布衣(棉织品)能和贵族(丝绸)攀上关系,可见它肯定不简单。府绸是棉布里的高档货色,它的质地细密,富有光泽,手感柔滑,就好像丝绸一般,而且表面还具有独特的菱形颗粒纹。夏天穿在身上自然是透气排汗,滑爽无比,所以府绸主要被用来做高级礼服衬衣、女裙和手帕等。

牛仔布

说起牛仔布,就不能不提牛仔裤,这个流行了上百年的玩意,当初其实就是美国劳动人民的工装裤。在万恶的资本家的压榨之下,工人们干活时需要一身坚固耐用又吸汗透气的装备,于是一种用帆布做的工作裤应运而生,也就是后来的牛仔裤。到了今天,工人们上班已经没穿牛仔裤了,不过它却成了广大MM衣橱里永远少不了的元素。牛仔裤既好搭衣服,又可以把MM的美好曲线展现得淋漓尽致。翘臀+美腿的诱惑,完全可以让热爱看细胞的地主忘掉重庆秋老虎的炙烤,手持长焦,流着口水游荡在重庆解放碑的街头……

此外,棉织品家族还有斜纹布、克罗丁、贡缎、罗缎、麻纱、泡泡纱、绒布、色织布、水洗布等成员,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它们的的确确正在各自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呢!

毛织品

道亦有道,毛亦有道。虽然我们身边仰俯皆可见毛,万能的大自然里有毛的东西实在太多,但不是每种毛都可以拿来做衣服的,除非你纺的不是毛,是寂寞……我们平时说的毛织物,一般指的都是羊毛,而且纺织业上说的羊毛,又专门指的是绵羊毛(至于山羊毛,不是没有,只是这玩意产量实在太小,已经属于奢侈品的范畴了)。绵羊毛品种很多,其中要数澳洲的美利奴羊毛最细,质量最好,这种羊毛的手感柔软,又有弹性;毛的卷曲密而均匀,实乃冰火两重天人士之最佳伴侣。

雪将住,风未定,在冷风如刀,飞雪万里的大冬天,能有一身轻便暖和的全毛大衣穿着无疑是一件很幸福很和谐的事情。那么,羊毛的保暖性能为啥能这么强悍呢?首先,它本身就是热的不良导体。如果我们把羊毛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么一根细细的绒毛,竟然也有三层不同的多扁平透明角质化的细胞组成的,它们像鱼鳞一样覆盖在纤维的表面:鳞片层下面就是皮质层,贮藏着不流动的死空气:最里头的则是髓质层了,它的存在往往影响着羊毛的柔软性和强度。而且羊毛纤维所独有的曲状可以让纱线蓬松,这样就能把空气包含在纤维的空隙里,形成了隔离层。再加上羊毛织品表面还耸立着一层细细的绒毛,蚊子虽小也是肉,这些绒毛同样可以抵御外界寒气的侵袭,并使我们身体的热量也不会轻易的散发掉。

羊毛织品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呢绒,跟棉织品一样,呢绒也是个相当庞大的家族,不过它的价格跟大众化的棉织品相比就比较不和谐了,走的都是高档路线,呢绒主要用来做正装、礼服,大衣这引起,所以想平民都难。

华达呢

华达呢又叫扎别丁(Gobordine),它是用精梳羊毛纱织成的一种紧密斜纹毛织物,手感滑腻挺实,紧密有弹性,色泽柔和,而且还有一定的防水性。华达呢一般都是藏青、米色、咖啡、银灰色,一看就是很标准的西装色,除了西服套装,还可以制作风雨衣和大衣。穿身上就俩字——笔挺!

大衣呢

顾名思义,大衣呢是用来做冬季大衣的,它属于粗纺呢绒织品。精纺呢绒穿的是笔挺,粗纺呢绒穿的则是暖和,因为它的质地比精纺呢绒丰厚,所以保暖性更好。大衣呢是用粗梳毛纱织成的,手感相当厚重,而且纺织的时候不单只采用羊毛,还可以把诸如山羊绒,兔毛、驼绒、牦牛绒、马海毛(此毛跟马沾不上半点关系,它其实是安哥拉山羊身上的毛,英文叫Mohair)等特种动物毛进行混纺。毛织品从常见的凡立丁、派力司、亮光薄呢、花呢、海军呢、制服呢,到不常见的舍味呢、板司呢、贡呢、海力蒙,海里斯,都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洗涤。毛料服装的洗涤难度相当大,很容易就起皱变形,所以《Geek》强烈建议同学们还是安心送洗衣店,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如果实在没这个条件得自己洗,那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就是一定要中性洗涤剂+温水伺候,羊毛纤维这玩意实在娇贵,又不耐碱性,又怕高温:洗的时候力度要温柔,这个时候不是muscle showtime,切忌猛拧猛揉;洗好之后还有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过酸”,也就是把衣服在含酸量0.2~0.3%的冷水中(可用食用白醋调配)浸泡两三分钟,这是对毛料的一种保护:最后就是把已经过酸的衣物用清水洗净,甩干晾晒就可以啦!

丝织品

虽然说最好的羊毛产在南洋蛮荒之地澳大利亚,这无疑让我天朝泱泱大国很没面子,还好咱有丝绸,这玩意是绝对的Made inChino,它和瓷器,并称为古代天朝的两大名片。当初,欧洲那些还捂着厚重皮毛、粗麻烂布的君王贵族们,第一次看到这种轻薄柔滑、流动着迷人光芒的织物,顿时“内牛满面”……据考古考证,中国在五千多年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养蚕、取丝、织绸,丝绸的纺织技术曾经华丽丽地被天朝垄断了上千年,所以在工业革命以前,丝绸可是当时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乃绝对的硬通货,东西通吃。

丝绸源自蚕丝,这种蚕宝宝体内腺体的分泌物,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长纤维。丝纤维呢,则是由丝素和丝胶组成,丝胶包裹着丝素,就像电线一样。蚕丝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吸湿性超强,这都是丝纤维上众多的亲水基团们(如胺基(-CHNH),氨基(-NH2)等)的功劳。它们能迅速吸收人体排出的湿气并释放掉。当我们漫步在东南

亚潮湿的街头,如果你穿的是纯棉,那肯定很快就不幸湿身了;如果换成真丝的衣服,效果立竿见影。要知道,在一般的情况下,棉织品吸湿率达到10%的时候就有潮湿的感觉了,而丝织品要吸湿到30%才会湿身哦!而且真丝表面光滑,它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可是最低的,仅为7.4%,这也使得它更适合跟我们娇嫩的皮肤直接进行零距离接触,穿在身上,想不爽都难。

丝绸穿着凉快,这是常识,不稀奇,那么你知道吗,丝绸也有很好的保暖性哦!原来,它的保温性得益于它独特的多孔隙纤维结构。在显微镜下,原来一根细细的蚕丝纤维里居然还有许多极细小的纤维,而这些细小的纤维又是由更为细小的纤维组成。所以,看似实心的蚕丝实际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这些空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气,它们可以阻止热量的散发,使丝绸具有良好的保暖性,保暖能力也仅仅次于羊毛呢!

丝绸被万能的国人玩了五千多年,虽然原料同样都用的是蚕丝,但我们老祖宗搞出来的东西品种之多,完全可以再一次让那些老外们“内牛满面”:China,very神奇……在丝的江湖里,足足有14个门派——绡、纺、绉、绸、缎、锦、绢、绫、罗、纱、葛、绒、呢、绨,而且在每个门派中又有N多的个中好手。说实话,还别说认不到方块字的洋人,就连咱自己人看了也都头大了吧!所以,此刻让我们举起右拳,一起高呼——中国,很好很强大!中国人,很好很强大!

出来混久了总要还的,衣服穿久了总要洗的,更何况是贴身的真丝衣服了。同学们洗的时候记得要用弱碱性的洗液,决不能直接把肥皂涂上面,否则会褪色的;机洗肯定是免谈的,手洗的时候也不能强力揉搓,要温柔,要矜持,当然更不能拿刷子刷了;洗完后用清水漂干净,把衣服的反面朝外,晾晒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千万别暴晒:等到八成千的时候取下来,垫上自布,再把熨斗调到丝绸档,熨平就大功告成啦!

化学纤维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天然纤维在形成时,上帝就已经决定了它与生俱来固有的特性,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改变的,所以用文艺一点的说法来说就是“命中注定”。但是化学纤维就大大不同了,这些源自煤炭、天然气、木材的东西,诞生于实验室,它们也是被“设计”出来的,只不过这个“上帝”是我们人类自己。换句话说,化学纤维的形状和性质都是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和意愿任意加以改变的,具有相当大的变化范围。

比如我们知道纤维的横截面形态与保暖能力有很大关系,而棉、毛、丝这些天然纤维的形态早已固定,保暖能力必然有限,但化学纤维是经过比头发丝还细很多的微孔中喷制出来的,所以只要我们改变这些喷丝孔的形状,就可以得到不同横截面形状的纤维了,想圆就圆,想方就方。再比如天然纤维的粗细,尽管随品种、繁殖方法、气候环境等条件的不同会有所改变,但基本上还是固定的;但化学纤维要细的话,可以比最细的天然纤维还细,要粗,那甚至可以是任意大,全依需要而定。纤维长度也是一样,棉纤维一般在23~31mm,羊毛则是80mm左右,连最长的蚕丝,也不超过1000m,但化学纤维随便就可以达到几万米了。而且哪怕采用同样的原料,也可以制成有光或者无光、低弹性或者高弹性的化学纤维,这种任意变化的特性,对天然纤维来说是绝对的mission impossible。

涤纶

涤纶是1953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的,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种化学纤维,也是服装材料中用得最多的化学纤维。这玩意在香港市场上用广东话说叫做“的确靓”,后来传人了内地就被叫做“的确凉”,不过很囧的是,涤纶衣服穿起来并不凉快,严重名不副实,所以“的确凉”才被改成了“的确良”。的确良确实有些特性很良好,比如它的强度高,是棉纤维的2~3倍,羊毛的4~5倍,耐穿,而且弹性好,不容易起折皱,易洗快干,又耐光耐热耐酸碱,还不怕起霉和虫蛀,真是强悍无比啊!不过由于涤纶纤维的结晶度高,分子排列紧密,空隙小,这就造成了它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极差,穿在身上发闷、不透气,所以的确良怎么“凉”?

同学们在商场里买被子枕头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诸如“四孔棉”、“七孔棉”、“九孔棉”的醒目招牌。其实,正如同“九孔”指的不是那个名叫李法拉的猥琐男一样,这些“X孔棉”也并不是我们心目中土生土长的白棉花,而是一种涤纶纤维产品。看过了前面的文章,大家都知道在一定的隔绝层中如果含有充足的空气,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温。所以杜邦公司就根据这个简单的原理,尝试在一根极细的纤维上均匀地打洞,先是4个,然后再7个、9个……事实证明,这种带孔纤维确实比一般纤维在保暖性、透气性、舒适性和蓬松度等方面更胜一筹。

传统的棉被盖久了,由于棉花饱受人身上产生的热气和汗气摧残、吸收并不断堆积下来,最终使棉花被变得又硬又潮又冷,盖着纯属受罪。而化纤本身不吸水,所以X孔棉被上的湿气会随着纤维中的空气随时排出,因此被子能一直保持干爽,无须隔三岔五地拿出去晒太阳,不会发霉,也不会生螨虫,比较健康卫生。而且它还可以机洗,洗完后很快就能晾干。平时我们只要经常拍打一下,被子就能一直保持蓬松,所以保温性自然一如既往了。

维纶

维纶的历史更悠久,是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人发明的,洁白如雪,柔软如棉,而且它的性质跟棉花也挺相似,所以又叫“合成棉花”,虽然其强度和耐磨性跟涤纶、锦纶比还要差点,不过比棉花已经好太多了。跟涤纶不一样,维纶纤维的吸湿性相当好,接近棉花,是所有合成纤维里最好的,所以维纶纤维做的衣服很吸汗、透气。而且维纶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很好,也不怕虫蛀。此外,它本身的热传导率也很低,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不但可以做纺织纤维,还能用来做保温服的填料(真是越看越像棉花)。不过维纶也不是万能的,它的耐热,性比较差,115℃就会收缩变形。

其他面料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面料,我们身边还有不少熟悉的陌生人哦!

麻织品跟棉织品、丝织品一样,也是中国传统的纺织品。比如夏布,这种以苎麻为原料、纯手工纺成的布,历史相当悠久。东晋伟大农民诗人陶渊明在《杂诗》里就曰过:“御冬足大布,粗细以应阳。”这说的就是冬天有粗布衣服御寒就满足了,夏天有粗布衣就可以遮遮太阳。虽然不排除这是贫困知识分子的酸葡萄心理,但是的确阐述了麻织品冬暖夏凉的特性。麻纤维和棉纤维都是植物纤维,但前者的强度、导热性和吸湿性更好,因为麻纤维表面平滑,很容易吸附水分,而且水分向大气中散发的速度也很快,再加上麻纤维比较挺直,所以不易变形,富有弹性。此外,麻布还有个特性就是特别能抗霉菌,不容易受潮发霉,古埃及人也意识到这点,不过他们却用亚麻布条来绑木乃伊……

除了纺织材料,还有种面料叫针织材料。所谓针织,就是让纱线形成一个个的线圈,然

后再把它们相互串套在一起。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种,我国的手工针织很有历史,技艺精湛,千变万化,绝对的神乎其技。各位Geek小时候都看过老妈打毛线吧——十只见手指和竹针上下翻飞,眼睛却压根不用瞅上一眼……跟纺织面料相比,针织面料质地松软,有较大的伸缩性,因为它在编织中线圈排列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编织密度也比较小,所以针织物既可以适应人体各部位的运动变化,又能保持服装原有的形态,保暖性也很好,当然了,这也是很有利于人体的透气和排汗的。常见的内衣,棉毛衫,羊毛衫,T恤等,都属于针织系列。

裘皮

裘皮,又叫毛皮,是由动物的毛皮鞣制加工而成的。它既是人类最古老的衣服,又是时尚流行的前沿元素。在纺织工艺发明以前,兽皮是人们主要穿的东西,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裘”这个字了。不过到了万恶的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穿裘皮可是达官贵人的身份象征——“乘肥马,衣轻袭”(《论语》),也就相当于今天穿着爱马仕,开着RR那个意思了,至于小老百姓,还是老老实实的布衣吧!常见的毛皮有绵羊皮、山羊皮、狗皮、兔皮、水貂皮、袋鼠皮、黄鼠狼皮、艾虎皮、灰鼠皮、狐狸皮、水獭皮、豹皮、狼皮等,反正基本上有毛的动物都被人们穿过了。般来说,野生动物的毛皮最为珍贵,具有极高的抗寒保暖性(这要还不能保暖,那就早被优胜劣汰掉了)。如果把某些毛皮进步鞣制处理,得到的则叫皮革。一般天然皮革主要以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目动物为主,比如猪皮、牛皮、羊皮、鹿皮、鹿皮、羚羊皮等,当然了,海豹皮、鲨鱼皮、鳄鱼皮、蟒皮、河马皮这些稀罕的东西现在也不少见了。虽然裘皮穿上去很霸气,但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Geek》还是呼吁大家,不要穿我们的朋友!

GORE-TEX

对那些热衷在山水中进行自我摧残的驴友来说,在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的旅程中,湿身可是个大麻烦,而且为了应付跋山涉水的大运动量,衣服还必须很能透气。一般的服装面料面对这些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就只能歇菜了,在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GORE-TEX!从珠穆朗玛峰到南极,从撒哈拉大沙漠到亚马逊丛林,在地球的任何角落,每当人类挑战极限环境时,都可以看到GORE-TEX产品的身影。

对驴子来说,衣服的保暖性很重要,偏偏大自然就是喜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当我们的身体被雨水和雪沾湿后,就会严重丧失体温,如果这时再来上一阵寒风。那就更凄惨了,再加上人体不断在排汗,如果汗气积聚在衣服内,凝结成汗水,潮湿的汗水同样也会使我们丧失温度。GORE-TEX面料号称是世界上首创、也是迄今为止品质最高的防水、防风、透气面料。铺盖是用来盖的,牛可不是用来吹的,GORE-TEX面料之所以这么神奇,关键靠的是一层叫PTEF(polytetraflouroethylene)的白色薄膜,这种薄膜的牛X之处在于它区区每平方厘米上就足足排布了90亿个小孔!!90亿个小洞都挤在1平方厘米上是个什么概念?换句话说:这就意味着这些小孔的直径比水分子小2万倍,却比水蒸气分子大700倍。所以,GORE-TEX面料既不妨碍我们身体自然排出汗气,又可以阻挡外部的雨雪及寒风侵入人体,因而它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层皮肤”,也是专业户外装备的唯一选择。

面料的鉴别

相信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诸位Geek中,肯定有不少人跟我一样,不会买衣服。作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追求的Geek,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穿什么衣服的样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穿衣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虽然我不会买衣服,对服装的搭配还只停留在裹体阶段,但是还挺挑,不会根据别人的设计风格来改变自己的Style。所以,至今我对诸般名牌直没什么概念(像是什么档次、什么风格……),反正不就是一些读上去很拗口、你也肯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鸟语单词么?多年前,常听人说有个名牌叫“阿玛尼”,我当时还挺纳闷——北朝鲜也有世界级的服装品牌(“阿玛尼”在高丽话中是“妈妈”的意思),估计是放卫星吧?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叫乔治阿玛尼的意大利人,为了满足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的需求而弄的一个牌子,残念……痛定思痛,身为一名Geek,怎能如此的不与时俱进!你可以不懂色彩搭配,也可以不懂整体风格,但最起码你得会辨别衣服的面料质地吧?好吧,Geek们,跟JS大作战的号角吹响了!

鉴别面料,其实鉴别的就是原料纤维。在面对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字和JS的花言巧语时,我们只能相信自己的感觉。所谓的自我感觉,这时指的是两方面二一眼看和手摸。首先我们要看纤维的长度,因为天然纤维是天然形成的,所以纤维长度自然参差不齐,有长有短,而且有些还带有天然弯曲;而化学纤维在合成以后是机械切断,它们的长度自然一致,这样我们就能分辨出谁是李逵谁是李鬼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价格相去甚远,拿后者卖前者的价,乃JS蒙人最爱招数)。在天然纤维中,棉纤维是比较柔软的,棉花在采摘、运输、纺织过程中都可能会带入杂质,所以棉织品上难免会有疵点,这也是它的一个特征。麻纤维比较粗,比较硬(想歪的同学自觉去面壁……),还常常会因为纤维中的胶质而集成小束,而且麻纤维中的短纤维含量多,所以纤维长度差异比棉纤维要大一些。羊毛的长度比棉、麻都要长,色泽柔和,既柔软又很有弹性,而且自然卷曲,这些特征使得它很难被山寨。蚕丝是天然纤维中最长的,它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流光溢彩,真丝衣料手感非常柔软,富有弹性,人造丝则比较粗硬,有湿冷的感觉;真丝的光泽柔和,宝气流动,亮而不刺眼,而人造丝发的却是类似金属般冷冰冰的光泽,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果我们把衣服用手紧握后再放松,人造丝的衣料马上就会有很多皱纹,但真丝的就不一样,衣服上面只有些许小皱纹并很快就可以消失。什么?你还是认不出来?那就只有祭出Geek必杀技了一用舌头舔湿,揉之,采用人造丝衣料结构容易变形,而真丝的就没事。不过《Geek》必须提醒各位,这招最好背着老板来,不然会招致真人PK……

对于那些看上去和摸着都差不多的化学纤维来说,同学们可以采用燃烧法来进行鉴别。当然,咱可不是让你拿剪刀去剪一块衣服面料回来,而是冬天的服装都会在标签上附上块面料,咱趁老板不注意时顺手牵羊之就行了。含不同基团的化纤烧起来有着不同的气味,像棉纤维靠近火焰,不缩不熔:接触火焰就迅速燃烧,火焰桔黄色,有蓝色烟。丝纤维靠近火焰,卷缩不熔;一旦接触火焰就缓慢燃烧,一离开火焰又自行熄灭。涤纶纤维靠近火焰就会先收缩后熔融,接触火焰后开始熔融燃烧,离开火焰也能继续燃烧,火焰呈黄白色,顶端有线状黑烟,还伴有特殊芳香味,最后会凝结成黑褐色不定形硬块或小球。如果觉得这样太暴力,那么试试显微镜吧,不同纤维放大N倍以后的样子和横截面形态可是截然不同的,不过这方法用起来太麻烦。此外,你还可以利用各

种纤维在不同化学试剂中的溶解性,或是利用某种化学药品对纤维的着色性能差异来快速鉴定纤维的品种。虽然后两种方法听上去很酷,但是它们需要用到各种专业的药品设备和操作技能,所以《Geek》还是建议各位同学老老实实跟自己老妈多学习学习,实践才能出真知啊!

洗衣服

咱不是地主,做不到每件衣服只穿一次,咱精心挑选的衣服总会脏的。俗话说得好,出来混久了总要还的,衣服穿久了总要洗的,那么,你会洗衣服吗?

棉麻布衣料的耐碱性好,又抗高温,是很好伺候的大众产品,可以用各种肥皂或是洗衣粉对付。洗之前记得要把深、浅色的衣服分开,浸泡不要太久了(大家上学时估计都有把衣服泡水房里,一放就是几天的事迹吧!),洗的时候要温柔些,这可不是阶级敌人,漂洗的时候也不要用力拧,不然容易起毛:洗完之后,晾晒的时候注意要晾反面(白色衣服除外),而且不要暴晒哦!

真丝衣服也是个很金贵的家伙,容易出问题。我们洗的时候记得要用弱碱性的洗液,决不能直接把肥皂涂上面,否则会褪色的;也不能长时间浸泡,随浸随洗;机洗肯定是免谈的,手洗的时候也不能强力揉搓,要温柔,要矜持,当然更不能拿刷子刷了;洗完后用清水漂干净,把衣服的反面朝外,晾晒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千万别暴晒;等到八成干的时候取下来,垫上白布,再把熨斗调到丝绸档,熨平就大功告成啦!

化纤衣服的花色品种很多,所以不同的衣料所采用的洗涤方法也不一样。合成纤维衣料吸湿性差,所以静电大,容易吸灰尘,这种衣服容易脏,但也容易洗,30℃左右的温水+普通洗衣服或洗涤剂就可以搞定。像是人造皮毛、仿兽皮衣服,它们的原料也是合成纤维,所以可以采用同样方法来洗。对于羽绒服,它的表面多数都是尼龙绸,这种面料组织结构很紧密,有些表面还做了特殊处理,所以封闭性较好,污垢一般都在外面,洗涤的时候水温控制在40℃以下,用一般的洗涤剂就行了。

辅料

红花还需绿叶衬,大侦探福尔摩斯背后也还有个华生医生。要做一件衣服,光有块好的面料可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得准备里料、衬料、垫料、填料、缝纫线、扣子、拉链、绳带、花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些零零碎碎,就叫服装辅助材料,它们对衣服起着骨架和衬托的功能,保护着面料,还直接影响着衣服的造型结构、外观和功能性,正所谓——一个都不能少。

里料

里料,顾名思义,就是衣服最里层的材料。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它之所以不叫是因为它实力坚强,不需要用叫声来提升战斗力。同样的,虽然里料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很少有曝光机会,但是它的作用却相当重要,无可替代。从用料量上讲,它仅次于面料,而位居辅料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这么多的料都用到哪儿去了呢?首先里料可以用来遮盖服装在缝制过程中形成的那些工艺点、工艺线以及其他辅料,让我们的衣服内侧光滑平整,毕竟面料再光鲜也不过是给别人看的,里料都是让自己爽的,可不能把自个给亏待了。而且由于里料的结构跟面料是基本一致的,所以这种双层材料的设计更可以提高衣服的抗变形能力,可以让衣服内部的皱褶、口袋之类的玩意不会因我们身体的运动而变形、错位,从内部保证了衣服的造型不受破坏,你可不想穿着笔挺的西服走路时胸前鼓出块、肩部陷下去一截吧?有了这么一层柔软光滑的里料,不但可以很显著地减小衣服和内层其他服装的摩擦,让我们运动自如,尤其在穿脱的时候更加方便利落。还可以保护面料反面和衬料免受摩擦损伤和污渍侵染。隙了这些面子工程,里料最实实在在的作用就是给衣服增加了一层材料,还能跟面料形成了一个空气夹层,这也自然提高了衣服的保暖效果。对于冬天的厚衣服,比如羽绒服、防寒服这些,里料又成了阻挡填料外露的屏障呢!

里料的种类很多,这里我们就干脆采用最省事的方法,按照其使用的原料进行分类吧!

天然纤维里料:棉和真丝是最常用的材料。棉布里料价格和谐,吸湿性和透气性很好,秉承了棉织品的光荣传统,穿起来自然是柔软舒适的,也不会起静电,而且很好伺候,手洗、机洗、干洗随便你;不过它的弹性比较差,容易起皱变形,让人不爽。真丝里料一般只用于丝绸、纯毛这些高级衣服,因为真丝这玩意大家也知道,虽说它光滑柔软,吸温透气,又轻又漂亮,不过的确不结实,纱线很容易脱散,表而又由于太光滑而加工困难,造成成本更高,经常洗的话,很快就惨不忍睹了。

化学纤维里料:涤纶和锦纶,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选用的里料。这两个家伙,完全只能用强悍来形容;坚固牢靠、挺括、弹性流,绝不起皱,易洗快干,级耐磨,不缩水、不怕虫蛀,不生霉,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很便宜呢!因此江湖人称——里料中的战斗机。不过化纤就是化纤,它们的吸湿性始终很差,穿起来发闷,所以不能拿来做夏季服装的里料。而用粘胶纤维制成的人造纤维里料,如人造棉、富纤布、人造丝、美丽绸等,则克服了这个问题,人造纤维的手感柔软、吸湿性好,透气性强,光滑而富丽,所以被中高档服装普遍采用。不过这东西也有个缺陷,就是容易缩水,不适合用在经常水洗的衣服上,而且缝制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里子的预缩和裁剪余量。

混纺里料:所谓混纺,要的就是取长补短。比如最常见的涤棉混纺面料,它结合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优点,既吸湿透气、又坚牢耐磨,价格也还算适中,各种洗涤方法都可以通吃。所以常用于西服、大衣和夹克衫等服装。

面对这么多种类的里料,我们又该如何去选择呢?颜色显然是首先要考虑的,里料和面料的颜色应该相同或者接近,这样才协调,而且里料的颜色可不能比面料深哦,否则就喧宾夺主了,对于薄面料和半透明面料,里料的颜色更需要斟酌。选好了颜色还不够,里料的缩水率、耐热性能、耐水洗性能、强度、厚薄等因素特性也都要跟面料相似。既然是辅,那当然一切都要以主角为中心嘛,比如棉布里料就适用于棉布衣服,需要经常洗的衣服就得选用湿强度高、耐水洗的里料,容易缩水的预先要做缩水处理。对冬天的衣服来说,里料的保暖性能自然也得考虑进去,不但要吸湿透气,还要保温,比如厚呢料大衣一般用羽纱,春秋大衣用的是美丽绸,西服、皮衣这些呢,用真丝绸和羽纱比较多。最后点则是老生常谈了,就是经济性的问题,这个完全就是丰俭由人,按需选用啦!

衬料

在我们衣服的面料和里料之间,还夹着一层叫衬料的东西(当然,也可以是多层)。衬料主要用在衣服的前身、挂面、领子、肩部、胸部、袖窿、袖口、口袋盖、口袋口、下摆、裤腰、门襟等地方,虽然我们平时很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的的确确是不可或缺的。

衬料的特点是硬挺,又很有弹性,它不会影响面料的手感风格,但又可以让我们的衣服平挺,还可以根据服装的造型设计进行加厚或隆起处理,比如西装的胸衬和肩垫就是这样。在衣服某些地方,像是前门襟、袋口、领口等处,穿的时候特别容易因受力而产生形变,对这种革命立场不坚定的软骨头,衬料就是对付它们的“三个代

表”,用衬以后,这些地方的面料变得不易被拉伸,从而保证了衣服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对于某些面料,天生就是小滑头,例如真丝和绸缎,它们既柔软又光滑,加工起来很是麻烦,如果用了衬料以后,就可以大大改善缝纫过程中的操作性,不再会出现把持不住的状况,提高缝纫加工的精度。衣服缝制好了还得熨烫,折边是个很麻烦的东西,比如袖口,下摆的边、衩口,一个不小心就会熨过头了,用了衬料,就可以让这些折边更加清晰、笔直,看上去当然也就更帅了。除了这些视觉因素,衬料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用处呢!因为使用了衬布的面料其实就相当于被加固了一层,衬料就像骨架一样,对衣服起着强化和支撑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衣服的强度,增加挺括性和弹性,让我们的衣服不那么容易起皱,更关键的是加上这一层布以后,实际上也是增加了面料的厚度(特别是前身衬、胸衬或全身衬),当然也就可以提高服装的保暖性了,这跟里料是一样的,反正多一层是一层,没有最多,只有更多。衬料的种类也不少,大体上说,有传统型和粘台型两种。传统的意思就是采用的是那些常规织物,比如布衬、麻衬、毛衬,还有些就比较诡异了,像马尾衬(马尾鬃毛为原料)、炭黑衬(这个不是木炭,是牦牛毛+山羊毛)。粘合衬布又叫化学衬布,它的布面上有一层粘合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只要5~10s就可以跟服装面料牢牢地粘在一起了,觉的有纯涤纶衬、涤/棉混纺衬和各种纤维的无纺衬。

我们在选择衬料的时候,同样要考虑它和面料的匹配问题。如果是浅色面料,就该选用白色衬布,针织面料自然得配弹性较大的针织衬,法兰绒则要用厚的才行。像西装这种对设计要求很高的衣报:为了保持它挺括的外形和饱满的轮廓,衬料得有刚度、弹性和厚度,很显然,如果哪个设计师把这种威猛彪悍的衬料用在MM的柔美长裙上,那肯定是要被板砖拍死的。而且,服装的用途也得考虑进去,经常要沾水的冲锋衣和睡觉的睡衣,选料当然也不同的。最后的问题依然是成本,在保证衣服质量的前提下,《Geek》还是建议同学们选便宜一点的……

填料

如果把衣服的面料和里料看成是“皮”,衬料为“骨”,那么毫无疑问,所用的絮填料就是服装的“肉”了。所谓絮填料,就是指夹在面料和里料之间,起填充作用的材料。不过,衣服不是注水猪肉,这么多填料加进去,可不是单单为了让你多掏银子,它们实实在在地赋予了衣服保暖、降温和其他特殊功能(像是防辐射、抗菌之类的)

棉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填料,因为棉花纤维导热率低,其中又含有大量的空气,是天然的保暖材料,特别是新棉花或者是经过了暴晒的蓬松棉花,保温效果是最好的,不过棉花这东西的弹性比较差,被压迫了以后,纤维之间的空隙变少,保温性和弹性都会降低,而且水洗也会有影响。羽绒则是另外一种耳熟能详的填料了,一般以鸭绒为主,也有鹅、鸡、雁等毛绒。羽绒可不是羽毛,羽绒很轻,导热系数小,而且相当的蓬松,所以保暖效果流,不过羽绒的来源可没棉花这么丰富,所以羽绒服的价格比棉衣要不和谐得多。另外,像是丝绵、羊毛,骆驼绒这些材料,也都是很好的高档保暖填充材料。

随着化学纤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也将“魔手”伸入了填料这个世界。由于化学纤维具有可以按需设计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它们易洗快干,加工方便,价格和谐,所以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腈纶,轻而保暖,有“腈纶棉”之称:中空涤纶的手感、弹性和保暖性俱佳,“中空棉”也相当流行。而且为了解决天然羽绒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可以把50%的羽绒和50%的细旦涤纶混合起来使用,这种处理方法相当于在羽绒中加入了“骨架”,可以让羽绒服更加的蓬松,这不但提高了保暖性,还能降低成本,虽然看上去有山寨的嫌疑,但是效果的确还不错哦!

除了这些常规的衣服,絮填材料家族中还有些特殊人士。对宇航员来说,太空中的阳光可没有它在地面上那么可爱,为了防止辐射,我们使用了一种消耗性的放射材料,用这种材料作为填料的宇航服在受到辐射热的时候会主动升华,从而把辐射热给消化掉了。再比如市场上卖的“太空棉”,这显然不是Made in Space,它是在织物上镀一层铝或者其他金属膜再做成夹层,利用金属对热辐射的反射作用来达到保暖的目的。更夸张的像是潜水服,它的夹层里甚至还有电热丝,以抵御深水的严寒。总之是千奇百怪,所以同学们大可发挥Geek精神,想怎么夹,就怎么夹……

其他材料

衣服上还有一些不起眼的小玩意,诸如扣子、拉链、领钩、腰环、卡、绳子、带、搭扣、魔术贴之类,它们在服装中所占面积很小,但是功能性和装饰性作用却是很强的。试想寒风扑面而来之际,要是没有扣子扣紧我们的领口袖口,拉链锁住我们的胸前门户,带子系住我们的腰间,绳子收紧我们的下摆,那衣服保暖效果再好也白搭。而且它们不止可以发挥扣紧、封闭的左右,还可以调节服装的局部尺寸。如果对这些零件运用不当,反而会破坏服装的整体效果,所以这也是对设计师水平的一种考验。

作为人类的一员,回首我们漫长的进化史,从茹毛饮血、衣皮苇到棉麻毛丝,再到人造纤维,衣服的发展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不过推来推去,它们始终都还是围绕着“御寒”这个最高纲领的,毕竟饱暖了才能思淫欲嘛……说实话,衣服真是个麻烦的东西,热了得脱,冷了得加,脏了还得洗,这种反反复复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所以,咱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出现各种智能服装,它们可以根据外界环境自动调节温度湿度,自我清洁,甚至还可以依照主人的喜好自动变色,避免撞衫,反正是一切皆有可能,唯一让人担心是,大家会不会都变成《WALL-E》里的纺锤体型……

猜你喜欢
面料纤维服装
怎样区别不同面料?
锦绣如织
膳食纤维,不只有一种
道具服装
跟踪导练(一)
为什么有的衣服洗后会缩水
奢华提花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意大利2017春夏面料流行趋势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