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雷
摘要本文以琅琊台景区为研究对象,在指出其旅游开发的意义后,分析了琅琊台的旅游资源现状和特征,探讨了旅游度假区开发的优劣势,提出了对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琅琊台齐长城文化徐福文化
1 琅琊台景区简介
琅琊台景区建于胶南市区西南26公里处的海滨。1982年,国务院公布其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2001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琅琊台为AAA级景区。
琅琊台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的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现在的琅琊台,海拔183.4米,自1993年开发建设以来,景区先后开发建设了徐福殿、云梯、御路、秦琅琊刻石、徐福东渡启航处、龙湾海水浴场等景点,建成了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和购物服务的具有秦代宫殿气派的游客中心及展示秦代市井风貌的徐福街。在龙湾岸畔的王家台后村、台西头村开展起渔家宴民俗游。
2 琅琊台景区景区的开发的可行性
(1)交通设施的改善。旧时的胶南受交通体系的影响,道路建设的缓慢导致其可进入性较差。近年来,随着青岛交通设施问题正不断得到改善。滨海公路的建立,直接连接了胶南与青岛其他区位的联系,随着滨海公路的不断延伸,必将为胶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和技术上的可能。
(2)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作为中国近代航海的发源地,秦始皇的三次登临和徐福的东渡,都为这里留下了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在中国、日本国、韩国等东亚各地的徐福人文资源十分丰富,且文化底蕴丰厚。而作为徐福东渡日本的启航地,琅琊台景区本身也留下许多徐福的遗迹,这都为琅琊台景区的文化提升提供了可能。同时,在这一带地区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齐长城遗址,这些历史遗址的存在极大的提升了青岛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底蕴。
3 琅琊台景区的具体开发对策
(1)树立大局观念,整体意识,要树立“大青岛”概念。对琅琊台景区而言,应当充分利用“青岛”的城市名片,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在游客把栈桥、崂山、名人故居等景点观赏完后,将他们吸引到西海岸来。如此,青岛——红岛——黄岛开发区——琅琊台,连成旅游热点线路,形成整体效益。这样,游客在青岛停留的时间就可能延长到4天,或更多的时间。
作为徐福东渡日本的启航地,除了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我们同时也可以考虑开发新型的高端旅游资源。作为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青岛一直在考虑高端的邮轮旅游停靠地问题,而琅琊台所在的胶南就是最佳地点。其一,此处有海洋旅游资源,龙湾的水域面积达到66平方公里,完全可以用来建设一个完美的邮轮停靠地,同时由于胶南地区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很多旅游资源并没有开发,所以在这个地方建设停靠地避免了很多的资源浪费和重建困扰,同时,随着滨海大道的建成,从此处到青岛市区不过才一个小时,基本不会太耽误旅游活动的开展,最后,从琅琊台地区的邮轮停靠地启航的邮轮沿当年徐福东渡的日本的航线抵达日本,这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路线,相信会对很多的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2)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进一步充实青岛旅游业的文化内涵。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所以我们应当将青岛的旅游资源定位在山海风光与历史文化。但长期以来,前者重点突出,而后者特色不足。以致有学者指出,青岛“应该全方位开发文化资源,使其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含量进一步提升”。这既是对青岛旅游业的一个期望,又是对忽视文化现象的委婉批评。固然,从2003年开始,青岛市的历史优秀建筑、近现代名人故居,在文化局和文物局的努力下,得到了保护。但只是单纯的依靠一些近现代文化名人故居显然无法体现青岛作为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但是在青岛的琅琊台,一切显得轻而易举。长城文化遗址使人们了解战国时期的烽火狼烟,亲身体味博大精深的齐文化;徐山既有齐长城的遗址,又是传说中的徐福入海求仙处(徐山由此得名)。
(3)加大宣传投入,创新宣传方式。胶南市的旅游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简单。近两年来,通过举办杜鹃花会、琅琊旅游文化周等活动,在宣传推介上有所突破。但与其他旅游地区景区的旅游推介活动相比,此处的旅游宣传基本就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建议当地需要一些有数量有质量的高水平旅游宣传手段和宣传活动,当地可以考虑策划借助原有的杜鹃花会、乡村旅游节,再打造徐福文化节等,借助高水平的节庆活动,加强宣传,借此推介胶南;围绕海上旅游的启动和灵山湾休闲度假区的打造,积极与“渔家乐”旅游项目结合,重新整合旅游产品,包装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尤其是本身胶南市土特产品非常丰富,不仅有海产品、海青茶、琅琊台酒及各种农产品,还有油画、剪纸、草编等手工产品。特色产品的推销、特色旅游活动的开展和特色旅游文化节庆的打造,整体提升景区的宣传水平和档次,快速提高其旅游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