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桦 翟启明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尤为重要。无论是中学生创新能力或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创新阅读或创新写作的培养,作文教学无疑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本文指出广大语文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认识、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写作技巧入手,培养学生大胆想象、质疑、求异的创新品质;广泛开展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创新,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关键词写作技巧中学生创新作文意识
21世纪的教育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要达到这个目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论是创新能力或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创新阅读或创新写作的培养,作文教学无疑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中学生的创新作文教学应当循序渐进,从创新意识这个基础抓起。无意识的行为是盲目的,行动的结果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没有创新的“动机”、“欲望”、“意向”、“想法”,就不会进行有目的创新活动,更不会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缺乏创新意识可能会使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入误区或被埋没。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前提。它实质上是创造、创新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引导和提高中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创新”一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据《韦氏大词典》的解释,创新的含义包括引人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被世人称为“现代创新之父”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德在《经济发展论》中指出:创新即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人经济系统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作文”就是要在作文创作中引人新的或重新组合收集的素材后再次发现的新知识,包括题材新,表现新,体裁新等方面的内容。在作文的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革新,写出能给人耳目一新、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作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用这个思想,激发学生创新作文的爱国激情;同时也用这个思想引导学生从自身价值的角度去认识创新,激发学生创新作文热情。创新作文是一种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想象,抒发感情,表明观点态度的一种作文形式。无论从题目、体裁、构思立意、思想观点还是语言审美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它含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因素。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创新的艰巨性,要认识到所有的创新活动都异常的艰难、艰苦,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要渴望能一举成功,要化“难”为“易”,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精神,而且应从创新意识的养成做起,为进行“创新”的活动作好充分的智力与精神准备。要让学生知道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在前人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你对前人积淀的知识和观点一无所知,又如何去超越前人,如何去创新呢?推陈出新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学生不要把创新看得高不可攀。创新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神话,而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有句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创新的真谛:创新无处不在,无人不能。
2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2.1培养创新精神是实现作文创新的首要条件,而培养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开阔性、准确性和深刻性。学生的联想、想象、推理、猜想、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些都是创新性思维的方式,要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各种练习,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训练。“写作,说到底是一项艰苦的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作文的实质是(学习主体)“学会以文字方式(即书面语)去表情达意的过程,学生作文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的制作。”只要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作文就一定会有所创新。
2.2加强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模式。传统的教育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作文中出现了程式化,千篇一律等。向学生灌输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这种严重限制写作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狭窄,提起写作文就头痛,甚至厌恶写作文,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创新思维”活动的起点就应当有科学的怀疑精神。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把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作过这样的比较,学习成绩:中国学生优于美国学生;科研成果:美国学生优于中国学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只注重解答问题,而不重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因此,疑问提问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创新意识乃至创新写作的基本出发点。
3 教会学生掌握创新作文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3.1文章立意的创新
“千古文章意为高”。一篇文章的立意就如一个人的灵魂,起着决定文章水平高低、影响力大小等重要作用。要想立意新颖独特,首先得作到书写自己的个性。个性是文章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写作的灵魂。不是说“一千个观众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么?教师的任务就是多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每个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只要这样作了,或多或少就会显出一点新意来。要使学生真正书写个性,就必须还学生写作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发挥,不做过多的限制。
立意的创新,教师还得让学生学会发散求异和逆向求异的方法。具体在作文训练中,可以进行同题作文集中训练;一题作文多立意练习等,还可以教学生反常情、反弹琵琶等方法的运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违背常理(材料作文中表现为误解材料),甚至为实现出个性而宣传封建观念,腐朽落后的观念等等。
立意的创新还要体现当代性。即作文的立意要紧扣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热点、焦点问题,以显示作者对时代的关注,增加立意的高度和深度。在训练中,要教会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如全球关注的环保问题、反恐怖问题、经济平衡问题;教育的有尝化问题;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劳动力市场供求、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的有尝化等等,如果能够在作文中有所表现,作文的现实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3.2语言的创新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文应尽量避免大众化,自己从独特的切身感受出发,在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凝炼的前提下,提炼出个性化的语言,形成独特的风格。要作到这一点,必须在平时多下工夫,借助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的间用;借助褒贬词的互换、词性的活用、旧词翻新、运用修辞等方法,实现语言的个性化。但又得提醒你,决不是故做惊人之语地为新而新。
3.3结构的创新
中国文明史已历经几千年,文章何止上万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优秀之作何止上千?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写作各种文体的模式。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敢于、善于打破写作的固定模式,现在的各种考试对作文文体的限制越来越少,给广大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作文中学生可以别具一格的自由发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3.4选材的创新
学生作文选材时最容易犯的就是人云亦云,经常用人家早就用熟的材料。如:写助人为乐就会想到雷锋;写教师就写如何为学生批改作业,如何带病坚持工作。教师要教会学生尽量不选或少选被大家多次引用过的材料,即使是熟材料,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写,将眼光放得远一点。当然,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注重平时生活的积累,作生活的有心人,注重知识的全面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思维,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进行创新作文,这应是今天素质教育神圣的核心使命。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多种方法,如发散思维的方法,形象思维的方法,假说思维的方法等,还要创造条件,如物质的,精神的,问题的,虚拟的等,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以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创造性地去学习;以经典作品的构思“新”,立意“巧”来引导学生,并要求他们在写作中大胆实践创新。要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的方式,对事物的认识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要“人云亦云”,“求异”才能创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自出心裁。不断创造自己的学生,最为可敬,喜欢说“是”的学生,是毫无新意的角色,喜欢说“不”的学生,会创造自己光辉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