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勇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的问题已上升到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留守儿童情感的培养和发展更是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本文指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本身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全员参与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拿出爱心与行动,相信不久的将来,祖国大地上的每一朵鲜花都会健康而美丽的绽放。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由于亲情的缺失,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难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淀健康的情感机能,对其良好情感品质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障碍。
在学校教育中,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需要通过学校全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过程来实现。因而情感教育必然涉及到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情感教育实施策略是以现代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主体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爱”的力量为主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过程诸要素的优化。要唤醒儿童主体意识,开发儿童素质潜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都能较为和谐的发展,就必须注重以下策略的实施:
1 转变教师观念,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教师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一方面,教师要明确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问题,不是留守儿童家庭的“私事”,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发展性和复杂性,按照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原则,创造性地对儿童实施情感教育。
2 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环境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善于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造成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受到教育熏陶和启迪。一方面,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有文明向上、和谐统一、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有一种对学校的向往和归宿感;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环境氛围的建设和利用,精心规划,开设“留守儿童之家”、法制角、书法角、阳光心理室等,还有学生自出的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黑板报,以及开展“留守儿童自强之星”的评选,使这些成为激励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奋发向上的阵地。留守儿童只有在宽容的氛围中才能诞生丰富的个性,而没有鲜明的个性,就不可能诞生创造型的人才,所以借用各方面的努力,形成有利于留守儿童情感发展的大氛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认知明理。
3 掌握情感教育的规律,实施情感教育
儿童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系统的需求越强烈也越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亲情。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情感教育中,要以情育人、以情动人,这样才能扣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大门。
3.1加大情感沟通,激发人的感情
情感是沟通的媒介,是达成共性认识的基础。列宁说过:“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沟通,就是教育双方情感互动、相互交流,以达到感情上的疏通,进而推动思想教育的开展。情感沟通的着力点是应该寻找和激发双方共同点及情感触发点。在情感沟通过程中,交流双方能否分享体验是沟通是否有效的标志。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孤僻、懦弱和不自信,不愿意与监护人和老师交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情感,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做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共同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使留守儿童对教师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3.2情知互促,提升情感教育的境界
情感与认知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认知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厚;认知肤浅,情感也越肤浅;认知的错误,也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对认知活动又具有推动、强化、调节等功能。教师应该根据知情互促的规律,提高留守儿童的认知水平,端正学生的情感倾向性,培养留守儿童情感的稳定性,使留守儿童学会用理智调控情感。尤其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各种鱼目混珠的价值观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人生观。教师应该有计划地指导留守儿童看一些健康、励志的书籍,让书中的内容打动留守儿童的心灵。从正面引导,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3情意互促,巩固情感教育的效果
意志是人们按照既定目标,克服困难、调节内外活动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构成相互制约的心理过程。一方面情感激励意志;另一方面意志调控情感。教师根据这一规律,一方面要善于以情激励意志。当留守儿童在品德、学业等方面获得成功时,应及时鼓励、表扬,使留守儿童由成功的喜悦上升到进一步的刻苦、勤奋与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上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意志的调控作用,提高留守儿童情感的稳定性。
4 充分利用各科课程实施情感教育课程
学习活动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载体。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主要与他们的学习活动和集体活动有关。由于情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的社会性情感,社会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三种情感的培养体现在课程设计上。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科课程来实施情感教育。例如: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理智感,通过语文、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感;通过音乐、美术、体育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美感。另一方面,针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亲情,他们出现消极的、不良的情感时得不到及时的引导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专门开设情感教育课。指导留守儿童情感能力的发展,情感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5 因材施教,注意纠正或帮助留守儿童克服一些消极的不良情感
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既是一条教学原理,又是一条教育原则。子路好勇过人、遇事莽撞,所以孔子认为应当给他泼点冷水,让他及早打退堂鼓;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所以便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马上行动。
总之,留守儿童的问题已上升到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留守儿童情感的培养和发展更是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本身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全员参与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拿出爱心与行动,相信不久的将来,祖国大地上的每一朵鲜花都会健康而美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