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敏 吴银银 陈志伟
摘要阐述了对芬兰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分析表明,该课标具有课程性质科学性、教学目标全面性、模块设置灵活性、教学内容发展性、教学评价多样性等特点,这对于我国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芬兰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发展,各国纷纷进行了课程改革,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其课改的重要领域之一。芬兰在加入欧盟之后,也开始了一场旨在适应时代和环境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教育改革。1994年芬兰开始实施《普通高级中学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生物学科),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于2005年8月1日公布了经重新修订和完善的新的《普通高级中学国家核心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芬兰课标》)。通过对芬兰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以期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促进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发展。
1课程性质的科学性
《芬兰课标》中没有专设课程性质,但在宗旨部分列出了整个高中阶段生物学教育的性质是:为学生理解生命科学对促进人类健康和其他生命有机体以及生活环境发展的机会打下基础,增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办,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对环境负责的行动方式,从而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由此可知,其课程性质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知识实际应用,侧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芬兰没有将课程目标细分为三维目标,而是直接以课程总目标的形式呈现(表1)。
为体现国家对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的要求,《芬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10条总目标(表1)。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全面性,也体现了“三维一体”的课程改革的教育目的。
从表1中可以看出,《芬兰课标》的主要特点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相应内容掌握理解程度要求较高。如:掌握生物学的重要概念,熟悉生命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掌握……”、“熟悉……应用”表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比较高。②较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要求学生能正确获取、评价生物学信息。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芬兰课标》较注重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一立足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全面和可持续发展。④注重深刻理解生命体自身与生活实践。如掌握生物学的重要概念,理解在生命有机体演变过程中基因遗传和进化的重要意义,从个体和全人类的角度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等等。
3模块选择的灵活性
芬兰生物学课程的模块设置见表2。
从表2看出,芬兰的生物学属于环境与自然科学领域,先后制定了两套不同的《芬兰课标》,且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从选修部分没有明确规定到细分为3个模块,内容和编排上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并且在选修模块允许学生零选择,选部分或全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个性差异,使学生在模块选择上更具灵活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内容标准的发展性
芬兰的高中生物学,自2005年起,将教学内容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具体教学内容见表3。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和保证。深入研究《芬兰课标》可以发现,课程不单纯按照学科知识本位来描述课程内容,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综合考虑学科、知识和社会需要等。从表3可以看出,《芬兰课标》的必修模块是从有机界到细胞与遗传,是依据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进行编排,这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从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该模块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可见,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课程内容力求反映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体现时代的特色。
5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关于教学评价,依据《芬兰课标》,从评价目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三方面进行了分类,见表4。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芬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也较多元化。其中首要的是把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不提倡只通过纸笔测验对知识和技能进行量化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等甄别。同时,从表4中的评价内容上看,《芬兰课标》将技能的评价重点放在科学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获取信息和正确评价信息等能力要求上:可见其对能力要求的独特之处。
6启示
6.1应该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生物学教育的宗旨
生物学教育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科学技术(如性质、概念、原理、过程)的理解;②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③科学的态度和精神;④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尊重课程标准、搞题海战术,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违背了生物学教育的宗旨。而在发达国家,应试教育少,注重对学生个人潜能的挖掘和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注意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在学习借鉴《芬兰课标》时,不应单只是从理论上借鉴,更重要的是全面理解与贯彻落实生物学教育的宗旨,这样才会使学生在课改中真正受益。
6.2注重学生个体与个性的发展
芬兰严格依照“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在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与情感的协同培养,要求学生注重深刻理解生命体自身、知识应用和生活实践等,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现代教育理念。
21世纪是一个素质教育的时代,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而有个性发展才有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个性发展越充分,创新人才越会脱颖而出。我国教育以前偏重于强调知识的传授,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研讨,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差。因此教师也应尽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铺设台阶,提供条件,争取使所有学生自身的发展。
6.3课程选择灵活化
从模块设置和教学内容分析可知,芬兰的课程结构表现出充分的选择性,而且相应的必修内容较我国要少。所有学生只需熟悉掌握前2个必修模块,了解常识性、非常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而对于想进一步扩宽知识面或深入学习生物学的学生来说,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选修模块。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大,更加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芬兰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自我规划能力强,不分年级制的普通高中教育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高达40%)。高中学生一入学就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据此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或选课方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学习的针对性更强,学习的动力更大,学习的效率也就更高。
6.4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构成人们终身学习的基础,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一项能力。它不仅包括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将这些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把高效的教学策略和行为与信息存取技能结合起来。从芬兰课程目标和教学评价中都显示出他们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获取、加工、评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