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07-07 09:52李幸文
教师·上 2009年6期
关键词:兴趣意识创新

李幸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权威,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探讨,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积极创新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兴趣;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受到老师的赏识激励时,会体验到喜悦感、成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情,就容易引发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所上的课,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设各种激励的情境,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问题,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营造师生之间互相学习的平等气氛。师生情感融洽能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掌握方法。

二、培养学生形成多种思维

①让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使其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培养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创新素质的核心。②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守传统的思想方式指导下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③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教师可以采用叙述法、联想法、想象法进行训练。通过这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

创新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善于发现书本中的问题。对于善提问的学生多给予鼓励。老师也要善于设疑,如:假设太阳只直射赤道,地球表面有那些变化呢?欧洲联盟真的能实现高度一体化吗?为什么地球表面气温逐渐升高、如何解决呢?地中海真的会消失吗?等等。

四、开展好活动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要在教学中开展好课内活动。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实现教、学、做合一。①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多媒体地理教学可以使师生之间的谈话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实现师生情感多向交流。因此,多媒体地理教学网络在反馈地理信息、调控学习和交流方面,较其他电教手段更具有明显优势。多媒体网络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共享多媒体信息,增强了地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地理图像有放大、缩小的互动性,在直观性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网络等多渠道收集信息加以处理筛选,开展社会调研,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理教学中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地理学科必须承担的义务。地理教师应本着为社会负责,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资料:

[1] 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师范处组织编写.教学技能[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 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兴趣意识创新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