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
摘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的理解就是减负增效,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这里的效益是不同于企业效益的,这个效益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达成到什么程度,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即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明确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是一个宏伟的、长期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分布在三个年级中的每一课每一框中,是要在潜移默化、润物细物声中逐步实现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掌握总目标,更要认真分析研究每一年级、每一课、每一框的三维目标,每实现一框的三维目标就向实现总目标迈进了一步。
牢固树立三维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为此我建议每一节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学生展示三维目标,让师生都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在课后小结中,教师对着目标检查或检测,就能轻易地了解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否达成,有多少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一个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作用。
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倡导课堂生成,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但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的课堂。设计科学合理的、适应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课堂,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这可以从设计教学内容、教学问题、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语言等方面下功夫。
(1)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设计。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编著的,课文内容的选择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反映了教学总目标。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信赖教材,并用好教材,但我们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实际,适当调整或补充一些内容。如学法用法这一部分,根据农村道路和交通迅速发展、交通事故较多的实际,可增加交通法的知识,教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学会自我保护;同时让学生了解作为一名驾驶员,应该怎样安全合法驾驶。又如九年级的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针对目前学生的责任意识普遍缺乏、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的现象,用一课时的时间是难以达到三维目标的,可拆分为两个课时,让学生有时间去体会、领悟、内化“负责”的实质,达到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2)教学问题的有效性设计,包括课堂提问和课堂训练。老师设计的问题有没有效度,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问题设计过于简单,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无效,思维没有得到启迪;问题设计过于深奥,学生无所适从,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是不可能产生思维火花的。有效的问题是不可能只用Yes或No就能回答的,也不是一看就明了的,而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能想到的、通过讨论或教师启发能悟出的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享受思考的成功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如在讲《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这个问题仅凭书中邓小平的那段话是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的,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使学生更能理解、支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课堂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不能是重复性作业或书本知识的搬家,重在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设计。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火花,精彩的发言能引来赞赏地掌声,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看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出现盲目和形式化的现象,学生在参与肤浅的、虚假的教学活动时,思维和情感不能被真正调动起来。主要是因为活动设计的目的性不强,为表演而表演;讨论流于形式,讨论的问题没有深度和意义,讨论时间不够等。课堂教学上设计教学活动是必须的,但也要在有效性上作文章。一是活动的目的性要强,准备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什么、培养什么能力和情感;二是活动的程序方法要明确,告诉学生该怎样活动;三是活动时间要明确,根据课堂内容和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给足学生思考和讨论时间;四是活动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点拨或启发,但不能代替学生完成任务。
(4)教学手段的有效性设计。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既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掌握、应用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手段就是有效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地告诉学生道理就是好方法。如现在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但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教学,还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益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
(5)教学评价和教学语言的有效性设计。这主要是看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诚恳、热情的评价,给学生以鼓励和自信,这是比较难预设的,否则“你真棒”就会泛滥成灾。又如语言“对不对?”“好不好?”“棒不棒?”“啊”“这个”,都是无效的语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还包括很多细节问题,但主要的是以上五个方面。
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克服课堂教学的无效和低效,实现有效性教学,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以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为基础的。教育家赞可夫说:“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充实业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学习,成为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政治性、时代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妙趣横生、旁征博引,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甚至是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国际国内时事,都是学习的对象。这样教学时才能吸引学生,避免课堂,枯燥与干瘪。
(2)有意识到地加强能力训练。流利准确的普通话、得体悦目的肢体语言、清晰流畅的表达、机动灵活的临场应变,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精心打磨。
(3)注重个性特色培养。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拥有自己的特长,会让学生恋恋不忘,甚至终生受益。
名师出高徒,当教师成为一个智慧型长者、专家型学者,有效性课堂教学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银孟. 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J].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6(9).
[2] 胡云琬. 更新观念 注重践行 增强初中思品课的实效性[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4(20).
[3] 马云丰. 不可忽视思品课的德育价值[J]. 考试周刊, 2007(34).
[4] 仲尔明. 浅谈初中思品课改中存在的几个倾向[J]. 考试(教研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