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钊荣
摘要:新课改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有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各个环节的特点,做到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统一,知识、能力与情感相统一,结果与过程相统一,这样才能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教学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传统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掌握探究性学习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在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关杰,中学思想政治课自主探究式教学初探,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的特征:
(1)问题性。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问题。一旦学生产生疑问,便有了积极求索的内在倾向,教学活动就可以成为主动积极的过程。
(2)自主性。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教师只对探究活动进行有效地适时指导。学生可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相关的知识便有了生命,学习也不再枯燥。
(3)开放性。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材料的开放性、问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开放性和探究结果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把现实的生活纳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来,增加学习的乐趣。同时发散的思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互动性。探究式教学重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思维的碰撞、情感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的“主导”,学生的“发散”需要教师的“聚焦”。
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构架,并逐步养成“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和“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力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探究式教学由于其互动性和开放性,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把握,形式可能会丰富多彩,但核心环节基本如下:
1.明确目标,加强引导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评价者。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一个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不等于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探究过程的自主性不等于对学生放任自流,探究的问题性不等于让学生学习目标模糊不清。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调控是必要的,否则探究过程就可能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必要的秩序。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重大热点的引入,富于情绪感染的语言渲染,独辟溪径的问题展示,入木三分的理论剖析,充满竞争、富于挑战的活动设计等,都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强调的是,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要服从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选择和设置生活气息浓郁、具有探究意义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体验,是创设教学情景的一般原则。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很快融入情境之中。情景创设的形式很丰富,可以是播放视频,也可以是一句话带入,总之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角色”为宜。
3.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疑问是思维的先导。学生只有善于质疑、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善于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环境。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问题意识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学生一旦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集中全部精力,把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学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至关重要。该问题既要能从情景中自然引出,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略有提高,让学生“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
问题还必须有层次性,要循序渐进,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既不会太难,使学生望而却步,也不会因为太容易而使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尤为困难,因为在一个班级当中,学生的原有知识面各不相同,水平也参差不齐,对于同一问题,有的同学认为很难,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太简单了。在实践中一般可以针对一个材料设置不同层次的几个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机会。
4.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学生自己领悟,这是探究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有力的训练方式。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完全靠自己的探索得出了问题的结果,不仅经历了探索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改造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的过程,经历了解决问题中酸甜苦辣,对自己辛苦获得的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互动、合作。互动合作既包括生生互动,又包括师生互动。学生先独立思考,接着与同学讨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成为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而且一旦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意见不一致,进一步地讨论将有助于双方(可能是多方)全面地分析问题,并逐步掌握辩证地科学方法。
5.教师点拨,画龙点睛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探究的开放性就容易变得无目的性,教学就容易出现混乱,而教师恰如其分的点拨,能使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收获。
探究教学对教师的主导艺术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可不必立刻给出评价,教师可着重让他分析思路;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教师也不应忙着指明其失误,而应采用提供线索、放大错误等方式进行追问,以便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在一个开展得较好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主导艺术行为如果运用得当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概括、探索和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达到“教师不用讲,而学生却学会了”的效果。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1.探究式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相统一
虽然新一轮课改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但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是强调教育实践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不是以强调一种学习方式来全盘否定或彻底取代另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各种学习方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就目前情况来看,授受式学习仍然是学校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因为学生如果在中小学阶段不学习大量必需的、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与生活的需要的。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既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条件和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所有这些知识都经历探究的过程(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授受式学习还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那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选用探究式的教学呢?考虑到学习效率的问题,一般说来,如果某节课知识目标较简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较适合运用探究式教学。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知识目标通过授受式教学就可以达到,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则需要学生在对不同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评价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这就比较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
2.知识、能力与情感相统一
探究式教学相比较于授受式教学的最大优点,不在于知识与能力,而在于情感。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探究中体验求知的乐趣,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克服不正确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厌学情绪,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所以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中,对于老师提出的有些问题,个别同学以前可能接触过,答案脱口而出。老师可以抓住时机,让他把所知道的知识与同学们分享,并且表扬他知识面广,让其他同学都向他学习。这样他受到了尊重,一方面课外会更广泛地阅读,关注时政,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会更认真地听讲,寻找可以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3.结果与过程相统一
要将探究教学的结果与过程相统一,就需要在教学中贯彻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形式丰富,既可以是教师口头的点评,也可以是制度化的综合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归纳,得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再鼓励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归纳得出书本的知识,可见我们的水平不一般,只要我们坚持,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当学生有时讲出了一些教材中没有的观点时,教师可以大力表扬,并且要求同学们把他的观点(其实很多是教师备课时已经准备好了的)增加在书本相应位置。学生受到激励,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经过这样的训练,思维能力也自然提高了。
教师适当的表扬是对学生的重要鼓励,但对学生的鼓励不能只靠教师的表扬。教师应该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就把鼓励什么,反对什么跟同学们说清楚。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加减分制度来达到这一点的:“凡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每人每次加1分,回答得精彩的同学可根据情况再加1~4分;同学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提得好的每人每次加1~3分。”期末的平时成绩可以给学生公示出来,一方面以示公正,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再一次的激励。
参考文献:
[1] 赖松平.运用导学探究教学模式,提高社会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2).
[2] 李红.“探究式教学”模式和教学中的有关问题[J].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6(6).
[3] 李雯.实施探究教学,做到“六统一”[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