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7-07 07:36刘艳娟
成才之路 2009年14期
关键词:梯形面积创新能力

刘艳娟

一、 指导学生质疑问难,诱发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为科学问题总是发生在已知与未知的交界处,

并且用已知向未知提出问题,问题解决便意味着某知识的创新。所以,结合数学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应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入手,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态度。

例如,当学生学完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以后,我出示了这四种图形。启发学生能不能用一个公式来计算它们的面积,学生们在草稿纸上演示、比画,通过激烈的讨论,他们发现当梯形的上底缩短为0时,就变成三角形,代入梯形面积公式是:S=(a+b)h÷2=(0+b)h÷2,即bh÷2。这一点突破以后,他们便顺利地用梯形公式来解决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我让学生从这个例子中谈体会,有的说,从表面看这几种图形是不同的,如果用变化的眼光看,它们又是相同的。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善于发现问题,也是知识的创新。

二、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500-325”用简便方法计算,大部分学生是这样做的:500-300-25,而有位学生却提出,也可以这样做:500-400+75,这时我及时表扬这位同学不迷信教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肯定了这种方法也行。受这位同学的影响,又有学生提出下列不同的做法:(500-25)-(325-25);(500+75)-(325+75)。又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后,有一位学生问:24:(4+6)可不可以这样做:24:4+24:6。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笑了,而我却表扬这位同学肯动脑筋,然后提示:你自己做做看呢?通过验证,同学们很快发现这样做是错的。假如当时我不假思索地批评这位同学,我想堵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同学的嘴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创新欲望。例如,学生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后,可组织学生到操场、田地里去实际丈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了圆锥体积计算后,可让学生测量沙堆,计算其体积、重量;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让学生编制粉刷楼房开支预算;学过乘、除是三位数乘、除法后,可以让学生去预算春游中的花费,调查计算用电、用水情况;学过“比例”以后,可让学生测量计算出学校占地的面积,并按一定的比例绘出学校的平面图。当学生创造性地做出来以后,不仅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会油然而生,而且把书本知识广泛地迁移和延伸到书本之外,开始形成猎取知识的能力。

四、 设计开放问题,发展创新能力

开放题训练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开放题,逐步发展学生

的创新意识。例如,“五年级五个班共286人,教师12人。旅行社提供:大客车限坐38人,每辆每天支付费用1 100元,小客车限坐22人,每辆每天费用800元,有哪几种租车的方案?哪一种最省钱最合算?”经过深思,有的人从空座最少考虑,提出三种方案,然后选中最省钱最合算的方案,这显然是经济型的。有的则提出一个班和一个老师坐在一起,虽然贵了一些,但组织起来比较方便,这显然是管理型的……从这我们足可以看出,现代小学生解决问题思路开阔,并且能够通过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自我评价。不给学生统一的思维程序和解题模式,不以个体的回答代替全体的理解。这样,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学习自然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且在这样的空间里交流,很容易产生创造的火花。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学中必须有整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习题训练上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样才能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大城县于家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梯形面积创新能力
玩转梯形
怎样围面积最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大的面积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巧用面积求坐标
梯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