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琴
摘 要: 以分析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概念与内涵入手,研究了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动因,之后阐述了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影响,最后剖析了目前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F276.7
1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概念与内涵
1.1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含义
黄烨菁(2003)指出,“本地化”一词曾经是指东道国政府为控制跨国公司经营行为而强行设定的当地经营比例要求,如为限制跨国公司过多的资源进口,设定当地供应比例,即运用当地资源比例、当地雇员比例、当地零部件使用比例、当地股权比例等等。本文所指的“本地化”与此含义有所不同,笔者以为它是跨国公司主动选择的经营战略。
目前,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李小建(1999)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是指跨国公司在生产管理或国际营销过程中为扎根当地市场来迎合东道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以便使跨国公司成为东道国的组成部分,使外贸营销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要求。(2)姚海明和洪旭莲(2002)、方英(2003)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战略,就是根据世界各国特定的经营环境,对公司拥有的有限资源在世界各国进行不同的优化配置,以获取最佳的利益。(3)邹滨(2003)认为,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是指引导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开展经营业务,扎根于东道国,成为能真正带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实体的战略。(4)韦文英和孟庆民(2001)认为,本地化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实施中,在生产管理和市场的国际营销过程中,为了达到地方市场的认可、接纳从而达到扎根市场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跨国公司的分公司成为东道国的组成部分。
虽然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定义各有见解,但归纳起来,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跨国公司主动适应投资区域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2)跨国公司加大在投资区域的根植性,增强与当地市场的融合;(3)跨国公司最终目的是节约资源,获取最佳利益。
1.2 跨国公司本地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全球化战略是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战略。但许多跨国公司集团的管理决策者,总结他们的运营实践,认为“生意来自本地化”。可口可乐公司CEO道格拉斯•达福特是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思考本地化,行动本地化”,也就是要实施跨国公司本地化战略。英国的摩根•威策尔(Morgen Witzel,2002)认为,本地化是一个战略概念,所依据的是全球战略往往必须适应当地市场、文化和规则的见解。虽然全球化看来正在不断走强,本地化继续是一种重要选择。那么跨国公司本地化是否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呢?慎艳(2001)认为,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全球化”应该是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降低成本的“全球化”,“本地化”则是各跨国公司应对全球化挑战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手段。李小建(1999)也认为,本地化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文化和产品的角度看,全球化使一国的产品拥有国际统一的标准、规模和品性,并且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在世界各地流行。因此,本地化与全球化之间表面上是矛盾的,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在本地化过程中,全球化的因素必然影响到当地的价值观、文化观。另一方面,强烈的本地化(民族化)有利于全球化发展。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与本地化战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全球化战略是跨国公司的基本战略,是实施本地化战略的前提与依据;本地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1.3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主要形式
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方式的研究是目前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马光秋(2002)、邹滨(2003)、陈天翔(2001)、吉福林(2004)、熊志根(2004)、郑霞(2000)、方英(2003)、林彦新(2004)、姚海明和洪旭莲(2002)等各位学者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战略的表现形式各有表述,但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原料本地化、人力资源本地化、研发中心本地化、管理本地化和营销本地化五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源的本地化表现为以高薪聘用本地优秀人才,开设研究院招揽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立“管理学院”或“培训中心”培训投资区域人才三个方面;研发中心本地化主要有在投资区域成立独资研发中心,在投资区域的具体业务部门内部设立研发部门,同投资区域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研发中心三种方式;跨国公司管理本地化主要有在投资区域设立具有管理中心性质的地区总部和将管理权很大程度地下放于子公司两种形式;营销本地化主要包括公司品牌同本土文化的结合,产品的本地再定位,营销手段的本地化三个方面。
2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动因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根本原因在于 “差异”与“成本”。一方面,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习惯不同,跨国公司要想抓住消费者,就必须针对本地市场,使其产品与服务“本地化”,符合本地消费者的口味。另一方面,尽管通讯与运输费用大幅下降,但地区越远,费用就越贵;时差问题使公司内部很难协调工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工作,面临语言和文化障碍;公司还必须向派驻国外的工作人员支付数额巨大的“异地津贴”;跨地区生产不利于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联系,无法使厂家按照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生产计划,产品面临过时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总之,这一切都大大地提高了公司运作的成本。所以,在地区内合理调整生产所得的利润要大于全球调整生产所得的利润。此外,慎艳(2001)还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占领市场份额,因为开发与本地需要紧密结合的产品正是防止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以保证公司长期利益的最佳方法。最后,她还认为,本地化有利于跨国公司淡化其原始国背景,从而获得当地政府、民众社团和媒体的更多支持。
彭红斌(2004)和蔡艳菲(2004)分别着重对跨国公司R&D本地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跨国公司是为了争夺廉价人才和研发资源,增强在华竞争力,兑现对中国政府的承诺。
陈凌宇和魏立群(2003)研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后认为其原因在于解决文化冲突和降低成本。
总之,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原因一是符合本地消费文化,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在感情上获得当地的支持,但最终是占领本地的市场份额。
3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影响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无论是对于跨国公司本身还是对于东道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先明(2003)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会对跨国公司产生以下影响:导致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当地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大多数学者研究了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对东道国的影响,认为其对东道国具有积极的影响。方英(2003)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的本地化经营具有辐射效应,主要表现为:国内采购带来国产化率提高,吸引大批国内知名厂商,增加出口,就业机会增多,技术管理水平提高,促进文化的融合与管理变革,等。同时,一些学者提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对东道国还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陈天翔(2001)提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会占领东道国的市场。马光秋(2002)提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会模糊民族概念,掠夺市场份额,抢占本土优势资源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