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为错误承担责任

2009-07-06 05:19张振鹏
全国新书目 2009年11期
关键词:冲刷里根责任心

张振鹏

孩子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列他将来人生的成败,如果父母想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就要重视培养他的责任感,让孩子为他的错误承担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没有责任感的人,是缺乏理想的,他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因为他没有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没有责任感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只能应付别人,但同时也是在应付自己,注定会一事无成。只有积极主动地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CCTV《实话实说》栏目曾做过一期节目。在节目中,特约嘉宾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有一次,他到瑞士访问。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声响。由于这声响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不觉中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于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然而,就是这一看让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器。他一问才知道,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器出了问题,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所以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试图修好那个冲刷器。而当时,他的父母、老师并不在他身边。

这件事令这位嘉宾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这种负责精神已经渗透到了男孩的每个细胞。从这个男孩身上,可以看到他受到的教育是多么成功。

在国内某著名高校浴室里,却出现了另外一幕:

许多水龙头的水在哗哗地空流着,在里面洗澡的有很多同学,正在进出浴室的也有很多同学,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过问。后来,一个韩国留学生进来后,什么也没说,就把所有多开的水龙头部关掉了。

作为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事情的结果即使很坏,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引导并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父母一定不要替孩子承担责任,否则,就等于给孩子提供了逃避责任的机会,会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1922年,11岁的里根因为燃放爆竹违规被警察罚了12.50美元。在当时,一美元能买10只生蛋的母鸡,这些罚款相当于125只母鸡的价钱。父亲替他交了罚款,但却要他归还,也就是让他自己挣出这笔罚款。

为了还父亲的债,里根边刻苦读书,边抽空辛勤打工挣钱。由于人小力单,重活做不得、便尽力而为,或到餐馆洗盘子刷碗,或捡破烂,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他自豪地交到父亲的手里。父亲欣慰地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里根的父亲这样要求11岁的孩子,可以说是非常严厉。挣够钱还父亲的艰辛只有里根自己才知道,他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在做了总统后,他还常常提起少年时的这件小事,他认为,父亲教他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这让他受益一生。

前些年,有一部美国家庭喜剧风靡中国,剧名叫《成长的烦恼》。剧中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叫本,他往往使出一些连大人都难接的怪招,常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忍俊不禁。

在剧中,美国人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法得到了充分展示。一个冬天,为了筹钱买玩具,本假扮成一个小乞丐,博得了邻近居民的同情,于是别人都给他钱,他用这些钱买了喜欢的玩具。

但是,当他父亲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就让本立即改正错误。要知道,那天大雪纷飞,十分寒冷,本的父亲带着他走街串巷,向好心的邻居退款,并得到了原谅。当深夜回到家里时,本累倒在父亲的肩膀上。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

茨格拉夫人说到做到。一次,她的儿子从学校回家比平常晚了半小时,茨格拉夫人对此表示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确地告诉儿子:“你玩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我们可要遵守。”这样,就让儿子意识到了自己晚回家的后果,他就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曾经有一个博士找到一位研究青少年问题的教育专家,说儿子没有责任心,一学期竟然丢了8个小黄帽。专家问:“是不是他丢一个你就给他买一个?”博士说:“是啊!”专家说:“你这样下去,孩子没法有责任心,他无所谓啊,反正丢了立马就有新的,他有什么可着急的?”博士问:“那该怎么办呢?”专家说:“他要是再丢了,让他自己找去,找不到,那就第二天光脑袋去上学,被老师批评就更好了。然后,让他用他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新的小黄帽。没有零花钱,就取消他最喜欢的一个项目,比如原计划去麦当劳,那就不去了,要用那个钱买小黄帽。这样孩子才可能知道珍惜。”

博士按照专家说的去做,结果孩子再也没有丢过小黄帽。

猜你喜欢
冲刷里根责任心
责任品格培养
自定义的浪
自定义的浪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爱溜冰的凯丽猫(下)
爱溜冰的凯丽猫(上)
跨/穿河建筑物上游河道采砂安全距离
乐观的小里根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南希·里根:爱与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