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

2009-07-06 03:54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师人文

刘 欣

【摘要】大学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学术大师,大学精神的核心体现是造就学术大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科学人文,和谐发展;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是成为学术大师的内在要求,也是造就大师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师;人文;创新

梅贻琦的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足以说明一所大学的师资队伍对于整个大学所产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大校长纪宝成也曾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楼、大师、大气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科学文化的繁荣,总是以大师的出现为标志,一代有一代的学术,一代亦有一代的大师,他们代表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以及超前的发展眼光。过去一个世纪中国的坎坷命运,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球一体化的风浪狂潮以及东西文化的不断融合都注定我们这一代也应有自己的学术大师。

1933年,在普林斯顿这个小城镇,班伯格兄妹捐了500万美元,办起了日后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刚开张时,该院只请了五个人,他们是爱因斯坦、冯•诺依曼,接着是戈德尔,后来是数学家亚历山大,再后来是数学家沃尔布伦。结果,靠这5人普林斯顿名声大噪。芝加哥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也是因为有米德、杜威等这样的学术大师,有芝加哥学派这样的世界公认的学术共同体。有一流的大师,才会有一流的学生;有一流的大师,才会有一流的学术成果。南高师和东大在办学中特别重视延聘硕彦俊秀以为师资,如聘请刘伯明、吴宓、吴梅、黄侃、王伯沆、陶行知、陈鹤琴、秉志、竺可桢、熊庆来、缪凤林、吴有训、叶企孙、任鸿隽、茅以升等等名师来校任教,使南高师、东大声誉鹊起,时人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文史哲教授实不亚于北大”之说。所以,一所大学不仅要推崇大师,吸引大师,还有让自己成为培育大师的土壤,让大师有充分展现自己光芒的领地,有健康茁壮成长的空间。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资治通鉴》中有一句名言:“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大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

首先,大师应当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修养。在个人成才的道路上,良师的教导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掌握做人的道理,培养科学思维形式。大师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通往哲学知识的启发者,由“教书匠”变“教育家”,能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对真理进行追求。“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1]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高深的理论素养,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造诣,不断的坚持不懈才能接近科学的顶峰。当年闻一多先生在清华园讲《楚辞》,晦涩难懂的词句从闻先生口中讲出,立刻活灵活现,简明易懂,闻先生并非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一词一句往往要苦思数日、通宵达旦翻遍古籍资料。吴宓先生是当年清华教授里的佼佼者,他做人的座右铭是“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2]作为外国语文学系的教授,他对一些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倒背如流”,而且能做出精辟的讲解。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唯真至上往往是大师们毕生的追求,这也是大学精神的实质之一。没有哪位大师级的人物不是终身学习的楷模,他们坚守科学、真诚向学、求知若渴、手不释卷。

其次,大师还要以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品格为学生树立一个典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感化作用,进而影响整所大学的精神风貌。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曾多次谈到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本身作风端正,树立了好的榜样,不用下命令也能行得通;本身作风不端正,虽然下了命令,也没有人愿意听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然道理精辟、意义深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3]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一种责任。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现,是教师自身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体现,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引导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大学有很多大师级的教授,包括:蒋梦麟、胡适、闻一多、梅贻琦、罗家伦、朱光潜、陈寅恪、朱自清等,这些教授不仅在学术上有成就,他们在道德修养上也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正是在他们的引导与激励下,北大和清华才能够造就出一代代的国家栋梁之材。当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的余音“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还未消失的时候,他就倒在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的枪口下。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深受师生爱戴。他明确表示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显示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在51岁时,因积劳成疾而不幸逝世。当时许德珩先生为他撰写了一副挽联:“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他们都用自己独特的人格来践行了自己的主张。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历史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大师作为高校学子的楷模,应以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奋斗的理想境界。

二、科学人文,和谐发展

一流学术大师的身上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是和谐发展的,“他们对社会神圣及自然本质、规律的人士都达到了一个很深的层次,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理性自觉和精神高度。广博而扎实的人文素养是构筑并支撑一流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可以使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创新思维方法,而且它以特有的价值理性和情感体验,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深刻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他们的人生追求、学术生涯提供不解的精神动力。”[4]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为清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科学精神的层面上讲,大师必须具备刻苦钻研、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治学态度,在治学方面要持严谨的态度,通过做的过程让自己有所收获。对待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选材观点新颖,资料出处正确有据,而且连标点符号上的错误,语法上的不当运用也应一一予以指正。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可以使学生接受很好的学术态度和人格熏陶。治学严谨是我们现在最崇尚的一种学术道德,是学者的行为规范。

优秀的学者、教授、教师在一所大学内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体现在他们是大学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和创造者,是展现大学精神的主体力量。而要经得起物质利益的诱惑,苦守“板凳应坐十年冷”的精神,拿出一些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也是对于大师非常严格的一项要求。真正的大师无心在名利场上追逐,不去计较荣誉与头衔的得失,即便生活一贫如洗,也一心沉迷于学术的研究。注重大师的培育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大师们开放的眼光、宽广的胸襟、民主的意识、孜孜不倦的诲人精神都对大学精神的升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学习到的知识越多,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度,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反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叶笃正坦言科研成功的秘诀在于:求实、求实、再求实;认真、认真、再认真。“搞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这是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必须遵循的准则。”一个学者不管多么伟大,即便是在自己有所建树的本学科,也不可能无所不知。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40岁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接受采访或提问时,无论是本学科问题还是外学科问题,也无论提问者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外人士,丁肇中最常给出的回答竟是三个字——“不知道”。国人初识之,都将其视作是一种怪象,但细细想来,就会为其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所震撼。一个人特别是像丁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学术大师,如果在学术上没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对一些问题凭“想当然”表态,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那样,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面子,还有更可贵的品质和人格,还会给社会、给人类科学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大师的学识是具有独创精神和独到的见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不仅要求研究学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能力,也需要拥有超乎寻常的才智、毅力和勇气。大师不固守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创新是大师的治学之魂。任何理论科学都必须在创新中求发展,紧随时代的步伐而前进。但创新也并非是简单机械地拒绝或抛弃“本本”,学术是一代又一代积累沉淀下来的。任何学者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之上,即使是某一学科的开山鼻祖,在开创新的研究领域或立帜标新时也离不开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大师向更高峰峦攀登的阶梯。因此,大师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的学术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考察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我们会发现他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有许多“第一”,他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令人尊敬且钦佩。

【注释】

[1](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3.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34.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75.

[4]罗承选等.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213-214.

【作者简介】

刘欣(1980-),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党建.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大师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