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中的情感教学

2009-07-05 10:02郑舟梅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因素记忆初中英语

郑舟梅

摘要学习是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漫长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将智力局限于认识领域,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解决疑难问题,而对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很少注意。因此,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应作为我们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教学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内驱力。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情感是教学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它始终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密联系。教学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凡是学习好的学生,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特别好,而是因为他们对英语特别感兴趣,加上学习方法得当,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即非智力因素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因此,想方设法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应作为我们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水平,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几年来,笔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出来与大家交流并求教于大家。

1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将智力局限于认识领域,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解决疑难问题,而对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则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且由于‘师道尊严”的影响,使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地疏远学生,致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不够协调和融洽。于是,教学的效果也就受到明显的影响。笔者认为,情感因素是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学生的成绩好,学习上就有成就感,老师赞扬他,同学羡慕他,他就有学习的动力。而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家长不满意,老师不重视,同学看不起,所以他的情绪总是处在抑制状态,这种抑制直接影响着能力的发挥,以至于产生恶性循环,于是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2 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策略

2.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活”起来

美味佳肴如反复食用会让人胃口全无。同样,一种再好的教学模式如反复使用也会失去魅力,让学生厌烦。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玩、好胜的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标新立异。如学说对话、扮演课文里的各种角色、看图说话等,各小组之间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利用“唱”、“玩”、“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字母和英标的教学结束就让各组比赛,表扬唱的最好的一组,给些适当的奖励。

2.2 创设生活化的交际环境

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言语课程,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而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讲解操练英语知识能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所学的英语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教有关超市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摆放衣物、文具,甚至小吃,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顾客,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表演。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让学生大胆参与,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3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则会挫伤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爱和烦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会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效应,充分利用情感的积极作用,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温和的声音、亲切的面容、鼓励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因此,提倡课堂教学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教学与情感相结合,学生会感到老师亲切可信,上课时遇到困难也不怕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能够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减少学生的焦虑,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初中英语教学的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1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同时,兴趣又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学习外语也不例外,如果学生有兴趣再加上勤奋的话就一定能学好。怎样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即课内与课外,课内的做法是:(1)营造生动活泼的模拟语言环境。教师应努力为学习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练习。(2)增加课堂教学游戏。教学游戏是“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合体,它不仅可以变乏味的灌输教学为有趣的教学,还可以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使游戏教学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充满激情和欢乐。(3)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外语,最佳的途径就是使学习者置身于外语使用的环境中,自然地接受所学语言的熏陶。随着课文的加深,内容的增多,光靠老师通过创设语言情景来实现是难达理想效果的,而电化教学则可弥补这一缺陷。如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能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如何让学生会学英语

学生光有兴趣,没有方法,英语依然学不(下转第88页)(上接第86页)好。英语老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两种方法,一种是记忆方法,一种是听课方法。记忆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夸美纽斯曾说过:“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英语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记忆加理解。一个中学生不掌握英语的记忆方法,那么随着时间的推延,内容的加深,他必将越来越不能适应英语学习。从听课角度看,听课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主要渠道。听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指导不可盲目,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初中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是求知欲强,但盲目性大,根据这一特点,指导应分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进行。理论上,可以请教育科研有专长的老师为学生开《记忆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听课方法指导》等讲座。从英语这一具体科目上进行指导。例如,学生知道了“分类归纳的记忆方法提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它们归纳为一个系统进行的记忆方法。笔者就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便于记忆,如记忆英语单词把方向(东、南、西、北)、季节(春、夏、秋、冬)、颜色、动物、职业等进行分门别类记忆,效果非常好。再如采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单词很有效果。如在教单词pleased,我们可联想到Happy、Not sad等。在听了《听课方法指导》后,向学生指出英语课应看重抓住以下基本环节:(1)先预习,后听课;(2)在听课时,注意力要集中,跟上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3)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或认真总结,注意理解。通过学理论,重应用,使学生少走了弯路,大大提高了英语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因素记忆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