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

2009-07-05 06:53朱良春
魅力中国 2009年25期
关键词:政治课建构模块

朱良春

(周口幼儿师范学校,河南 周口 466700)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130-01

让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这一命题是根据新一轮政治课改革出现了模块设置而提出的,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能够适应模块设置的需要,紧扣模块主题,建构真实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凸显政治模块的育人价值。作为政治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政治模块生活化教学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紧扣模块主题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选择的事例,所引用的数据均要围绕该模块的主题,而且应当精确到所授课内容中的具体主题来进行,以避免生活化过于发散,导致主题迷失。在日常授课中,我们必须将每一课的主题目标具体化。我们既可以将不同的生活内容整合到所授主题目标中,也可以实现通过各种生活案例来突出主题。生活化教学只有紧扣着各个模块固有的主题与每一学时特定的主题,才能真正做到形散而意不散。

二、建构真实课堂

过去的政治课教学过多地关注书本世界与科学世界,漠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在追求政治课德育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充斥着大量假命题、假情境,这些均让学生感觉课堂是不真实的。而政治课模块教学走向生活化,则直接将理论的张力建构在生活世界中。对于学生来说,模块学习就有了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在生活化的舞台中,教学由独白走向对话,学生不断选择,学会判断,善于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生活中的哲学、经济学,来辨别国家的大政方针。师生一起成为学习者、合作者、知识的建构者和真实生活的追求者,一起建构起真实的课堂。

三、呈现现实生活

生活是政治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今政治课模块,在内容上强调了与生活的联结,这就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要求。同时,学生更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与自然界真实的问题,这更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可能。生活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多提供各种活动设计,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政治、经济、道德尽可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觉得熟悉,易于体悟。

四、进行体悟学习

当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与模块文本的对话同时,学生可能还会不断生成许多问题:例如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如何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在《伦理道德》中如何对待环境问题中的伦理困惑,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民事权利与义务、如何信守合同等问题,这些问题单靠各个模块的理论解释还不行,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体悟学习。其一是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举重若轻,用自己厚实的文化储备与丰富的生活体验,深挖模块文本所固有的文化内涵,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与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设计,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其二是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或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创新精神。

五、科学合理评价

师生均应该成为政治模块生活化教学的评价主体。就评价的内容而言,教师要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等。而学生的评价则要着眼于在集体生活中如何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有否增强,能否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别各种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等。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可以在结合生活的教学中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六、融通科学与生活关系

让政治课走向生活化已经成为共识,但要防止出现过于追求生活化而背离科学世界的倾向。事实上,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来源,科学世界依托并服务于生活世界。要在政治模块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关键在于根据各模块理论的自身逻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利用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努力达成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通和整合。有些模块的内容比较适合作生活化处理,有些则并不适合或无法进行生活化处理,有些模块内容尽管适合生活化教学,但学生的认知经验中已经贮存了该块知识点,再进行类似的教学已经失去了教学的本真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牢记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科学化片面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科学化,否则政治模块生活化教学将会陷入形而上。

由此可知,政治模块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教学中融合接受学习,达成不同学习方式在生活化教学中的最佳结合。

猜你喜欢
政治课建构模块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