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比较文学双语教学中的辅助运用

2009-07-05 06:53张晓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软实力多媒体课件

张晓红

摘要: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化软实力较量的舞台,推行双语教学是建立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学派”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现状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在主客观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推行比较文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能起到巨大辅助作用。

关键词:比较文学;双语教学;软实力;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I0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29-02

比较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门从国际角度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比较文学得到各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成为国际文坛上软实力较量的舞台。“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自己意愿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比较文学把各国文学放到一起,论其渊源影响、风格气质等的异同,多少连带着各国国力、风俗、文化、政治等因素的较量。各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在文化冲突日益严重的今天,用对话代替对抗,将敌意消融在萌芽状态是争取和谐的根本途径。因此,纷纷站在本国立场,试图用创新的学科建设理论占据学术前沿领域,获得优先话语权。

建立中国比较文学流派能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通过外语这一国际交流工具实现与域外学术界的有效沟通。据了解,我国比较文学专业最先是设在外语系的,上个世纪末,教育部依照国际惯例将其设置在了母语系。因此,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的授课主力是在中文系,不在外语系。在比较文学教学领域引入双语教学,能使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以最快、最直接的速度与国际文化接轨,尽快建立并使西方学者熟知且承认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学派”。所以,比较文学教学应当把提高外语水平和国学水平结合起来,强化双语教学模式,使中国比较文学领域尽快拥有大量双语学术人才。

双语教学是指用一门外语讲授非语言类课程,使学生通过接触两种教学媒介语,达到提高语言技能的目的而设计的教育课程。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实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教学。”[2]

只有通过双语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学者,实现建立中国比较文学流派的愿望,在国际软实力较量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就要从基层工作抓起。但是,由于目前从事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多数是中文专业毕业(除四川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比较文学系,拥有一批学养深厚,具有中外融通视野的学者之外)的,面对的学生也大多是就读中文专业的,在国学方面的基础或许很雄厚,但是,外语功底并不是很扎实,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多数高校还不能很好地采用英语授课方式,短时期里也不可能达到高水准的英语课堂教学。有鉴于此,在比较文学课堂上就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通过一些影音材料减轻比较文学的授课难度,达到培养双语人才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掌握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方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把比较文学、文学理论术语英汉双语汇释引入课堂教学,理解掌握基本的比较文学专业知识。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王先霈、王又平主编的《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释义对象主要取自文艺学学科专门术语,共收词目1 300余条。书中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术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术语,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依据理论体系构架排列。还适当收入了一些与文艺学密切相关的、常见于文学理论批评著述中的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术语,并予以释义。除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术语部分外,其他部分均有英文术语通译。同时附有检索光盘,收入了书中所有批评理论术语词条,实现了全文检索、联机打印、内容保存等多项实用功能,为使用者将文本制作成电子课件创造了便利条件。

比较文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学术资源是译介学,主要是指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译品)和翻译理论(译论)所进行的理论研究。由于译者是沟通源语文化和宿语文化的媒介,既是文学的接收者又是传播者,在翻译阐释原作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进行分裂整合。同一本著作有不同的译者,就有不同的译作,就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品格,这是比较文学课程讲解中的一个难点部分。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ppt或autherware技术将相关文字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如《伊利亚特》第六章里安德洛马刻和丈夫赫克托尔之间的一句对话“daimonie,phthisei se to son menos”,历代英国译者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做出了如下的词语选择:

1.考柏1791年译:

Thy own great courage will cut short thy days,

My noble Hector…

2.梅尔斯等1883年译,散文体:

Dear my lord,this thy hardihood will undo thee.

3.墨雷1924年译,散文体:

Ah, myhusband, this prowess of thine will be thy doom.

4.里优1950年译,散文体:

“Hector,”she said, “you are possessed.This braveryof yours will be your end.”

5.理查兹1950年译,散文体:

“Strange man,”she said, “your courage will be your destruction.”

6.费茨杰拉德1976年译,散文体:

Oh,my wild one,your bravery will be

Your own undoing!

通过英汉对译的多媒体课程模式安排,可以明显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词汇根据自身母语资源进行的文化整饬。首先是在文体上做出的选择,从最初的诗歌体到后来的散文体;其次是文字里妻子对丈夫称呼语从高雅王族到平民口吻的转化,可以看出由译者刻意营造的史诗色彩;此外还有不同时代的诗体在译作中的体现,等等。由此,使学生对“翻译就其本质其实是一种基于母语文化经验所进行的文化调适”的理解就更加清晰明了[3]。

其次,理论的研究探讨和中英文原典阅读是比较文学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可以播放一些国外、国内著名学者的解读文学、文论原典、英文诗歌朗诵录像等。根据我国目前高校的基本教学条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及时实现校际间的尖端学术人才流动的,也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有能力从国外聘请一些知名学者访学的。我们可以从网上收寻一些类似资料,将其运用到多媒体教学中,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将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给四川大学本科学生讲授的比较文学双语课,他的“如论形式手段、互文性与文体”学术讲座录像,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杜威·佛克玛的“松散的结尾并非终结”讲座录像,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马克·本德尔教授的讲学录像“文学人类学研究——美国当代民间文学理论发展动态”等制成课件放映给学生看,客观上也能取得一些良好效果。

最后,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较高艺术价值,相对较短的英语影视作品片断,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和氛围。在选择时,要注重资料选择的本土性和语音的纯粹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学生都讲美式英语,高校普遍使用的语音教材也是以《AmericanEnglish》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许多学校的绝大多数外教都来自美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也大多教授美式英语;另外,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影响很大,学生观看自己喜爱的影片时自然会受到语境的影响。安妮·海瑟威出演《成为简·奥斯丁》的女主角时,在电影开拍前5个星期搬去伦敦,跟从老师学习1775年英国汉普郡一带的口音。因此,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放映影片时,要明确区分英语语音的纯粹性和标准音,以免误导学生。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辅助,客观上达到英汉双语组织教学目的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一些具体的比较批评方法和批评流派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 例如,在欣赏古典主义戏剧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吝啬鬼》等影片时,要注重戏剧创作是怎样运用古典主义三一律原则的。将其与中国现代文学中曹禺的《雷雨》等影视作品对比,体会这一古典主义戏剧创作手法是如何跨越了几个世纪,在另一个国度被运用,并符合中国文化传播实际的。它在接受与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成因是什么?从而总结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承载的不同民族精神及文化范式。

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领域,体现着国际软实力的较量,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中国,只有突破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建立起来的一纵一横的理论框架,才能形成系统的中国学派理论。但是,这种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以多媒体手段强化双语教学,教授学生平等比较中外文学的方法,在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等方面对异质文明作深层次考察,才能弥补我国高校教学条件不充分的现状,培养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增加学生比较文学专业的潜力。与此同时,也能给年轻教师一定的缓冲余地,趁此机会钻研提高外语能力,以跟上知识更新换代的步伐。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方便,只要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就能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软实力多媒体课件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谈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特质与续进
一部文学爱好者、研究者的重要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