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镇企业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2009-07-05 10:02杨应千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23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农村经济

杨应千

摘要:乡镇企业虽然发展速度迅猛,但增长质量和微观效益并不理想,这种状况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乡镇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十分紧迫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乡镇企业在很多地方是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中,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是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国有一亿四千一百万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在目前农村人均耕地只有1.2亩,可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又不多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要靠发展乡镇企业来解决。同时,乡镇企业每年补农,建农资金达到300 亿元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装备,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农村小城镇的建设。

二、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小。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1万家,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数量不到乡镇企业总数的1%。乡镇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的只占乡镇企业总数的2.7%,绝大部分仍处于散乱的自然分布状态。“小而散”的企业布局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与现代经济要求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相称;与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相违背。

2.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乡镇工业布局分散,“乡乡办厂,村村冒烟”是人们对乡镇企业分散的最一般描述,这使得污染源过于分散,导致了污染扩散的广泛性,增大了污染的治理面和治理的难度。分散于乡村的小企业受经济实力所限,多分布于小河、小溪、小湖或水塘旁边,取水、排水往往为同一水源,形成污染循环。污染源的过于分散,还会影响到生态环境投资效益,增加了控制污染的难度。

三、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1、遏制过快投资增长

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尽快对乡镇企业过快的投资增长势头进行干预和遏制,正确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坚持区别对待、松紧适度,加强调控和引导。对投资过快增长中出现的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和不利经济结构调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特别是那些在质量、技术、环保等方面达不到规定准入标准的投资项目要坚决遏止;对违法占地、违规建设、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危害安全等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要严肃查处。必须将乡镇企业盲目的投资冲动引向科学理性的彼岸,慎重选择拟投资的产业和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增长,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各类企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2、坚持体制创新

首先,集体企业应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股权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或将集体资产有偿出让给职工个人,降低集体股在总股本中的比例,增加职工个人股的数量和比例,使每个成员都享有集体经济明晰的权益。这样既有利于减少经营者和普通职工冲突,缓解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矛盾,也有利于员工、企业、经营者利益的有机统一,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增强对集体经济的有效监督管理。

其次,应尽快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和股权结构,重点吸引社会法人、自然人参股,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改制和改造,改变集体股“一股独大”、私营企业“一家独占”的现象。从而构建乡镇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三,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通过控股、参股、兼并和联合等资本运作手段,实施跨乡镇、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个体和私营企业通过合伙、股份合作和股份制形式与集体企业进行合作与联合,降低和分散企业股权结构中内部股东过高的股权比例,实现资本的社会化,提高企业规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走出“家族企业”的模式,做大企业规模,适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彻底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积极推行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以技术创新推进结构优化调整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也是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结构调整升级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应当清醒地看到,近年来乡镇企业大部份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配套零部件生产,技术创新能力极为薄弱,技术依赖性强,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为此,应当积极鼓励大中型乡镇企业设立研发基金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大研发经费的投人,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把掌握核心技术和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当务之急。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开放式技术研发平台,整合产、学、研的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推进乡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与重点企业的合作,建立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创新机制,为乡镇企业大力培养和输送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

其次,要推动乡镇企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正日益凸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因此,乡镇企业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注重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绿色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要注重节能降耗,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和资本产出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农村经济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赞农村“五老”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