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婷艺
摘要:本文剖析了软件产业重要性,并通过“钻石模型”详细的分析了想象中国该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总结出我国该产业比较的优劣势,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软件外包钻石模型国际竞争力
一、引言
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以软件外包业为代表的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发展软件外包产业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中国家目睹了软件外包业给印度经济所带来的繁荣,赛迪顾问研究数据显示:2008年,印度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422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31.7%。与印度相比,我国2008年的软件外包额仅为25.8亿美元,与印度有着10多倍的差距。中国几乎在除软件之外的每一方面都超过了印度,但在软件方面却落后于印度。因此我国在软件外包领域形成如此大的差距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学者和政府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比较分析中国软件外包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促进我国该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该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中国软件外包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能够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的原因,必须从每个国家都有的四项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和两个辅助因素(机会和政府)来讨论。这六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的钻石模型。(见图1)
1.要素条件
从软件外包业的生产要素来看,人力要素的重要性高于物质要素的重要性。该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软件人才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软件外包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软件人才的绝对数量比印度少,软件人才一直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而且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据最新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存在 20 万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这个缺口还在以每年 20%左右的速度增加。
2.需求条件
相对印度出口导向型的软件产业而言,中国软件产业呈现出明显的满足内需为导向的特征。但是,国内需求是长期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国内市场的逐步壮大给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带来了巨大潜力,前景光明,是不容忽视的。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中关村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软件产业的代表,是1988 年建立起来的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 它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是我国发展最早、 影响最大、 规模最大的科技园。经历近 20 年的发展 , 如今已初步具备了大学科技园的雏形。
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
软件外包企业是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的规模,开发实力以及组织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竞争的成败。与印度相比较而言,印度几大软件公司均实现了承接国际大公司大额合同的能力和软件外包的规模经济。在经营规模方面,印度的十大IT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高达45%。经营规模上我国软件外包企业没法比,,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印度软件企业将质量视为生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按照规范化的工作方法对项目进行管理,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受到欧美企业的高度肯定。我国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与软件过程管理能力与印度企业相比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5. 政府的作用
虽然我国政府近几年也开始重视软件外包业,但是政策的优惠程度仍然不足。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待改善。软件市场整顿和监管不落实,导致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软件盗版率居高不下,这成为影响我国软件外包业长远发展的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大削弱了中国软件企业在国际外包市场上的竞争力。
6.机遇的分析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和软件产业的特性来看,软件外包必然会从人力资本较高的国家,向人力资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从全球大环境来看,无论对中国还是印度的软件外包业来说,都是一次良好的、巨大的成长机会。但由于中国和印度软件外包业面临的细分市场不同,所以彼此的机会也有所不同。比如, 印度的市场主要是欧美,而我国主要是日韩。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文对中国软件外包业竞争力的系统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软件外包业的优势是: 我国软件内需市场广阔;对日软件外包。但是,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高端软件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软件开发能力不足;政府政策优惠力度不够,知识产权保护缺乏。
因此,依据我国自身优势并借鉴印度发展模式,提出政策性建议:
1.基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软件外包产业。
2.重视软件教育与培训,注重人才培养。
3.培育大型骨干龙头软件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4. 建立适应国际化竞争的管理规则,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建设,进一步发挥政府在软件外包业中的作用。
6. 以日本为跳板,不断开拓欧美市场。
参考文献:
[1]郑昱君. 中印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2009.
[1]姜凌,文俊伟,夏奇峰. 中印软件外包业务比较研究[J], 经济师,2006.
[2]付信明.中国软件服务外包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分析,2007
[3]陈佳贵,《(竞争力经济学)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