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保险业发展策略分析

2009-07-02 05:29王亚丹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20期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市场营销

王亚丹

摘要:旅游保险是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我国旅游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旅游保险的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探析。

关键词:旅游保险;信息不对称;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13102お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旅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旅游保险的发展成了旅游产业能否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1我国旅游保险的发展现状

虽然全球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其中旅游业也不能避免受到冲击,但我国旅游业却快速复苏,据来自国家旅游局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8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1.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中入境旅游收入为2839亿元。2008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45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为经济回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旅游业软环境之一的旅游保险却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总体发展,影响了旅游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1旅游保险参保率不高,旅游保险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2008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8749亿元,而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的收入以保监会公布的当年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仅为203.56万元。现阶段旅游意外险为每人10元,2008年对应保费应为171.2亿元,而实际只有12%的参保率。有关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地的旅游消费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旅游保险的仅占受访者的20%-30%。目前外出旅游的人群中有80%是自助游,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旅游保险产品,这部分游客仍游离于旅游保险市场之外,无法得到相应保障。

1.2信息不对称阻碍了旅游保险需求的扩大

在经济活动中信息在经济主体间分布不均匀,一方掌握另一方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称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它不仅存在于有形的商品市场中,而且在无形的服务市场中也经常出现。这种不对称在旅游保险市场中表现为旅游者对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和旅游者对所选产品的质量与期望间的不对称,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危险难以准确把握、旅游产品的类型与理赔环节的信息不易掌握等。

1.3旅游保险合作体系不健全

由于缺乏统一引导和规范,我国旅游保险机构和旅行社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旅游保险产品价格以及责任索偿的博弈上,而缺乏行业合作的传统。虽然2006年我国保监会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保险工作的意见》,为推动旅游及保险行业间合作、规范市场秩序进行了探索,但旅游保险合作体系还不够成熟,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如现阶段的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影响了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国内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针对此次流感病毒的保险,但由于保费较高,且主要是针对出境游旅客,因此旅行社推荐该类保险较少。

2我国旅游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

与旅游市场的欣欣向荣相比,旅游保险的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目前影响旅游保险业务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旅游者保险意识淡薄,保险种类不清

据国内一家专业调查公司曾对旅游保险市场做过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七成旅游者当中,有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表示在旅游时根本不购买旅游保险;另有两成的消费者说不清楚自己是否购买过旅游保险;购买旅游保险者仅占三成左右,且购买金额多在10元以下。

购买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的旅游者数量之所以如此少,主要在于旅游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一方面,旅游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外出旅游不过短短几天,不会有什么风险;另一方面,根据2001年起实施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险,同时旅行社代理保险公司出售相关的旅游保险,由旅游者自愿选择。由此不少旅游者认为旅行社已经投保旅行社责任险,不必再投保意外险。

据了解,近80%的旅游者混淆了旅行社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两个险种,误以为旅行社责任险已经附带了旅游者发生意外时的保险责任。事实上,旅行社责任险是旅游局要求旅行社必须为旅客上的险种,属于强制险,它是指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因旅行社的疏忽或过失,造成旅游者损失而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转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行为,其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均为旅行社。当旅游者因个人原因、自行活动、人身意外等出险,并且意外的发生与旅行社无关时,旅行社责任险并不能为旅游者提供任何保障。而旅游意外险是旅行社代游客办理的投保手续,投保人是游客,一旦出险,保障的是游客的利益。

2.2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关注度不高

由于旅游保险本身具有保险期短、赔付率高而利润低的特点,造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旅游险种只有4类:旅游救助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旅客人身意外伤害险、住宿旅客人身险。对于可能遇到的如行李遗失、证件遗失、对他人的伤害及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费用均不在其中,且各保险公司旅游意外险产品都将被保险人从事“潜水、跳伞、滑翔、登山、攀岩、探险、狩猎、蹦极运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搏击、特级表演、赛马、赛车”等旅游项目作为责任免除条款。这虽然降低了保险公司的风险却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且对于风险难于把握的自助游其为消费者提供的可选险种则更少。

2.3投保渠道有待改善

各保险公司开辟的投保渠道也是有限的,仅有旅行社代理、机票点代售、网上投保三种形式,销售网点分布也不过是旅行社和保险公司两种而已。当意外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的赔付手续也十分麻烦。这样一来,又进一步消退了旅游者购买旅游意外保险的热情。同时,有些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人还有年龄区分,如对于16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消费者赔付额外额减半,且现行的投保渠道的不便也影响了这部分消费者的投保,而这部分消费者则是最需要进行保险的对象。

3促进旅游保险发展的思考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回暖的发展时期,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将以更快的速度递增,而且消费者维权日渐明显的市场格局对于假日旅游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我国旅游保险成为了市场的诉求。

3.1改变旅游者对旅游保险的认知

旅游者应该强化旅游保险意识,变被动接受旅游保险产品为主动了解、认识旅游保险产品。他们可通过网络、书籍等各种途径丰富旅游保险的相关知识,对专业词汇进行了解,保险公司也可以在旅游社设立专业咨询点或对旅行社员工进行专业旅游保险知识培训,通过专业人士介绍,以保证在签订旅游保险合同时对投保、承保以及理赔环节有更详细的了解,方便选择最贴近其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改变旅游者对旅游保险的认知。

3.2增强旅游保险产品的吸引力

首先,加快旅游保险新产品的研发。保险机构应加大旅游保险新产品开发力度,将旅游保险服务延伸到吃、住、行、游、购等各个环节,增强各产品之间的互补性。比如针对“自由行”游客较为分散、投保自主性差等特点,本着“保障固定、保费低廉、操作简便”的原则开发定额的、撕票式的景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通过与各旅游景区单位建立起保险合作机制,由景区售票员在出售门票的同时向游客推荐自愿购买的保险产品,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即可方便快捷地完成相应的投保程序。其次,加强产品的包装和吸引力。对产品在命名、推出的时间、侧重点等方面进行有主题的推介,应同时开发附加险。

3.3完善旅游保险市场营销

(1)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面对不同的旅游消费者,旅游社应建立客户信息库,以鉴别其对旅游的兴趣、满意度、再次旅游的可能性,并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进而对消费者在其期望的范围内进行旅游产品与旅游保险险种的推荐。(2)有能力的旅行社定期对细分后的消费者以邮寄、E-mail或手机短信的方式给予产品介绍。结合旅游产品推荐旅游保险产品,进行捆绑销售,同时允许消费者对需要的额外保险项目进行补购。(3)伴随高档旅游、特色旅游的兴起,保险公司可与各种俱乐部合作,进行产品推介与营销,并在各地热门网站的旅游频道进行直接宣传,扩大覆盖面。

3.4改进投保渠道

旅行社代理、机票点代售、网上投保是现阶段最主要的三种投保形式,但现阶段除了团队旅游外,有很大一部分自助游游客却游离于旅游保险之外,其原因可能是不想购买,但也有些是因为旅游保险购买不方便,而不去购买。所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可设计更多的投保渠道,如对于自助游者可进行网上投保、电话投保,也可在火车站、机车站、机场、出入境办事处和银行营业厅增设投保点,同时对老年游客可提供电话服务、邮政快递或上门服务等。

3.5加强旅游保险市场监管

首先,加强对旅游保险市场诚信监督。借鉴香港等地经验,以各旅行社导游为主要对象,通过专门的旅游保险代理资格考试(难度比常规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要低)授予其专属代理资格。获得专属代理资格的导游向游客充分提示旅游风险,推荐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同时,各级保险监管部门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采取措施,打击旅游保险市场的不法行为;其次,加强对旅游保险产品定价监督。价格是产品的一个最敏感的因素,它一方面关系到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又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水平。旅游保险产品价格一般比较低廉,有的产品只有1元,保险公司应将价格定在一个既可让消费者接受又可让自己获利的水平上。但应避免产品额外附加费用,增加消费者的支出;最后,加强售后服务的监管。产生保险理赔问题时,应提高保险公司在理赔时的工作效率,使游客尽早获得赔偿,增强旅游者对旅游保险的信心。

猜你喜欢
信息不对称市场营销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科技期刊市场营销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