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焰
语文教材,尤其是语文课文,作为小学生最“亲密接触”的阅读对象,对他们各种观念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就包括性别观念。那么小学语文教材本身传递着什么样的性别观念,它们又可能给小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这是我尤其关心的。
据90年代末华中师大心理学教授左斌对小学语文课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分配给男女两性扮演主角的数量,男性是女性的4.3倍;而在男女能力方面,语文教材中描述女性的是无知低能的多,男性则是知识渊博、能力高强的多;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如小气、狠毒、不信任、迷信等),而男性则多是坚强、勇敢、正直、友爱等优良的性格品质。另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史静寰博士的课题组2000年初所作的调查表明,教材中依然普遍存在“男性强于女性”、“男性优于女性”的性别观念和印象。以上两项调查所依据的均系人民教育出版社90年代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那么最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即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6)的情况究竟如何?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在我的印象中,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全社会对性别教育有所重视,各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也采取了各种举措,削弱和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不仅性别差异正在缩小,男女的角色分配也在发生改变,而且还有意增加了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课文和绘图,这些都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社会惯例、生活习俗、文化资源、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促使我对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提供的性别印象做一番调查。我的调查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性别角色的数量分配情况;二是性别印象的分配情况,其中包括职业、性格、角色等的设定和分配情况。
一.关于性别角色数量分配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性别角色数量指的是男女两性角色在教材的性别角色总数中各自的数量分配情况及相关比例。本调查确定性别角色的方式主要凭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人物本身具有的性别指示,如周总理、鲁迅、王小二.司马光等;二是各种称谓和指示代词的指示,如鸡妈妈、熊伯伯,或者用“她”来指示小鸟,用“他”来指示狐狸等;三是参照课文的绘图或插图来判断所示人物的性别。其余一般群体指称,如“人们”、“同学们”、“敌人”、“大臣”等则不计入;不可判断性别的角色,如“乌鸦”、“小猴子”等也不计入;抒情性(如诗歌、抒情散文)、知识性(如说明文、科技小品)和报道性(如事件报道)课文,如果没有特定言行的角色,一般也不计入,归入“无涉性别角色”予以统计。
根据上述统计原则和方法,我在对1~6年级小学语文教材逐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性别角色的数量分配方面,男性角色所占性别角色总数的65.3%强,女性角色占性别角色总数的34.7%;第二.男女角色的绝对数量,男性是女性的1.9倍;男性主角的数量将近是女性主角数量的3倍。
这样两个指数,较之左斌教授和史静寰教授的统计,都有所降低,这表明小学语文教材在性别角色数量的分配上,确实有所改观,大致情况如下:左斌统计男女性别差为4.3倍,史静寰统计为3.9倍,本人统计为3.5倍。
但是,即便就我的统计来看,男女性别角色的数量分配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的差别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其中,我以为值得注意是男性和女性绝对数量的比值有所缩小,但男性和女性承担主角的数量和比值却未见明显降低,也就是说,在主角的数量分配上“男主女从”的基本印象还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当然,在教材中,无论是性别的数量分配还是性别角色设定,出现“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强于女性”、“男性优于女性”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于“重男轻女”的观念,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指出,在消除性别刻板印象方面,在教材的改进和教师对教材的使用等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应当去做。当我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印象分配情况作了调查后,更加确信这一点。
二.关于性别印象分配的调查与分析
性别印象是由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简单地说,它帮助人们形成“男人是怎么样的”、“女人是怎么样的”这些对两性性别的基本认知。小学生性别印象的形成除了来自于社会的习得和学习,教材阅读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而且由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它的影响。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性别印象往往先在于个人对性别的认知,又帮助个人形成和建构性别印象,所以,性别印象包含着各种预先的设定,并且固化在教材中,又传导给学生。这些设定包括形象化设定(如外貌外形、服饰装束等)、性格化设定(如男性坚毅、女性柔顺等)、职业化设定(如男性医生、大学教授,女性护士、小学教师等)、角色化设定(如男性为施教者、施助者,女性为受教者、受助者等)等等。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性别印象分配的调查与分析,我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择取案例分析的方式,主要以低年级组(一二年级)教材为对象;第二种是列表统计的方式,主要以高年级组(五六年级)教材为对象。
(1)低年级组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印象分配情况
①性别形象化设定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材中的性别形象化设定是他们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有关性别的初始印象。小学生的心灵尽管已经不是“白板”,但是在阅读的认知和建构活动中,教材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除了新知识的引进,最直接的就是强化什么、抹淡什么,而性别的形象化设定,就是最直观、最容易影响小学生的性别印象。我选择父母和儿童作为考察对象。
首先是父母的外在形象和家庭分工,这在低年级教材中区分得颇为鲜明。
妈妈——呵护孩子生活。
在低年级语文教材的图绘形象中,围裙是妈妈的标准饰物,不论是人或动物拟人(如兔妈妈和鸡妈妈),“围裙”的反复出现和图文的搭配,已经使它成为标志“妈妈”的文化符号,同时赋予了“女主内”(如洗洗涮涮之类)的特别意义,妈妈的形象总是同家务劳动相联系的,形成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在文字叙述中,有关妈妈的叙述总的说来是呵护和教育孩子获取基本生活能力。如:一上第14课《自己去吧》鸭妈妈、鹰妈妈教小鸭下水、小鹰飞翔;第15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燕子妈妈教小燕子观察;一下第27课《两只小狮子》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要学本领;二上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各种植物妈妈告诉孩子出门旅行;二上第16课《风娃娃》中风妈妈教风娃娃帮人们做好事等。
爸爸——传授孩子知识。
如果说妈妈标准饰物是围裙,那么,爸爸的标准饰物则是包,是背包、皮包、书包,唯独不是装生活杂物的拎包。教材提供的诸多图例表明:爸爸的包里面也许是书籍、公文、工具,肯定不会像妈妈的包里只装食品或其他生活日用品;因此爸爸的形象是同在外奔波相联系的,这也符合“男主外”的性别刻板印象。
再看文字叙述,爸爸和妈妈向孩子讲述的内容也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他的基本活动是向孩子传授知识,这同妈妈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一下第33课《火车的故事》:小明的爸爸告诉有关火车和铁路建设的知识;二上第29课《父亲和鸟》:父亲不是猎人而懂鸟等。
将二者相比,可以明显见出男女性别形象化设定的差异,而且通过小学生阅读的认知和建构活动,还会从中引申出男女性格化设定的差异,比如女性勤劳、男性聪明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图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以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孩子对图绘的敏感和直觉的理解、记忆甚至超出成年人,从这些看上去显得零散、不打眼的图绘中,孩子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它们联系起来、组织起来建构起自己的性别印象,小学生性别印象的形成同他们对教材的阅读不无关系。
其次,是儿童的外在形象和活动差异。
总的说来,除了服饰和一般装束之外,现在的小学教材在形象外观方面没有刻意凸显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甚至还有意弱化某些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但是在对儿童活动的描述方面仍然可以看到某些刻板化模式。如女孩的活动多与花鸟虫鱼等有关,属于自然的日常活动;男孩的活动多与科技工程有关,属于技术的知识活动。这种印象不免会对小学生的自我设计会造成某些限制。
以上择取的若干样例尽管有其“现实”依据,但正因为如此,也很容易被教材的编写、编辑者所忽略。生活现实一旦进入教材,成为文本“现实”,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就可能大大强于生活现实本身。这也是教材可能具有的“强化”作用。
②性别职业化设定
相对来说,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性别的职业设定还不是很充分,这与重点讲述家庭生活和自然知识有关,也与许多课文采用童话式的讲述方式有关。同小学生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是老师,这是在小学教材中最先出现和最显著的性别职业设定,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所有有关小学教师的图绘均为女性;另外有些课文虽然没有插图,但在文字叙述中,老师均用“她”来指示。小学教师图绘和文字叙述完全设定为女性,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以本人所在的小学为例,男性教师所占比例达1/3,因此基本可以判定,教材在职业设定方面可能加强小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除了小学教师和家庭主妇,再具有明确职业身份的是售货员,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两张图绘,都是由女性承担。
总的说来,一二年级课文中女性的职业设定相对单纯,并且显得平凡而普通;相比之下,男性的职业身份不仅多样,而且占据较高的社会地位,如工程师、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政治家等。这种性别职业设定会给小学生留下很深刻的性别印象。
③性别性格化和角色化设定
结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设定主要着眼于基本品格;人物角色设定大多表现为较为简单、但又能表示人物相互关系的“施-受”双方。但是,就是从这些较为简单的设定中,也可以看到某些性别刻板印象。例如——
男:主要优点是勇敢和聪明,主要缺点是懒散和粗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勇敢的性格大多是由男孩来承担,而且表现方式是多样的。如一下第23课《王小二》写对敌斗争,不怕牺牲;二下第6课《我选我》写王宁很自信,选自己为大家做事;二下第21课《画家和牧童》写牧童不怕名人,指出大画家戴嵩的错误;二下第22课《我为你骄傲》写男孩打破玻璃勇于承认等。聪明智慧的性格也多与男性有关,尤其因为主角多系古今中外名人,经过老师的介绍和解说会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如司马光砸缸救孩子,曹冲称象,韩愈买蜡烛让光明装满房子,爱迪生用镜子反射烛光等。相比之下,表现女性勇敢和智慧的课文则明显单薄得多。
男性的主要弱点是懒惰。如二上第7课《一分钟》元元因为贪睡1分钟而迟到,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他”懒得除虫而没有收获。
女:主要优点是善良和守纪律,主要缺点是小气和幼稚。
如二上第27课《清澈的湖水》小洁不随地扔纸屑,二下选读3《特别的作业》小丽爱护花木。又如二上第19课《蓝色的树叶》林园园不愿意借绿色铅笔给李丽,二上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用“她”来指示的柳树幼稚无知。
一般说来教材中在性格设定方面:男生主动、倔强,而女生被动、柔顺,这就影响到性别的角色化设定,因此在低年级教材中——
男生经常承担保护者或施与者的角色。如一下第20课司马光砸缸救孩子、第23课《王小二》保护人民群众和八路军、二上第16课《风娃娃》帮助人们做好事、28课“他”救浅水窪里的小鱼等,还有一下选读2《好孩子》京京把伞借给同学自己却被淋湿了,二下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萨沙保护蔷薇花等。
女生经常承担被保护者或受施者的角色。如一下第28课《小伙伴》玛莎放食物的背包丢了等待别人的帮助,第30课《棉花姑娘》被虫咬求助,选读2《好孩子》小玲没带伞被别人送回家,二上第19课《蓝色的树叶》李丽向林园园绿色铅笔,二下第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孩子的妈妈得到别人帮助,第25课《玲玲的画》因画被弄脏了而哭泣等。在教材中也有女性承担施与者角色的,但是,在数量上要大大少于被保护者或受施者角色,也要少于男性。
(2)高年级组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印象分配的统计与分析
在这项调查中,我主要着眼于人物的职业、性格、角色这三项构成性别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统计。为了统计的方便,也为了避免过于零散的罗列,我在下面的综合统计表中对分册逐篇的明细调查表作出了类型归并。在职业方面区分出:古今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专家学者、革命军人、一般职业、孩童学生、家庭主妇等主要类型,其余零星者归于其他。在性格方面区分出博学多才、严肃持重、坚毅顽强、大智大勇、自信自强等主要类型,其余零星者归于其他。在角色方面,我根据教材的角色分配和角色所具有的给予或接受的功能意义,主要区分为“施”和“受”这两大类型,前者包括施教、施与、施救等,后者包括受教、受与、受助等等。列入调查统计的人物均系有较明确的职业、性格、角色设定的主要人物。
附表一: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性别印象分配调查表1:职业设定
这一项的调查表明:在职业设定方面,高年级组的语文教材同低年级组没有多少差别,女性同样以家庭主妇和一般职业为主要人群;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力的增强,男性的职业设定不仅多于女性,而且倾向于往“成名成家”方面发展,职业男性也因此而越是多地承担起“施者”的角色功能,这很容易促使小学生形成“男性的贡献大于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
附表二: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性别印象分配调查表2:性格设定
本项调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性格类型的描述和概括本身就具有模糊性,或者说是印象式的。不过,依照这样一个不很精确的方式,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里所列举的六种性格类型,虽然并不专属于男性性格,但是在课文中却难得找到典型的女性人物来承担。由此看来这是不是体现了性别设定上的某种偏差呢?
附表三: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性别印象分配调查表3:角色功能设定
这一项的调查表明:在角色功能的设定方面,男女性别的差异是极大的。男性出演的施者是女性的4倍之多,而女性出演的受者是男性的1倍。因此本教材所提供的性别角色功能设定很容易给小学生形成“男强女弱”、“男施女受”的性别刻板印象。
如果说附表一和附表二提供的教材性别角色数量分配调查是对于“量”的分析的话,那么这里提供的性别印象分配调查就更有利于从“质”的方面说明问题(尽管也是建立在数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上的统计和分析中,我的基本结论是: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性别印象的若干主要构成方面,仍然较为依赖传统的性别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强化性别刻板印象的可能。
陈焰,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一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