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明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单纯的空洞说教使课程的吸引力降低,于是,新课程改革中,作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有益尝试——案例教学法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但是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操作中仍步履艰难,一言以蔽之,案例教学要实现预想的效果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再实践探索,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一、案例教学理念要明晰化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简言之,其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由导演、演员的双重身份改为学生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教师仅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但是现实操作中,案例教学法容易混同于教学中的举例子,其模式为:理论——举例——理论,理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掌握理论需要分析例子,分析例子需要掌握理论。
案例教学法要求每一课的案例以生动的材料、有说服力的图片、有意义的活动、有思想性的故事、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事实为主线展开,不能以概念或原理的讲解展开,理论的讲解只能渗透到生动的案例中,所以,举例子无论多么具有时代性、针对性,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属于真正的教学改革。传统的举例说明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中心角色,在案例教学条件下,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角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案例教学当成举例说明去讲案例分析案例,淡化了学生,演错了角色。
二、案例选材要精细化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案例尽可能多蕴涵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案例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其次,案例要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才能保持思想政治课教学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是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再次,案例应包括复杂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案例教学并不是以信息传递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构建知识,所以,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足以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
案例是教学手段不是目的。现实教学中切忌案例过多过滥,否则课堂成了故事会,对要掌握的政治课原理没有去思考,更谈不上掌握了。所以,案例选择要精,以防喧宾夺主。
三、对案例的讨论要实质化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讨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作为组织者,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案例的方法,如表里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假设法等,要适时的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吃透精髓,帮助学生完成又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但是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最好不要有带倾向性提示或结论,因为这样对学生思维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所以,案例教学法首先鼓励和倡导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书本、教师”挑战,教师不要急于表态,不急于对答案,不轻率否定,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适时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找到正确答案的愉悦,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作为教师善于抓住讨论中的奇思妙想,以错攻错,达到究错的效果,还可以抛砖引玉,以错辨对,引出有分歧的观点,挑起思想的交锋,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实现师生进步全面化
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变成“精英”教育,而忽视对大多数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当有心人,要注意观察哪些同学不参加讨论,哪些同学喜欢独断专行,哪些学生当意见相左时就发脾气等等,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查找并分析学生的心理类型及产生原因,对学生做耐心的细致的工作。
同时我们看到,案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政治老师更该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吃透教材,把握学科知识,做到对知识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了解学科前沿,高瞻远瞩。
另外,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一个缺乏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的教师是不可能在实践中捕捉到与教材有关的案例的。再有,教师要具备信息筛选的能力。信息的传导过程不是个机械的外生过程,而是一个通过教师的大脑筛选过滤的过程,当繁则繁,当简则间,使整体教学的重点突出、井然有序。最后,政治教师应该通晓古今中外,兼具文理、社会、心理等综合知识。
总之,案例教学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教学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为提高我们的政治课的课堂实效,为教学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