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009-07-02 03:55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人类教材环境

李 燕

1.我国的环境现状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能源消耗过度,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森林被大面积砍伐,降低了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草地退化、沙化、碱化(三化)的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荒漠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水体污染加剧,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酸雨面积逐渐扩大;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放射性与电磁污染也危害着人类健康。阻碍了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甚至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人类应当反思当前的发展模式,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成为各国发展教育的战略选择,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教育的新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环境教育在我国各地中小学教学中渗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对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施原则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整体性原则,既要重视自然环境教育,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环境教育; 四是传授知识与培养意识、价值观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环境、对人与社会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其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行为模式。

3.小学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我国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环境教育。目前,各国实施环境教育主要有两种课程模式:一是单独设立环境教育课;二是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不是单独设课。在所占课时数明显居多的学科课程体系下,比较适于进行渗透式的环境教育。

3.1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3.1.1结合教材内在的环境因素进行教育

小学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处在逐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的认识活动很大程度上具体直观。所以新编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有80%以上的插图都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准确地把握插图中环境教育因素,能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页“解决问题”中就看到环境优美的生活:在宽敞的花园里,小朋友们在做各种游戏。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拓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逐步抽象、充实,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教材中有50%以上的应用题都作了一定的反映。如:植树节到了,小朋友们到山坡上植树,一共要栽24棵,每行栽4棵,可以栽几行?(第三册)

3.1.2教师要广泛阅读,积累教学中实施的环境教育数据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日新月异,但教科书中一些对儿童有影响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来,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教师应善于搜取当代社会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新颖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广泛阅读书报,时时留心有关数据,以便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环境教育的数据。

3.1.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适量地渗透环境教育内容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与其他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的特征。所以,教师就应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向学生渗透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如:“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它的平均深度是4028米,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它的平均深度比太平洋少2718 米。北冰洋平均深度多少米?”(第四册)。

3.2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根据这些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适当结合。

3.2.1涉及风景名胜、动物、植物等的阅读教学课文。其教学目标除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通过对词句分析理解课文主要意思之外,环境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指向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或人文环境,愿意并乐于善待其他生命体的情感和意识。这类教材的教学重点在“情”而不在“理”。比较适宜的做法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和欣赏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美丽和伟大,体验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例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课前结合学生的预习阅读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然后课中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课后再放映录像,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3.2.2文体为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课文。 这类教材的个别篇目直接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如“黄河怎样变化的”“只有一个地球”等。围绕这些课文可进行一些扩展性的环境教育活动,如启发学生根据课文所揭示的环境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找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相关问题或类似问题。探索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思考自己是否可以为解决问题采取一些行动。

3.2.3对其中与环境教育目标相符合的教材内容(如不许摘花、不许捉蜻蜓,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除根据语文训练目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外,可引导学生把教材所反映的行为与自己的行为及认识进行比较,检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环境教育的要求;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这些教材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并在要求自己的基础上努力向其他人宣传这些教材内容。

3.2.4儿童非常喜爱的文学作品,如故事、图画等,也可以用来反映环境问题;故事或连环画可以通过现实的或虚构的情节向学生揭示环境的变化过程,通过生动的语言或平面图象向学生展示各种非生命体由于人类活动而受到的冲击激发学生对遭受破坏的事物的同情情感,使他们能理解和关注人类以外的环境事物,感受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让环保意识深入到他们的心中,使他们都具有环保意识,都能掌握环保知识;让他们每个人都知道,人类的生存环境依赖于环境保护,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人类教材环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人类第一杀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