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国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全面铺开,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社会需要,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进行了大的调整。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就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课程改革,为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实施提供了平台,也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通过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研究教学,较全面地认识活动课,努力探寻活动课教学的最佳方法,在活动课教学中思考、探索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主体参与意识体验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全面铺开,这次改革与以往课程改革的不同之处是将改革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2002年秋季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设置了活动课。“活动课”作为新生事物,为广大政治教师既提供前所未有的施展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水平的发挥空间,又对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活动课的特点
1.综合性
活动课的开展往往是围绕某专题或课题进行探究学习的,而专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问题的探究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这就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2.问题性
活动课学习的内容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大量的学习内容是学生主动探究或在指导者的启发、帮助下,通过自主选择获得的。在活动课中,指导者通常不是提供一篇教材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3.开放性
活动课的内容,既涉及科学方面又涉及人际交往方面,可以是偏重社会实践的,也可以是文献研究或思辩的。在同一主题下,课题视角的定位,课题目标的确定,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及结果的表达,都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开放性是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最突出的特点。
三、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3.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活动,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作为主体参与意识的产生及培养,要创设情景和氛围。情景是指导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是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学生的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情境,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在活动课《“一国两制”: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讲到台湾问题时,我播放了余光中的《乡愁》,台湾还没统一,台独分子还在有意制造分裂,海峡两岸人民还在忍受亲情分离的痛苦,当同学们沉浸在悲愤之中,便要求学生写一篇驳斥“台独”分子无耻行径的小论文,同学们义愤填膺,痛斥陈水扁等台独分子的丑恶行径,表达希望祖国和平统一的企盼。此外,还要努力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营造学生参与的多向交互的空间。如模仿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人生AB 剧》,组织各种活动教学,和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尊重学生差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由此可见,只有创设良好的情境,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活动状态,情感得到升华,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地发挥。
2.注重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体验是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的情境之中,学生自主体验,相互交流,通过体验或感悟,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或情感,促进观念、原则的内化。在情感、信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德育内容、道德价值、道德生活的体验,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二是对参与学习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学生体验学习的需要,可采取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生活模拟、演讲、编报、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如针对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拟定了辩题:“西部开发重在发展经济还是重在保护环境”。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组成正反两方,自己主持和组成评议团,教师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由学生总结谈体会。通过辩论,学生真正理解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上《当代的科技进步与国际竞争》时,推选男女两名学生摸拟主持人《科技博览》节目,简单介绍国内外重大的科技成果。然后,把学生分成4 个“专家”小组,进行了一个“专家”论坛。四个小组事先分别负责我国的经济、科技、教育及人才、国防的国际竞争力的资料收集,在课堂上每组的负责人向全班介绍各自收集的资料,然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国际竞争力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青少年要做祖国需要的人才,从而明确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通过亲身体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在体验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或感悟,才能将书本的东西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3.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评价制度
所谓活动课评价是指:“评价者判断活动课程好坏,优劣及其实际效果的过程,表现为评价者与活动课价值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它是一个搜集信息和交流信息(包括资料与成果)及判断和描述活动过程价值的过程。”
评价提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观察、谈话、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家长评定、成长记录、考试等方式。评价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是描述性评语,分数、报告及多种形式。
例如:建设绿色深圳家园,必须从我做起,请简要设计一个环境方案(2002年深圳中考试题)
实施活动课终结性评价应注意:①设计活动背景要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适应,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②考查的过程要体现活动课特点,即要将活动课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开展活动的一些基本要素体现出来;③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四、结语
以上是我对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在实施中的一些粗浅的思考,这些思考既来自实施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也来自于对实施活动课的完美追求。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相信“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会体现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行为之中,活动课的理论和实践将会出现新的飞跃。那时,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理想必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詹明道.《建构主义与数学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1
2.韩震主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高峡、康健等编著.《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4.瞿葆奎主编.《课程与教材》(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李臣著.《活动课程研究》.教学科学出版社,1998
6.白月桥主编.《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