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帅
在贵州高原的青山绿水间,点缀着大大小小的苗寨,这其中,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的郎德上寨和西江千户苗寨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两座苗寨犹如镶嵌在苗岭上一大一小两颗明珠,向来自四方的游客展示着苗乡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苗族人的淳朴、热情和坚毅。本文介绍的是郎德上寨。
来到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的“上”表示方位,相应的就有郎德下寨。“郎德”是苗语的意译,表示郎德上寨沿河而建的地形特征。从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出发,汽车一路在青山间欢驰,相伴的则是清澈动人的巴拉河。车行大约40分钟即到下寨的郎德小学,由此溯流而上大约2千米即为郎德上寨。河的南岸是悬崖上开出的一条黑色的柏油马路,北岸则是当年为迎接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而兴建的临河栈道。两条线路别具风情,背包客在往返时通常会各选其中一条体验。
郎德上寨在山路转过一个弯之后,豁然出现在眼前。此时,极目远望,但见木结构的吊脚楼由山脚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往上则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顶着晴天的蓝天白云或雨天的烟雨迷蒙。吊脚楼因年代久远而呈现的深褐色与大自然纯粹的蓝、绿、白形成鲜明对比,给游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得他们不由加快脚步走进村落一探究竟。
特色建筑
郎德上寨的建筑单体和整个村落的布局都非常具有特色,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建筑规划学者来此调研。
就建筑单体而言,郎德上寨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吊脚楼。每幢吊脚楼通常分上中下3层,屋顶盖瓦,多为就地取材,用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没有使用1根铁钉也十分坚固,充分显示了苗家人高超的建筑水平。吊脚楼最底下一层是用来圈养牲畜的,二楼住人,三楼用来堆放物品,也可以住人。
在开发旅游之后,郎德人就把吊脚楼的第三层空出来,作为招待游客的住所。虽然条件相对简陋,但木楼的吱吱呀呀,清凉的山风,清晨的鸡鸣和主人灿烂的笑脸却可以让人忘掉都市的喧嚣和烦扰。
吊脚楼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人靠”。所谓“美人靠”,其实就是二楼堂屋外凌空一道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廊内有一大排长凳。在劳动间隙,苗家人常在此处谈天休息,女孩儿也可以在此对镜梳妆。当然,现在的“美人靠”已经成为游客们游憩观景的绝佳去处:或品茗闲聊,或凭栏远眺……
虽然很多苗寨都有吊脚楼,但郎德上寨的吊脚楼却另有玄机。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制式有一定了解的话,就会发现郎德上寨有3种不同规格的吊脚楼建筑。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形式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而言有5种主要形式,即庑殿或重檐庑殿顶、歇山或重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其中庑殿的规格最高(如故宫主殿太和殿),普通民居一般采用硬山顶。郎德上寨的百余座吊脚楼中,居然有庑殿(杨大六故居)、歇山(村委大楼等)和硬山(一般民居)等3种制式。
杨大六故居为何会有那么高的建筑规格呢?这还要从杨大六本人说起。杨大六是苗族人,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黔东南苗民因不堪残酷剥削和压迫,掀起了历时18年的起义,杨大六积极响应,参加张秀眉领导的苗民大起义,为义军主要将领之一。
朗德上寨因地势易守难攻而成为其大本营,现在,山上仍留有反清抗暴时筑起的碉堡和战壕。
郎德上寨的村落布局也别具特色,寨子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寨前一条弯弯的河流宛如蛇龙悠然长卧,南面有松杉繁茂的“护寨山”,北面有杨大六桥——“风雨桥”横跨于河畔上。从生产生活环境而言,这种布局营造了良好的小气候,特别是在雨季,由于万水归川,能保证整个村落的安全;从护卫的角度考虑,则易守难攻,能有效阻止外敌入侵。
如今,游客可以从山脚的五条花街路走到寨中。其中,东、西、北面建有木柱瓦顶的护寨门楼。也就是“寨门”。寨中道路都用鹅卵石或青石镶砌铺就,蜿蜒曲折,贯穿各家。
寨中最具苗家特色的是一大一小两个铜鼓坪。从前,铜鼓坪是村中人过节欢庆的地方,现在位于寨子中央的大铜鼓坪已经成为向游客展示苗家风情的舞台,旅游旺季,这里每天都要上演好几场苗家歌舞表演。
在铜鼓坪西部,游客还会发现一个池塘,以及建造在池塘周围的一些规模较小的吊脚楼。这些建筑主要用于储存粮食。
为何将储存粮食的吊脚楼建在池塘边?因为紧邻池塘,粮仓一旦失火,人们可以第一时间用池塘中的水救火。在这里,池塘起到了很好的消防作用。
正是因为建筑规划上的特色,郎德上寨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客的苗家人
来到郎德上寨,你可不要被村民所展示出的热情好客所吓到,这其中尤以苗家人迎接客人的12道“拦门酒”最为有名。当远方的贵客刚刚到达风雨桥,村民们早已穿好节日的盛装,聚集在东寨门口。此时,鞭炮齐鸣,芦笙齐奏。从寨脚公路开始,到寨头的进寨门楼,沿石阶摆下12张小木桌,盛装的苗家人站立一边,热情地向客人敬酒。一般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系着大红绸的牛角。
不会喝酒的游客也不用担心进不了寨门,因为热诚的苗家人是不会为难客人的,只要你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即离,并有礼貌地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就可以“过关”了。
热闹的欢迎仪式后,客人被簇拥着进入寨子中央的铜鼓坪。当客人坐定后,村民们开始为游客表演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欹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这其中,锦鸡舞和苗岭飞歌尤为出色。
最后一个节目则是跳圆圈舞,此时全村男女老少一起上场,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客人们也被邀入场,欢乐的气氛达到高潮。
如果幸运的话,游客还可以观看到村民表演惊险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者将赤脚走过炭火,并爬上架着砍刀的旗杆,在旗杆上做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的高难度动作。
独特的工分制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郎德上寨的村民。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苗族——这个被称为中国的犹太民族身上所具有的坚毅和开创精神。
郎德全寨有100多户,500多人,全部为苗族。1985年,当时的支书和村委会其他干部,明智地预见到旅游开发是保护苗族文化,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贵州省博物馆领导的支持下,郎德上寨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最早进行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开发的村落之一。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郎德人独创性地采用工分制对旅游收益进行分配。每场旅游接待以家庭为单位,按家庭实际出工人数,记工分一次,多来多得。少来少得,不来不得,每月结账一次。旅游收入和分配情况定期公布,受村民监督。这项制度迄今已经坚持了20多年,从根本上保证了村民的参与和利益,并为许多人类学、旅游学和民俗学者所关注和研究。如果你也对这项制度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表演结束以后,仔细观察一下村民手中的小卡片和笔记本,问问他们今天得了多少工分。
就普通游客而言,朗德上寨似乎跟其他苗寨没什么大的区别。目前黔东南州巴拉河沿岸有7个寨子都在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有些苗寨(比如南花苗寨)因为离州府凯里更近,又引入了外面的资金,设施、表演上相对更适合城市游客的需要。但是,朗德上寨确实有着无法替代的独特之处。除了建筑、风俗之外,他们的这种旅游发展模式也被有关方面所肯定,世界旅游组织就把其作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两种模式之一。
20多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朗德上寨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小规模旅游发展之路。您的到来,或许是对他们这种执着的最好鼓励。(文章代码:2127)
责任编辑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