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
摘要:“村官计划”是国家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双赢政策。但是,很多大学生选择这种就业途径的扭曲心理,当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抵制情绪以及农村现实发展水平低,许多承诺难以兑现,使得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减退,等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这项新政策在实施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结果在短期内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关键词:大学生 村官计划 未来走向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任职。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大学生村官计划”(以下简称“村官计划”)一时间成了一种全国性的时髦运动,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人们对它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怀疑。
关于它的走向,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各持己见。政府认为,这是一项新的就业政策,一是可以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出路,二是可以给农村注入新鲜的血液,而且可以在大学生和农村的不断融合中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因此,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它的闪光点将会日益凸显出来。社会上人们认为,现在的“村官计划”和当年的知青下乡没有太大区别,终归会以失败而告终。一些高校虽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官”的招募工作,但是关于“村官”的未来命运也不能作出较为肯定的回答。在多方调查过后,笔者认为,“村官计划”实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结果在短期内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一、“国家的优厚待遇”是吸引大学生的最核心部分
国家规定,大学生“村官”入驻基层,不但有优厚的工资待遇和多种保险,而且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如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研究生时,总分加10分,考公务员时,总分加5分,同等条件下都是优先录取。具体的待遇可以根据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定。比如重庆,“村官”每月至少有1000元工资,年度考核等次为称职以上的将给予3000元的奖励,连续3年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将获2万元奖励,公务员选拔时将获优先资格。在河南,大学生“村官”实行4个优先:发展党员优先培养、选用支书优先使用、招录公务员优先录用、推荐荣誉优先考虑。尤其是北京,诱惑力最大:按照北京市人事局的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比较优厚:他们与乡镇政府签订劳动合同的3年期限内,第一年的月薪2000元,第二年2500元,第三年3000元,并由政府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外地生源的“村官”只要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就可以办理北京户口。3年合同期满后,可以续签合同,也可以另行自主择业。市政府为“卸任”后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系列优惠待遇:机关招考公务员优先录取、报考研究生优先录取。北京大学还将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推荐免试读研等。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于是成批成批的大学毕业生争先恐后地下基层当“村官”。但是,据笔者多方调查却发现,“优厚的待遇”才是吸引大学生的最核心部分。因此,这种引力一旦减弱或是消失,他们的热情肯定也就随之而去了。
二、现实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还不具备留住人才的条件
国家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得到了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积极响应。可以说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国家所推出的是一项双赢政策。但是由于农村基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导致了大多数农村无法兑现它的承诺。
首先,物质利益无法保障。工资水平达不到,或是根本发不出来。这种情况在海南省最为突出。据了解,海南省1999年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定安县、临高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东方市、文昌市、儋州市、三亚市等市县都先后组织招聘过一批“大学生村官”。唐敏(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唐敏1998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1年4月,她放弃月薪2000余元的某农业公司技术部经理职位,和其他99名大学生一起经过考试,被海南省儋州市选聘到乡(镇)村委会挂职担任“大学生村官”。当“大学生村官”快5年了,5年来,工资从300元涨到了500元。其他人的境况基本和她相同。现在,和她一起的总数100名“大学生村官”仍然在岗的只有53人。
其次,仕途前景堪忧。按照《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规定,“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要把这批人员作为将来补充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来源”。问题的关键在于有多少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能有机会选拔到乡镇机关呢!更何况,县乡政府根本就没有单独增加公务员编制的权力,加之乡镇事业单位超编本来就很严重,哪里有大学生“村官”的容身之地呢!即使上级政府想解决“村官”的后顾之忧,那也只是上级政府的一厢情愿。以实施“村官计划”最早的海南省为例,去海南省锻炼的“村官”,在合格期满后,几乎没有人能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有的甚至服务期还未满就被分到村里去当代课老师。一谈起海南省“大学生村官”现状,海南省委领导都流露出隐隐的担忧。河北省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由此不难看出,农村发展水平低才是人才流失的关键。综观整个国家的“村官计划”,国家原本是想把新鲜的血液注入农村,提高农村生产力,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是现在农村的落后条件又无法留住高素质人才,那么二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矛盾,而且这一矛盾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才能解决的。
三、大学生选择“村官”的心态,更多的是源于利益的驱使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中学,基本上跟社会两层皮,隔膜很深。大学期间,培养环节又不重视社会实践,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能力差,心理素质也不好。一下子将他们扔到复杂的农村环境里,面对错综复杂的宗族、宗派、宗教和地域纠纷,多半都难以适应。因此,笔者认为:如今的一些“村官”大学生,更加看重的是日后在户口、就业、考研等方面的诸多优惠,他们到农村基层很少会有长远的制度性打算。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孔雀东南飞”、“人往高处走”,他们不会在农村留一辈子,做“村官”只是权宜之计,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大学毕业生的这一趋之若鹜的现象用利益因素去分析应该更为贴切。
四、村民们对大学生的抵制情绪严重
首先,按照农村多年的传统,农村干部一般是村民们选举出来的,而不是“上级”派下来的。传统的选举方式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村民们的思维模式,因此,在他们看来,派遣“村官”的制度是不符合村规的。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确实实明确规定了“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这条规定就意味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换言之,村干部只能由本村村民担任。不难看出,作为一项新政策,“大学生村官”在法律层面遇到了困难。再者,大学生在村民们的眼里是个既不了解农村情况,又不了解村民疾苦,也不具备领导村民致富能力的形象。因此,“大学生村官”在村里支持率很低。“在农村,大学生来了是一回事,村民和村干部容不容你又是一回事。”一位大学生感慨,“有些村民对大学生下农村挺怀疑的。”村民们认为,在农村工作更多得靠个人实力威望,这如战争时期的部队干部,是靠带领部队打出来的,派来的一般水土难服。可见,大学生要想和村民融合在一起,真正地在村里干出一番业绩实属不易。下面这组统计数据也着实说明了这一点。农民对“本土的乡村建设者”、“支农志愿者”、“下派村干部”、“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干部”的支持率分别为34%、30%、28%、8%。
综上所述,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促进城乡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和尝试,一些相关的制度和配套机制还很难一时到位,思想认识上还有些不成熟,致使在实施中出现了失误,甚至是停滞现象。这些负面的影响使人们对“村官计划”的前途在较短时期内产生了茫然和迷惑。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如果想使“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具有后续性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制定比较完善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吴荣融、仁明超:《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考的是“村官” 一年后却成了代课老师》、《百名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之惑》,《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1日4版。
2.谢丁:《河北大学生“村官”模式为何失败》,《乡镇论坛》,2006(8)。
3.杨敏:《“知青”下乡与政策之手》,《决策》,2006(5)。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