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艺术的视觉思维体系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2009-07-01 02:42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6期

刘 迅

摘要:作为一种本原文化,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艺术具有较为完整的视觉思维体系。从视觉思维体系中简化、自由的形式特征、独特的意象美学结构以及内在运动的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对动画艺术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丰富动画艺术内涵、促进西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艺术;视觉思维体系;动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222-02

在中国西北区域民间文化艺术中,剪纸艺术是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形态之一。其表现形式、主题内涵、艺术风格都蕴含着西北民族世代相传的伦理美德和审美情趣。靳之林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一书中曾说“……虽然民间剪纸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它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而且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本原艺术体系、视觉思维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

无论是从剪纸艺术体现出的完整的艺术形态体系的角度,还是从它包含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角度上去研究,剪纸艺术都可以作为一种本原文化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形式因素。其中,成熟、完整的视觉思维体系与造型体系对当前缺失语境身份、力求找寻“民族文化属性”的中国动画艺术来说,更是提供了崭新的创作思路。

一、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视觉思维体系简化、自由的形式特征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剪纸是西北区域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甘肃陇东剪纸和陕西三边、凤翔剪纸最有特色。甘肃陇东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古雅质朴,造型大胆夸张。陕西三边剪纸是指靖边、安边、定边地区的剪纸,由于剪纸纤细入微、小巧玲珑,风格独特,被誉为“三边剪纸”。与前两种剪纸相比较,陕西凤翔剪纸制作工艺更是别具特色。除有单色、多色、染色剪纸之分外,还出现了一种熏样剪纸,因其在剪制过程中需要用熏样来制作,所以保留了一定的原始趣味,从而形成了古朴的风格特点,令其风格独树一帜。

上述几个地区的剪纸艺术有着相对完整的视觉思维体系,简化、自由是它重要的特征。简化是指在丰富的心里感觉的基础上,采用简单的、抽象的、容易引发联想的手段,将事物本身的秩序最概括明了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它不是机械复制对象,而是充满了认知与理念性,并合目的性地去把握对象的整体结构样式。“自由是指合目的性的观念的自由和通感转化、联想的自由。一个双喜喜字,可以剪成由许多虎头形象组合的虎喜喜字,使抽象的方块字变成生动的形象图案。民间作者的联想不受生活逻辑的约束,只要合乎寓意的目的,即可信手拈来。”另外,剪纸艺术将个人的视觉感受转换为符号图像时,绝不受瞬间静止的时空限制,不受视角视点的约束,而是“以我为中心”,把不同时空、不同视点的形象安排在一起。这种视觉思维“无限自由”的强烈特征是任何艺术形式都没有的,因此剪纸视觉思维也被称作“原发性思维”或“野性的原始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可以海阔天空、无比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意发挥想象,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带着对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艺术及其视觉思维体系的简要了解,我们把目光转向动画艺术。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同样需要这种天马行空般的异常活跃、自由有时甚至是超出正常思维之外的奇特构思,西北民间剪纸艺术中的观念及精神内涵正是动画艺术创作应该继承的。动画艺术创作完全可以将剪纸艺术思维体系的精神实质,即“无限自由性”在本领域中进行延伸。这种延伸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动画形象造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延伸到动画创作流程的首要部分,即剧本题材的构思及影片风格的整体构建这一关键环节上。大胆突破以往动画影片题材陈旧、缺乏新意、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到“自由”不是简单的天马行空,而是真正的在博览、吸纳、消化了包括民间、民俗艺术在内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到能充分彰显民族内涵的剧本创作素材及角色形象素材来源,真正做到“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二、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视觉思维体系中独特的意象美学观念结构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杨学芹、安琪在《民间美术》一书中曾阐述“艺术的美学观念是由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决定的。一般认为写意性是中国的传统特征,写实性是西方的传统特征。写意与写实的分别,是源于艺术美学观念的区别”。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艺术的美学结构形态是典型的意向美学结构,在造型观念上注重主观感受和精神意念的表达,无论是造型结构、色彩表现还是透视关系都归于意向造型的一统,传情重于写实,写意重于写实,体现了中国民间传统造型观念所形成的独特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它们都具有造型形式简洁、灵活自由、大胆夸张的特点,呈现出造型观念体系上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剪纸的造型没有透视关系的限制,其结构比例也没有严格要求,它完全是作者将万物进行概括,融入自己审美观后塑造的一种全新艺术形象,这就决定了剪纸造型的非写实与非抽象性。它是一种意象表现的艺术,这种表现手法就是通过提炼一些看来无内在关联事物的寓意,然后再构造一种全新的意境。它通过比喻、象征、谐音、假托等寓意手法的运用来重新构造意象空间。

动画艺术创作完全可以汲取民间剪纸造型观念体系上的特点和它的审美意象来增加动画造型设计上的趣味感。同时剪纸艺术简洁、质朴的造型特点也非常适合动画造型形式的视觉传达方式,将剪纸艺术中已经发展成熟的夸张变形的造型方法运用到动画艺术造型设计中,不仅会使角色形象体现出民族化特点,而且也会大大提高动画造型设计的视觉感染力。

三、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视觉思维体系中内在运动的思维方式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从西北区域民间剪纸独特的造型样式和方法中不难发现,该区域剪纸艺术的思维方式是灵活运动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但以运动的视点观察、判断和创造事物,而且自己在创作剪纸形象时,也让剪纸人物不断处在运动之中。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及民间绘画中普遍应用的“散点透视”的造型规律是一致,确切的说,是民间剪纸艺术这种本原文化启迪并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透视规律的形成。也正因为这一点,“剪纸”这种以平面形式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才散发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动画艺术的造型设计完全可以借鉴剪纸艺术“散点透视”的造型手法,在镜头画面设计的环节可以尝试打破传统镜头构图方式及推、拉、摇、移等基本镜头拍摄手法,利用“散点透视”原理中突破时间与空间界限,将所要表现的物象都纳入到一个画面之中的原则,充分调动动画镜头处理的多种技巧,如运用连续性或长镜头处理手法进行镜头画面的表现。这种视觉镜头运动的处理方式可以营造出宛如中国北宋风俗人物画《清明上河图》以及传统人物画《韩颐载夜宴图》中体现出来的独特视觉效果。动画艺术是影视艺术的一个分支,一部动画影片的成败整体风格的把握是关键。目前国产动画缺乏的正是影片风格无从定位的问题,大量国产动画片在剧本题材创作、角色造型设计、色彩表现等方面都存在着效仿欧美、日本等世界动画强国的制作风格的现象。那么,想区别于上述国家已经相当成熟的风格体系并形成、凸显出自己国家动画的风格,首先就应该在影片风格上下功夫。因此,找寻中国动画艺术“民族文化属性”问题才是关键,是重中之重。“民族文化属性”在动画艺术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如动画影片创作、角色造型设计、背景设计、色彩指定、角色表演甚至音效处理的“民族文化属性”定位,而西北区域剪纸艺术所提示给我们的关于“散点透视”的造型手法在动画艺术中画面镜头设计的合理融合与一体的想法和思路无疑是“民族文化属性”在动画艺术中得以体现的又一途径。

目前,由于长期“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度及认同度,甚至出现了漠视自己国家本土文化根基的尴尬局面。这一因素成为导致中国动画一段时间内迷失发展方向、停滞不前的原因。面对这一严重形式,中国动画业在动画语言上已经做了些有意义的探索,但缺乏有民族属性的动画题材、动画形象仍然是国产动画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难题。现在从事动画影视创作的多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他们自身的艺术功底与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理解决定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差强人意。我们要加强的是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教育。只有认同,才会改变动画从业人员的创作理念,才会从根本上改变盲目追随欧美、日韩风格的劣势。正如学者潘鲁生在《设计艺术教育笔谈》的结束语中所说“……中国动画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动画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劣势,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动画所占据。动画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及系统的文化产业工程,对年轻一代的心理渗透力极其强大。因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中,在国外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的特殊时刻,我们探讨文化战略意识,探讨以文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塑造民族动画形象,让动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便绝不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