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化解金融危机

2009-07-01 02:42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金融危机

李 征

摘要:金融危机是加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步入健康发展的难得机遇;是获取国家利益,进行全球战略布局的历史机遇,是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大好机会。如何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机,寻找危机中的机会,这是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74-02

以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2007年6月美国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下为起点,次贷危机就以惊人的速度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冲击到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

我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可能独善其身。那么,如何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

(一)增长急剧下滑

1.净出口方面。2008年前9个月,我国出口增速较2007年同期下滑了4.8%。2009年1—2月我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了21.1 %,4月份出口下降22.6%。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继续恶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日渐严重。

2.投资方面。出口下滑使我国产能过剩,特别是出口导向的产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企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经营更加困难,投资者信心减弱。

3.消费方面。2008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但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缩水。同时,随着经济下滑,就业困难增加,工资性收入难以大幅度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必然导致消费的降温。

(二)就业形势严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四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镇人口的失业率大概是9.4%。

三个群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一是高校毕业生。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11万人,加上去年毕业还有没有就业的近100万人,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为710万人左右。二是城镇新增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三是农民工,据测算,2008年底,在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约2 000万人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了工作。

(三)短期通缩与长期通胀风险并存

从短期看,通货紧缩风险正在加大。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普遍持续的下跌(一般CPI涨幅连续两个季度为负值即可认定为通货紧缩)。

2008年全年CPI上涨5.9%,在2月份CPI创下8.7%这个12年来的最高点之后,连续10个月回落,PPI增幅连续6个月大幅度下降。尤其PPI率先进入负值说明经济面临通缩风险:因为企业生产放缓,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价格才会明显下降,并导致PPI负增长;企业生产放缓的原因就在于产品供过于求;而供过于求又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下跌,CPI下降。

从长期看,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一方面,为抑制通货紧缩,防止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国家必然并且已经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再加上灾后重建的巨额投入,形成巨大的国内需求。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资源需求的增加,从而必然推动资源价格的上涨。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救市所投入的巨额资金可能成为未来中长期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和推动力量,全球经济很可能在短期的通货紧缩过后,在明后年产生通货膨胀。

二、金融危机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金融危机是加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步入健康发展的难得机遇

尽管全球衰退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金融危机同样为我们带来了机会,可以对长期以来的结构性经济制约因素进行修正,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并将资源优化配置到需要优先发展的领域。

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学术峰会上表示,实现可持续全球复苏唯一办法就是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即两个原则:过度消费原则,主要是美国;过度储蓄原则,包括中国。这是唯一实现可持续全球复苏的办法。关键是调整全球储蓄比例,需要存钱的多存钱(美国储蓄率1%),需要多花钱的多花钱(我国储蓄率近50%)。

中国的目标就是把增长模式从出口转到消费。

即使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也必须经历这一阵痛。在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回调的时候,正是我们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机会,就像两次战役之间部队的整编一样。早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国就提出了要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主要靠内需来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但过去30年来已经形成了强势的投资加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即使中央政府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但最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并未达到预期。11年过去了,我国的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倒每年都有所降低。数据显示,2000—2008年,最终消费率由61.1%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率更是下降到35%左右。

为了保增长,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目的就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增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如果这些投资不合理,将会加剧我们过去的那种不合理的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步入恶性循环的轨道,增大转型的难度。现在国内消费面临的情况是,有消费能力的没有消费欲望,有消费欲望的没有消费能力。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没钱花或者不敢花。

在过去30年的改革中,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在内的一些关键部门所得到的资源和关注相对不足,而这些部门正是可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根本因素。

两会确定的4万亿刺激内需的计划,大部分仍然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以政府投资为核心的(因挤出效应必然抑制民间投资)。而这些行业现在本来就是产能过剩的,而且现在投资的一些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容易形成新一轮的投资过热,更容易滋生腐败。只有卫生、文化教育、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约7 600亿与刺激消费直接相关,而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本身也是兼具拉动投资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消费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问题将继续存在。解决内需问题,必须真正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立足长远,而不能以应急的心态来解决。建立一个健全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百姓的各种生活后顾之忧,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4万亿拿2万亿进行新农村建设,另2万亿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政府投资会拉动社会投资。

政府投资、购买乘数1/(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β/(1-β)。

β——边际消费倾向,我国大约是75%

如果4万亿全部用于政府投资和政府购买,则能拉动经济增长4/(1-β)=16万亿;如果是新农村建设2万亿社会保障2万亿,就能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假设提高5个百分点,则能拉动经济增长2/(1-β)+2β/(1-β)=18万亿,而且能解决我国经济的根本问题。

(二)金融危机是获取国家利益,进行全球战略布局的历史机遇

危机还为中国提供了获取国家利益的机会。通过金融危机开展的国际经济再平衡,实际上是对国际利益格局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由于中国相对处于有利的地位,我们的财政、金融体系稳健,有巨额外汇储备,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还没有走完,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存在,所以,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次调整争取尽可能大的利益。

能源资源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走低的机会,建立资源能源战略储备,扩大对海外资源的利用。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很低,包括石油、铜、铁等的价格都在下降,这是我们购买这些战略资源的好时机。除了采购,我们也可以到国外投资一些资源开发项目。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的资金撤出了在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资源开发项目,我们就可以增加在这些国家的投资,这不仅可以保证中国的资源供应,对这些资源国来说,我们的投资对他们也是一种支持。从长远来看,资源价格还是会保持在高位,我们这时候进入资源领域是有利的。

技术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世界范围的就业不景气,加快建立人才、技术的战略储备。有人说华尔街金融风暴就是金融创新造成的,从而否定金融创新、否定金融人才,这是因噎废食。恰恰相反,我们国家还需要大量的金融创新,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当然引进人才不仅仅是引进金融人才。日本当时在经济腾飞的时候,买了很多美国高附加值的东西,虽然很贵,但是技术含量高,买回来以后把设备拆解开来,然后去研发,最后生产出比美国更好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向日本学习,买高附加值的东西回来,然后研发,打出我们中国品牌的东西。目前,西方国家为对华高科技出口设了很多门槛。但现在发达国家经济在衰退,这是我们在谈判中争取主动的难得机遇。

“走出去”战略方面可以利用境外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机会开展海外并购等。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现在很多企业的股权都贬值了90%以上,是买入一些未来具有成长潜力的蓝筹股的好时机。我们可以买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票,比如,美国一些银行和大公司的股价已经很低了,可以考虑进入。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在投资方面进行全球布局是很重要的。以前我们国家没有出去的机会,现在有了,就应该抓住机会,该并购的就应该并购。可能三五年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国外企业流动性紧缺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还有资金,看准了就进入,我们救了他,自己的企业也扩展了。我们要做的是战略投资,不要用战术性的眼光去看问题。

(三)金融危机是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大好机会

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国际社会是在别人的规则下进入的,中国进去的时候,所有的贸易、金融各种规则都已经定好了,我们只能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这些规则、惯例里,有很多是对我们不利的。

此次金融危机不仅导致全球金融及经济领域的重新洗牌,而且由于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的影响程度不同,国家之间实力的对比将发生变化,将带来“世界政治版图的变迁”。

危机最直接的后果是严重冲击了世界金融体系,美国金融体系的完美神话变为泡影,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不得不反思甚至抛弃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崇拜,转而寻求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的金融体系的重建。这是一次提高对国际金融规则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话语权,营造有利于金融稳步开放外部环境的良好机遇,也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时机。我们可以向一些国际稳定基金,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投资,来提高中国在这些机构的话语权。还可以和一些周边国家加大货币互换,这对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