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以来,先是人民银行先后与6个新兴经济体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六份总金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再是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四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上述安排被各方解读为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启程。其实,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近年来以个案的方式早已有所动作,如与周边国家边贸的人民币结算早已进行并被官方认同;2004年以来央行一直在解决在香港和澳门流通的人民币的回流问题;中国银联人民币卡也先后在港澳地区以及泰国、韩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使用;2007年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等等。这些都应当被看作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组成部分。
那么,为何此次人民币国际化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呢?这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有关,也与新措施的影响力有关。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中国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的跨境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边贸人民币结算显然有着不同的意义。
货币国际化是一国走向强国之路的必然结果,同样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证明,与走向强国之路是一个漫长过程一样,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是一条长长的路,既要有经济实力也要有政治谋略。选择合适的时机、恰当的路径,选用合适的国家战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经济金融策略,是我们需要为之思考的问题。本期特别关注为此展开讨论以引起读者对此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