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 尊重经验 以幼儿为本

2009-07-01 03:27烨/执笔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表格优点玩具

潘 烨/执笔

集体数学教育活动“我们喜欢的玩具”(见本期第19页附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主题并让幼儿确定自己喜欢的玩具;第二部分,幼儿分小组统计每样玩具有几个人喜欢,并交流分享记录和统计的方法;第三部分,大组统计,拓展幼儿的统计经验。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氛围比较轻松,幼儿比较感兴趣,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意犹未尽。我们觉得这可能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活动材料贴近幼儿生活。本次活动的材料是从幼儿日常生活中挑选出来的。教师在仔细观察幼儿近日的热点兴趣后,将活动材料定位在幼儿近来所带的玩具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在真实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活动。接着,教师对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以及男孩、女孩都有可能喜欢的玩具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两样男孩喜欢的玩具(飞机、足球),两样女孩喜欢的玩具(布娃娃、化妆用的小镜子),男孩女孩都有可能喜欢的两样玩具(“喜洋洋”、跳绳)。二是活动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在大班上学期,我们曾经让幼儿统计过自己喜欢的季节,而且本次活动中有关合作方面的要求也在幼儿能力范围之内,这两方面的准备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了解活动目标并完成任务。三是活动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中进行,每个小组都按照自己的想法统计,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原则。我们看到幼儿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用自己对统计的理解来完成操作任务。

本次活动的目标为:1.了解自己和同伴喜欢的玩具,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和统计结果。2.在活动中与同伴协商合作,在交流中体验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从活动结果来看,幼儿想出了很多不同的记录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儿处于不同的概括水平。第一组幼儿由于时间关系只统计了足球,他们表现出很强的统计意识,不但写上了每个人的名字,还统计出一共有3人喜欢足球。但是,因为合作的问题,他们只统计了一种玩具,没有完成任务。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很想看看这组幼儿最后会不会发现由于一开始写的字太大而没有地方统计其他玩具的问题,看看他们会不会想出更简便的统计方法(如表格式)。从这组幼儿出现的问题来看,本次活动蕴含的合作要求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组幼儿有简单的表格意识,但缺乏一定的梳理能力。他们已经把每样玩具共有几个人喜欢的结果统计了出来,而且也有做成表格的意向,但他们只是将纸划分成若干块,不明白表格的真正意义。第三组幼儿的统计意识已经比较明显。他们先统计出六样玩具,然后把一张纸等分成六部分。第四组幼儿的表达方式最清晰,他们不但用表格统计了每样玩具有几个人喜欢,还在表格上用一个标记加以概括,这说明他们的概括水平已较高。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1.在设计活动时曾有教师提出“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对活动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因为幼儿可能不像教师想象的那样能很快地画出来,他们会无从下手或花较长时间精雕细琢。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水平,减少干扰,以促成教育目标的达成。根据这一建议,我们在活动时提供了一套图片,供幼儿尽快展示自己喜欢的玩具。在第一环节中,能力强的幼儿大多自己画,但多数幼儿还是选择了贴图片的方式。在第二环节小组统计时图片用完了,能力强的幼儿就自己画。这说明投放的图片在个别活动时对不会画画、能力较弱的幼儿很有帮助,为他们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提供了一个台阶。

2.在第二个环节结束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了每组幼儿所运用的统计方法的优点。第一组的优点是写名字,第二组的优点是运用表格,第三组的优点是将纸平分,第四组的优点是在表格上加上标记。如果我们在进行大组统计时能引用幼儿的统计方法,幼儿可能会更有兴趣。这其中涉及活动环节怎样合理设置及各环节所占时间比重的问题,还有本次活动的重点与目的怎样凸现的问题,等等。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觉得介绍交流的环节所占时间较多,如果能精练一些可能更好。

3.在活动中,幼儿采用的统计方式大都是直接点人数,不同的只是表征记录的方式。根据幼儿的这一表现,我们认为目标一可以改成“了解自己和同伴喜欢的东西,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征记录统计结果”,重点让幼儿用不同方法进行表征记录并在此基础上统计结果,这样可能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猜你喜欢
表格优点玩具
组成语
学生的优点单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平衡玩具
12星座之优点大集合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食疗有何优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