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09-07-01 09:39
旅游 2009年6期
关键词:旅社青山广场

以下是重庆的一位读者写来的一封信,希望杂志刊载他的这篇短文。因为觉得有特别的意义,我们做了节选,特在编读中与他和更多的读者做一些交流。

一个城市的60年记忆(节选)

60年前的十月,北京城礼炮齐鸣,一个国家在金秋的季节诞生了。

那天下午,我12岁的父亲,正赤足走在去万县城的路上,他是陪我爷爷去城里卖扫帚。两个月后的12月8日,一支叫做解放军的部队从南门口码头登陆,一个城市万人空巷,欢呼解放军入城。1949年的城市记忆,是这个百废待兴的城市,她的天边亮起了绯红的晨曦。

1969年国庆,出世一个多月的我,第一次亲近了万县城。父亲毕业以后,分配到城里的机关做秘书。母亲抱着我,有些慌乱地行走在广场的人流中。那一年,这座城市的马路和广场旅社都雨后春笋般地改了名胜利路、电报路、反修路、红卫路、东方红旅社……一个古老的城市,打开了特有年代的封面。

1999年国庆那天,我和62岁的父亲攀上太白岩顶,望着风中的城市,听到了她正在成长中拔节的声音。1999年的城市记忆,是一个城市的广场,刷出了新的起跑线。

2009年春天,作为三峡移民到上海的老表一家,从黄浦江畔回到了这座方圆4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万顷碧波中倒映着这座城市的青山绿树,华厦高楼。2009年的城市记忆,是平湖碧波中开往春天的一艘大船,汽笛声响,两岸青山都笑出了声。

一个城市的60年记忆,其实是一个国家在60年的风云激荡中,一个小小的背影。在这种背影里,你会听到一个国家铿锵的节奏,悦耳的声音。

重庆市万州区李晓

李晓:你好。

看了你的文章,猜想你应该比我整整小一岁,算是同龄人,尽管我们出生在不同的城市,因为同龄吧,也有相似的感受。

生长在北京,我和你一样经历着城市的变化和种种,波澜壮阔的自不必说,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感受最大的莫过于城市的变化带来日常生活细节的变化,太多了,而且都是一些私人的记忆,有时间,有机会也想像你那样写写。我想,对一个城市最好的记忆不在报刊杂志的连篇累牍上,不在一二三四的城市日志上,而在每一个城市人的记忆深处,轻击记忆的回车键就会汩汩而出,温暖、亲切、绵长。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我们的杂志也会迎来建刊三十周年,值得纪念。六十年间,“旅游”的概念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旅行的方式和旅行的观念也此消彼长,做着一轮又一轮的改变,值得记录。

在此,我们征集一些城市的回忆,以及六十年间旅行的故事,无论是“大串联”时代的全国游走、还是有机会出差到各地,还是后来时兴起来的旅行结婚等等,这些在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方式做的旅行都值得回忆。希望您和广大读者给我们来信分享,也可以随文寄来不同年代的旅行照片,我们将挑选刊登在杂志上。

再次感谢您的来信。

旅游杂志社执行主编崔薇

猜你喜欢
旅社青山广场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精灵旅社3
招聘教师
踢馆
广场
新华广场记忆
青山的起伏
《精灵旅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