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琪
农村小额贷款是向农户,农村工商户提供的额度较小的贷款,近年来在农户脱贫致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农村小额信货发展经验有限,发展规模和速度还没有达到与广大农民对资金的实际需求相互匹配的程度。笔者于2009年2月份对江苏省滨海县农村小额信贷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并从中对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设想。
农村小额信贷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滨海县农村小额信贷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逐步实现了拓展,在缓解“三农”贷款难,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法律上为农民贷款提供了支持帮助。商业银行法要求借款人必须提供有效地抵押和担保,这对广大的农户来说显然是难以做到的,但广大农户确实又需要得到银行的支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方式的真空问题,既考虑到了农民的实际状况,又为发放农村小额信贷的机构提供了法律支持,其政策效力具有突破性的意义。特别是银监会的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于2007年发布后,滨海县支农机构在原有农行农发行,信用社,农经会等机构的基础上,2009年初又开办了1家股份制小额贷款公司,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潜能。过去贷款渠道多年不畅,广大农户的贷款需求长期被压抑,农村小额信贷的业务开办以后,广大农户的有效贷款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据调查,滨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8年末农村小额信贷余额为13596万元,分别比2006年、2007年的3600万元,5514万元增长了278%,146%。由于农村小额信贷的支持,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潜能得了充分发挥,农户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分别比2006年,2007年增长25.1%,12.3%。
开办农村小额信贷工作以来,农村高利贷行为普遍减少。据调查,滨海县2003年有54%的农户通过高利贷筹集应急或生产资金,只有28%的农户能通过金融机构贷款得到生产资金:开办农村小额信贷工作以后,2008年仅有9%的农户因为应急或其他原因借过高利贷,41%的农户使用农村小额信贷解决资需要。在目前农村金融市场贫乏、服务滞后状况下,农村小额信贷不仅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而且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实力。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滨海县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其持续健康发展,大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农村小额信贷成本相对较高,制约了金融机构的服务积极性。由于滨海县农业银行。农发行业务向县城收缩,支持农民小额信贷的任务自然主要落在滨海县农村信用社的肩上。农村小额信贷具有涉及面广、操作成本高的特点,滨海县每家农信社一般有信贷员2~3人,正常情况下每人负责10个大村庄的业务,面对广泛的农户都要建立详细的信用档案,并掌握一手诚信动态情况,难度可想而知。为缓解小额信贷工作人员不足的压力,部分农村信用社只好聘用协管员,这样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一步提高了成本。据滨海县信用联社一位主任介绍,滨海县信用社的农村小额信贷,目前100元贷款的年成本约为7.2元,按照目前利率水平9.6%计算,农村信用社只能处于基本保本或微利状态。而当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城市和企业的贷款成本,每100元只需3.0元。金融机构对农村小额信贷的开展积极性不高,必然影响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担保机制缺失风险无法分散,征信体系和保障机制尚待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原则上不需要抵押担保,有的则是多户联保或采取灵活多样的抵押担保形式。但是因为贷款对象都是较贫困的农民,其担保作用与一般金融机构的商业贷款担保相比也是微乎其微,特别是农村的征信体系和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善。加之,滨海县的农业仍没有形成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处在粗放式经营的自然经济时期,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民一旦遭遇天灾影响,导致收成减少,便会无法及时还贷,其授信额度会因此下降。由于发放的贷款容易成为呆,死账,对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机构也会造成冲击。据调查,滨海县农村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已形成近600万元的不良贷款。
小额信贷投放方式过于呆板,贷款种类单一和期限过于固定,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贷款投向单一。目前滨海县农信社的农村小额信贷的投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约占84%,而投向个体工商业等仅占16%,贷款投向结构较为单一。二是贷款额度小。滨海县对小额信贷额度规定最高为3万元,难以支持农户在高效农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三是借款期限短。目前滨海县农村小额信贷期限普遍要求最长不超过1年,由于期限规定过于呆板,一些农户贷款到期可能尚未产生效益,无力偿还贷款,使得小额信贷在促进发展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中,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加大了信贷资金使用的风险。
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总量不足,使得小额信贷受益农户范围窄。目前,滨海县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都不愿意直接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将业务的重点转向获利高的行业,这样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应渠道狭窄,总量不足。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竞争,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农户强烈的资金需求,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支农资金在总量上存在难以满足农户所需的问题。据对滨海县大套乡20户农民抽样调查,20户农民中有13户有资金需求愿望,需要贷款23.5万元,大套农村信用社对这部分农户实际能够发放贷款为16.6万元,资金缺口达6.9万元,占实际需求量的29%。从全联社看,2008年小额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仅为7.3%,况且纵观滨海全县农村信用社资金支持实力,有70%的信用社已超过存贷比例警戒线,支农后劲显得不足。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建议
保持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的稳定有效运行,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使未来农村小额信贷工作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笔者作如下分析建议。
多措并举设法降低服务费用,确保收入覆盖成本。一是从事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上,尽量依靠较为低价的储蓄资金,减少成本较高的自有资金和商业渠道资金的使用。二是努力提高信贷员对合理的贷款客户识别技术,简化小额贷款手续,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贷款效率。三是适当提高小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