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利益调节的机制探讨

2009-06-30 01:01温淑春
理论与现代化 2009年3期

温淑春

摘要:和谐社区建设在调整城市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城市社区的利益调节机制。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对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协调和理顺社区利益关系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从城市社区利益关系调节机制入手,应从加强社区民主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完善社区管理四个方面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关键词:利益关系;利益调节;和谐社区;调节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3-0116-05

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城市社会构成基本单元的社区在调整城市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是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各种矛盾冲突比较集中的地方,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反映居民诉求、协调利益关系的重要渠道Ⅲ。因此,深入探讨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节的思路对策,大力加强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协调社区各类利益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益关系调节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和谐社区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城市居民也逐步从过去的“单位人”转变成现在的“社会人”,单位的社会职能也开始向城市基层组织转移。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大量市场解决不了、政府又解决不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社区组织来承担过去由各企事业单位行使的社会职能,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和谐。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转轨时期,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都依托于社区。解决社会问题,协调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离不开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提高居民人文素养,离不开社区。社区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社会的一个“全息缩影”,社会的生活需求、利益关系、群体矛盾、阶层结构和运行逻辑,在社区都有对应的表现。政府各个部门只有依托社区这个基础平台,才能把自身的管理触角伸向基层,才能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可以说,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利益尤其是切身的物质利益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发展状态。而城市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则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和谐。在城市利益关系中,城市居民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利益主体。作为社区的成员,城市居民的利益需求也必然与所在的社区联系在一起,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利益关系。社区是一个具有明显共同利益的区域,居民的社区共同利益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社区居民参与的动力所在。不同的人群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共同利益关系。往往决定社区的构成与否。社区利益使社区居民在相互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社区关系。这些关系既是他们活动的结果,又是他们赖以进行活动的条件。只有形成这种关系并且在这关系中才有他们的社区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利益是形成社区关系的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进入社区,越来越多的征地拆迁人员进入社区、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进入社区,城市社区的各类利益主体的关系格局发生明显的变化。当前,社区成员利益日益多元化,社区的异质现象越来越突出,造成了部分群众的心理失衡;城市社区具有高度开放性,外来人员增多,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大量历史性、社会性矛盾沉淀到社区。导致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所有这一切,都使社区既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也成为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多发地。利益协调、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成为社区重要的职能。与此同时,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复杂多样。富裕型、准富裕型阶层需要社区环境优美。物业管理周到。家政服务便捷;低收入阶层则急需低保、救助和再就业服务;而多数小康型居民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需要社区文体娱乐健康服务等。同一阶层居民也表现出个性化需求趋势。这对深化社区服务,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服务的要求加大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基层社会管理和利益协调、矛盾化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区利益关系的新变化要求和谐社区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社区利益关系。只有以居民利益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尽力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妥善处理和协调社区各种利益矛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保障体系和利益协调与矛盾化解机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区公平正义,使全体社区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使社区由利益和谐达到社区和谐。可见,社区利益在社区建设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就必须协调和理顺社区利益关系。

二、和谐社区建设是社区利益调节的重要载体

城市社区是贫富差距的凸现带、利益冲突的晴雨表、伴随城镇化而产生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高发区,也是城市汇集舆情、协调冲突、化解矛盾的第一线。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社区建设,就必须承认各种矛盾和差异在社区中的客观存在。各种利益矛盾、利益冲突在社区的大量存在。决定了和谐社区建设必须把处理社区利益关系放在重要工作位置,及时处理各类利益矛盾。当好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的减压阀、润滑剂,最终要起到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防护网、保障线的重要作用。

1和谐社区建设是社区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

利益的充分表达,是建立和不断完善不同利益群体协调发展的社会机制的前提条件和首要环节。在居民利益日益社区化的趋势下,社区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利益矛盾不断加深,因物业产权、征地拆迁等纠纷而导致的社区利益冲突正在全国各个城市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不能很好地表达。不能进行必要的沟通。不仅容易导致官僚主义,还会导致主体之间因为对彼此的利益要求缺乏准确把握而发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有效协调不同社区利益主体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在社区层面上建立和完善能够充分反映不同主体利益要求的表达机制,使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等利益主体都能够通过社区建设的正常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从而使干群之间、贫富之间、社区成员和社区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减少到最低限

度,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团结合作。形成强大的社区利益共同体。社区利益主体还因此能够合理地参与或影响利益协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体现社情民意,符合居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2和谐社区建设是社区利益满足的重要途径

利益满足也即需求满足,利益满足的难度随着利益分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增加,利益需求一旦得不到有效地满足就会产生相应的利益矛盾,甚至是利益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社会成员或群体在满足其利益需求方面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而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和谐社区建设对于普通城市居民来说就是一种利益满足机制,对于社区弱势群体来说,它也是一种利益补偿机制。一是社区建设使居民利益社区化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救助工作社区化、退管和老龄工作社区化和业主利益管理社区化。二是社区建设为社区利益需求的满足提供必要的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部门和社区自身来提供,为满足社区各个利益主体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其中主要包括针对个体居民开展的公共性服务,针对普通居民开展的他民利民服务,针对弱势群体开展的福利性服务。三是社区建设为社区弱势群体利益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种补偿机制。通过促进社区就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给予社区救助和提供老年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福利服务,建立和完善社区保障机制,使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失业下岗人员和疾病伤残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利益受损程度得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满足其基本的利益需求。这样才有利于缓解社会利益失衡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和谐社区建设是社区利益协调的重要途径

利益协调是针对特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利益矛盾和冲突的调节。由于社区利益主体和内容的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区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变得更加普遍和突出,急需社区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城市社区由原来单纯居民住区演变成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各种社会单位的落脚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自然成为相应的承接载体,成为有效缓释、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平台。而和谐社区建设,特别是社区民主自治能够促使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促使社区组织更好地扮演居民利益代表的角色,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社区组织之间及社区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从而有效地协调社区内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社区自治是社区利益关系的调节器,在社区建设中,通过社区居民论坛、社区对话、社区听证会和民主评议等社区自治活动的开展,建立和健全社区利益协调机制。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社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三、创新城市社区利益调节机制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和谐社区建设在调节社区利益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解决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要缓解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都离不开社区建设。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应从加强社区民主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完善社区管理四个方面促进社区利益调节机制的创新,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1加强社区民主建设,构建多元化的社区利益诉求机制

“变革感来自渴望平等的冲动”,有利益的分化必然就有利益的表达。一般地说,“当一个社会经历了经济与技术变化,当它获得了与这些变化过程相关的态度时,就会出现导向更高程度利益表达的倾向和行动手段”。和谐社会要求不同利益主体有通畅、规范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形式,为居民群众提供对社区教育、治安、环境、卫生等社会事务的知情和参与的机会与条件,保证他们的利益诉求能够在社区得到及时、有序的表达和体现,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此,必须加强利益诉求机制建设,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平台。一是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凡是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商会、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居民群众,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事调解,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社区稳定;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居民群众对环境、物业管理、社会问题等的意见,畅通社区信息反馈渠道。要完善公开制度,把居民群众关注和涉及居民利益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及时公之于众,接受居民群众监督,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三是要完善居民会议制度,居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应依程序按大多数居民的意见办理,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决策应及时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保障居民群众的参与权;四是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组织居民有序开展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服务工作的监督评价活动,围绕经济权益行使民主权利,保障居民群众的监督权;五是要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社区居民自治的新途径,切实提高弱势群体或低收入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

服务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命力所在。一个和谐的社区,首先必须是各种社会关系、社区群体和谐共处的社区,必须是社区内部各种矛盾得到圆满化解,至少是能够成功缓和的社区。一旦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无法从社区内得到满足,实际问题与矛盾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他们将对社区失去信心与信任感,社区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和谐社区建设要贯彻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把发展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居民群众生活品质,从基础性层面协调社会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关系。社区服务最现实、最直接、最具体地体现居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特别是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化解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赢得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和热爱,进而激发居民群众对社会的关心,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可见,发展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是建立健全多元合作的社区利益协调机制的重要环节。

目前,社区服务正处于发展时期,服务体制与机制、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手段均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在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发展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在社区服务运作机制上努力实现五个转变:服务客体由单纯的政府民政工作对象转变为全体居民;服务手段由单一政府福利救济型转变为多功能综合服务型;服务主体由单纯民政部门提供服务转变为市、区、街、居委会多个部门协调服务;服务设施建设由市、区、

街、居委会单方面投入转变为多方面共同投入;服务方式由无偿服务转变为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只有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协调社区利益关系,使居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首先,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要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市场化。其次,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切实加强政府对社区服务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和政策监管,推动城区和街道建立和完善“一站式”、“一门式”服务、公共信息化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第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协调、鼓励各类企业进入社区,引导赢利性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第四,要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对社区公共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区街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的中介、组织作用,实现社区服务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发动和鼓励社区成员之间开展互助性服务,大力开展社区慈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能力。

3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构筑和谐文化共建共享机制

良好的社区风尚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精神支撑。而构筑和强化这个支撑,需要通过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才能落到实处。社区先进文化建设以社区为依托,发源于社区,发展在社区,通过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丰富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等形式,吸引社区不同群体的居民积极参与,能够有效发挥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良好功能,同时可以使居民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首先,要进一步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要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逐步实现有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的社区居民“人人皆学”的目标。要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居民思想道德水平。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全面学习蔚然成风。其次,要进一步开展社区文娱和体育活动。加强社区文体娱乐设施建设,为社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文体娱乐活动场地和活动场所。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社区文化、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育发展社区文体群众性组织。同时用群众熟悉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社区民声、民意统一起来,教育引导居民和睦相处,营造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风尚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区成员作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根本任务来抓;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作为重要途径。通过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4完善社区管理,构建多样化的社区矛盾调处机制

社区组织直接面对群众、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处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第一线。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不断完善社区管理,是调处社区矛盾,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只有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不断健全居民自我管理机制,大力指导和引导驻区单位、物业管理机构和社区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建立健全共建机制、协商机制和指导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各类机构和组织在社区管理和社区矛盾调处中的作用。为此,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要建立社区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居民群众的意见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以及能够依法及时合理地回答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前要特别处理好居民普遍关心的物业纠纷问题,要监督、指导物业管理机构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妥善处理矛盾,切实维护居民利益,保持社区稳定。三要建立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结合,积极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要学会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协助党和政府及时妥善处理各类事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社区、解决在萌芽状态。四要建立社区建设保障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切实落实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办公用房、服务设施、居民活动场地和办公经费,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五要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区、街、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