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方
胡紫薇大闹央视奥运频道发布会时说过一句话:如果中国不能向全世界贡献价值观,它就还不能称为大国。
换句话说,我们还未能输出足以影响世界的价值观。但是,秦晖教授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中国固然正在全球化,反向来说,其实全世界也可能正在经历一个“世界中国化”的过程。这不是说中国制造品正在淹没俩球市场,而是中国奉行的低福利高管制的制度,正在侵蚀西方福利国家的基础,使得他们必须降低福利乃至民主,来应付中国不断压低成本的商业竞争。世界中国化,或许就是一个更加严酷的、更加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的趋势。
这是不是一种正在输出的、可能对世界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价值观?
我们总在强调学习美国的市场经济。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某种意义上中国已经比美国更加市场经济,因为后者还要拿出很大精力照顾社会福利,而中国这方面负担要轻得多,或者说无所顾忌得多。至于中国老百姓对此的抱怨,那是另外一层意思,不是我今天想说的。
“两会”前夕我与做互联网的同事讨论“两会”报道,自然,我们要做一些切合“两会”议程的社会现实话题,但是我建议,也许是时候了,我们能不能挖掘出一些中国人内心价值观的东西,作为这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变化标记。我总有一种感觉,我们跟以前不一样了,并且我们可以向全世界大声说出这种不一样了。
我一直关注一些外企。很多年前,我对这些外企是如此仰望,认为它们及其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水平,可能我们一辈子也赶不上。但是这几年来,我的看法改变了。我承认我甚至有点轻蔑他们,那种按部就班的固执,那种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和态度,该休假就休假,一年恨不得有一两个月的假期,那种福利,以及福利给人造成的惰性,不思变革,不肯承认错误和失误……他们固然依然有着比我们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经验,但是他们哪有我们的干劲和节奏?
有个朋友对我说:“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人道主义者,但是我发现自己变了,比如面试新员工,我总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你肯加班吗?”
在中国的企业里边,不肯无偿、无条件加班的,几乎熬不过试用期。他说他当然知道这么问是违法的,但是跟公司要求的绩效、跟自己内心的期望相比,那点法律算什么呢?何况应聘者也知道,他无非是把话摆到桌面上而已,到点下班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好意思的事情。
现实如此,在企业里边做的朋友应该感同身受。
或者你可以说,当初日本甚至四小龙崛起,它们的员工也是这样做的啊。但是这里边还真有大不一样的地方。那些国家和地区,它们有没有拼命压低社会福利,是不是让你永远处于恐惧之中只能拼命往前赶?我认识一些在企业里边做到职位不低的人,他们依然没有安全感,“赚多少钱算够”?我告诉他们,在中国你赚多少钱都不够,因为缺乏保障,想要剥夺你那太容易了,通货膨胀、股市动荡、房价、教育、医疗……关键是我们对未来缺乏预期,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跟太太说,要是我有了钱,我就去买金砖,我看也就这个还靠谱儿。问题是黄金真就靠谱吗?历史上的确中外政府都有,在特殊经济时期宣布个人持有超过一定量的贵金属为非法……
这是中国正在向全世界输出的价值观吗?是的。它是混杂着骄傲与自卑、希望与恐惧,它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追求一种原教旨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中超常规的竞争力,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生活态度。当然这么说也有失公允,因为它也使我们获得了一百多年来都未曾有过的心理优势和自信,我们知道,只要这样坚持下去,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直到有一天,可能全世界都被迫采取我们的标准,就像秦晖教授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