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2009-06-29 09:10杜小荣
理论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社会化

杜小荣

摘要: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党校图书馆具有文献信息资源的特色优势和全国党校系统网络资源的共享优势,还有专业队伍参与社会实践的人才优势和广泛联系社会的外部环境优势。党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必须准确定位,明确重点,发挥优势,走有特色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社会化;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3-0092-03

一、党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党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党校图书馆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建设和谐社会的全局以及图书馆自身的基本社会使命等方面来认识这一问题。

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党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走社会化之路势在必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全社会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信息理应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共同财富。作为拥有一定特色的信息资源的党校图书馆,无疑是人类信息资源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党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与条件,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服务平台。从而保证知识传播渠道的通畅,使服务社会化成为可能。

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既可使自己的文献信息资源融入社会知识保障体系,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的社会财富,更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对社会读者开放的、公平的服务,也是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弘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拥有的信息资源总量存在明显差别。我国现有公共图书馆2721个,总藏书量4亿册,按国土面积和人口计算,平均每3529平方公里有一个公共图书馆,相当于一个馆平均辐射半径为33.5公里,每45.9万人口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平均每人拥有0.27册藏书。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情报信息来帮助他们生产、经营、开发,各级领导需要大量的情报信息供决策参考,广大群众对文化、信息、知识得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另一方面,全国党校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却低于25%,许多对社会有用的文献在“睡觉”,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也是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用中的一种“不和谐”现象。党校的经费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国家花费巨资建设的资源不仅要为党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也理应让社会尽可能充分利用它。从中央党校到各省、市、县党校的图书馆如能面向本地区以至于全社会,走服务社会化之路,将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平,填补数字鸿沟,缓解供需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

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图书馆自身的基本使命。图书馆历来就是一种公众性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现代图书馆自产生伊始,就以为社会大众服务作为自己的理念和追求目标,早在十七世纪。德国图书馆学家G·诺德就曾指出:“图书馆不应只为特殊阶层服务,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可以说,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自身的基本社会使命,也是它产生、存在和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理由。我国的除公共图书馆以外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在自身的发展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性质、所属系统、服务对象不同,出现了专业化、专门化、部门化的趋势,各为其“主”。但是,从宏观上说,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都应该是社会共同的财富,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自然也是党校图书馆不容推卸的职责。

二、党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独特优势

党校图书馆在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面向社会开展信息社会化服务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文献信息资源的特色优势。党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其规模和数量虽然比不上大学图书馆,但是具备了专业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优点。馆藏特色主要为:丰富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经典著作,以及学习、宣传与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文献资料;哲学、政治、领导科学方面的书刊文献;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研究资料;省情、市情、县情等地方文献资料。随文献数量的增加以及全国党校系统共建了一批特色数据库,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党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要求下,这些文献大部分对社会用户有普遍的适用性。其中的党史、党的建设、省情等研究资料,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宣传工作者和一些专门研究人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而且,这些资料的系统性、完备性为其他社会信息服务机构所望尘莫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专业队伍参与社会实践的人才优势。党校的专业人才要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党校拥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教授,这使党校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有可靠的知识后盾,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是一般公共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二是党校图书馆也拥有较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他们在信息资源的获取、鉴别、加工、处理等基本业务环节上都有比较强的能力。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比起普通高校图书馆来,党校图书馆人员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参与社会调研,了解社会需求。承担党政部门的课题资料收集整理活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

全国党校系统网络资源的共享优势。由于党中央对党校教育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对党校的投入。各地方党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技术设备也有了极大改善。党校图书馆一般都有较好的读书氛围和优雅的人文环境,是理想的学习之地。在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数字化、远程教学设备等方面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以中央党校图书馆为中心的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从中央到省、市、县党校可以通过网络提供远程信息服务。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党校图书馆信息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广泛联系社会的外部环境优势。党校是培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的学校。党校的学员大多为一个地区、一个系统或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他们比较全面的了解所在区域的社会实际和需求。他们在党校学习期间,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过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并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即使在他们离校之后,仍然保持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为党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图书馆可以通过他们比较具体地了解当地政府或某部门的工作任务与信息需求重点,沟通与协调同社会各实

际部门的关系,使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大影响力度,增强服务效果。

三、党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思路

关于党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定位。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全社会的文献信息需求是无限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并不是盲目的、无限的、不讲重点的泛泛的服务,即使在讨论社会化的问题上,各级各类图书馆也都应该首先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服务方向与重点,起到在全国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特有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才是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应有的内涵。不能一提社会化服务,就不分主次,不顾自身的实际条件,结果顾此失彼,反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党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定位应该是党校的干部教育向社会的延伸。在全国图书馆社会服务体系中。应是侧重于为社会大众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政领导宏观决策参考提供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它不能像一些高校图书馆那样为重点学科的建设、科技攻关、专利检索等提供专业性很强的信息咨询服务,或者像公共图书馆一样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一般性的文化科学知识普及服务。党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重点对象,应该是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从事政治理论宣传工作的人员、党史党建的专门研究人员,以及社会上有学习政治理论需求的广大群众。

关于党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党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主要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围绕党政领导部门宏观决策的信息需求进行信息调研,整理相关信息供决策者参考;(2)收集省、市、县情信息资料以及外部对本地区的评论与信息反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3)配合本地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提供学习宣传资料,汇编学习文件,为干部思想教育输送精神食粮;(4)为党的建设和党史研究等方面的理论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题文献信息资料。

关于党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方式。社会化服务绝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只是书刊的外借,只想到敞开大门,接待社会读者借阅书刊。现代条件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应该有更为丰富的手段与方式。任何一个馆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信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是无限的。党校图书馆只有通过服务的延伸才能缩小有限信息文献资源与无限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社会化服务之路越走越广。具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着重抓好以下方面:

(1)开展党政干部和社会用户信息利用知识与能力培训工作。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倾向于“自我服务”的模式,即利用网络终端自行查找和使用信息。但是部分用户对网络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网络信息资源又庞杂无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有效获取信息。党校自身本来就具备较好的教学条件,图书馆可针对党政干部的特点和社会用户获取信息的现实困难,积极开展有关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训,使其掌握通过网络有效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技能。

(2)开展特色服务。党校图书馆要发挥优势,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开展特色服务。对社会用户来说,零散的资料、报道看过以后,很容易淡忘。党校图书馆专业人员通过收集、归类整理,形成专题数据库,发挥的作用就大不一样。目前,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已经陆续建起了一批专题数据库,有若干专题在全国或本地区具有特色,相应的文献资源也较为系统和完备,应该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

(3)开展网上咨询服务。信息网络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趋向于通过网络请求咨询服务。党校图书馆应在自己的网页上设立相关服务项目,接受读者的咨询,与用户交流,并以此为平台逐渐了解不同读者群的主要需求,及时满足他们在公共图书馆和其他咨询部门无法得到的信息。

(4)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党校图书馆应满足社会大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需求。再是根据党政领导部门决策需要、研究工作进程以及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更新服务方面,深入企业,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对科技开发和成果的情报需求。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同时,将科技成果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服务。

四、党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党校图书馆要走社会化服务之路,牵涉到馆藏建设、服务方式、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以及与社会用户、社会同行等方面的关系,必须统筹考虑,探索创新。逐步实行。

必须处理好基本用户与社会用户的关系。党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后,大量社会用户提出的信息要求,会对原来核心用户(党校师生)的信息要求产生影响。因而处理好核心读者与社会读者的关系便成为问题的关键。一般来说,党校图书馆虽然对社会开放,但它的主要任务依旧是为党校教师和学员服务,必须以保证本校核心读者的需要为前提。—方面要制定具体措施来保证校内人员利用图书信息资料的优先权,但同时应注意尊重社会用户不能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上有所差异。要尊重社会用户的权利在本馆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时,要耐心解释并且联系社会同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争取每位用户的认可。

处理好同行业的关系。党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要妥善处理好党校图书馆之间、党校图书馆与其他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党校图书馆较少有与外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只是在业务工作或学术交流方面有些联系,谈不上资源的共享。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党校图书馆应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地方政府信息部门、社会信息服务中介等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地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主动介入当地的文献共享协作网,发挥各自的馆藏特色,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同时,通过与各信息咨询服务部门的合作,合理调配信息资源,共同满足社会信息需求。

处理好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与社会化宣传的关系。长期以来,党校图书馆“养在深闺人未识”。社会上不少人对党校图书馆知之甚少,社会影响受到很大局限。要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党校图书馆应在网页上开辟信息服务窗口,重点介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信息服务能力以及信息服务形式。尤其是要突显出党校图书馆的特色化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来扩大影响,增强社会对党校图书馆的了解和认可,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党校图书馆所提供服务的价值。

处理好社会化服务与自身建设的关系。党校图书馆要搞好社会化服务。其重要的前提与条件是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具体的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图书馆为全社会服务的新理念。要破除图书馆部门所有的狭隘思想,将图书馆纳入整个社会信息服务系统的视野,立足本馆,放眼全社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来统筹考虑图书馆各项建设,从资源配置、人员安排、馆藏建设、规章制度的设立等各方面来保证社会化服务的开展。

(2)着眼于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馆藏化。重视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要对社会上海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达到有限拥有,无限服务的目标,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文献信息需求。

(3)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使其符合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党校图书馆要搞好信息社会化服务工作,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要从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出发,重新审视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即:不但要掌握图书馆专业的业务知识与必要的信息技术,还要具备参加社会实践、从事社会宣传、开展社会调研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与社会化服务相适应的制度建设。为使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逐步规范,必须改革原有规章制度中一切不利于社会化服务的条条框框,取消不必要的限制,从社会用户的角度出发,重新调整,建立健全更为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社会用户的正当权益。同时,也可使全馆人员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互相配合。共同搞好这项工作。

责任编辑:秦玉珍

猜你喜欢
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