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询着,打开孩子的心门

2009-06-29 05:25冯桂英
师道 2009年5期
关键词:心门要学上学

冯桂英

对心理学教师而言,谈话艺术关系到工作的成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会封闭住心门,教师的工作就是想办法让他们自愿把心门打开,探测到其心里装的是什么,然后因势利导,为其解压、疗治。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去参观一所中学的心理咨询室,刚好遇到一个班主任领着一个由母亲拉着的女孩进来,这女孩不住地哭着。班主任说:“老朋友,帮帮忙,这个学生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学了,能不能跟她作一次心理辅导?”我点点头。班主任开始介绍这个学生的情况。我看到女孩害怕的样子,示意班主任不要再说了,上前主动拉起女孩的手,让她坐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我先为她倒了一杯水,然后用关怀的语气问:“你怎么啦,可以让我知道点什么吗?”这似乎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话,但隐隐地,却透着一种让人感到被关怀、可以信任的感觉。我观察到,她舒了一口气。看来,她长期受压抑的情绪有了缓解的迹象。

一句平常的问话,却隐含着不平常的艺术,它不同于以下几种提问。

“你怎么啦?快说吧!”——这是逼问,会造成紧张的氛围。

“有什么问题?说吧!”——还是逼问,这样问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抵抗你。一旦出现“阻抗”,双方就难以进行沟通了。

“你不舒服,是吗?”——很生硬,这种封闭性的询问会使双方难于把话题展开。

“你为什么不上学呢?”——这是带有质问性的话语,会使对方感到尴尬,不知道怎么样回答才好。假如她沉默,那遭受挫败的将是我,进而会陷入僵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潜意识,特别是中学生。

经验和思考告诉我:恰当的询问,再配合适当的身体语言,是走近谈话对象的关键。面前的女孩,情绪很快平静下来。然后她很小声地说:“每天早上起来,我都感到很累……”

我点点头,轻轻“啊”了一声,表示理解。更重要的是,这表达了我对她的尊重,对她的谈话感兴趣。

她停了一下继续说:“我妈带我去看医生,医生说我没事,回来妈就骂我……”我又“啊”了一声,只是语气不一样,这个“啊”字后面带一个“?”号。

她开始抽泣。我感觉到她很委屈,马上递给她一张纸巾,并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这时候,如果我急着发表意见,就会弄巧成拙。我用了“啊”字,是表示我对此很关注,很想听下去。果然她继续说:“她骂我懒,说不上学就是偷懒,还打我……”

我一边用心倾听她诉说,一边思考。首先排除了她是因为身体的问题而不上学的原因,估计她不上学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人际关系紧张,二是学习成绩不好。那么,该怎么询问才好呢?

很自然的,我脑子里冒出这样的话:“你是学习赶不上才不愿意上学吧?”若真是这个原因,这样问岂不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她刚开始打开心扉,这样问会使她马上关上心门的。

“绕开,绕开!”我在心里提醒自己。于是,我巧妙地把话题转向其他的内容,好让她完全解除戒备,把心里的东西倒出来。

接下来,是我与这个女孩的一小段对话——

师:现在中学要学的科目很多,你们要学十几门,很难哟!

女孩:是呀,十几门,很难的。

师:愿意告诉我你哪些科目学得好吗?(这样问可避免提到她的弱点,对其心理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利于让她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女孩(笑了笑):语文学得最好,还有英语,一般考试都有80分以上。

师:语文、英语这两科学得好都是要靠勤奋的,你肯定很用功啦。(她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

师:我看你是个很乖的学生。你笑起来很可爱,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你,想与你交朋友了。你在班上与什么样的同学要好呢?

女孩(皱了皱眉头,不好意思地):我以前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可是现在我们不在同一个班了。我常常不上学,与其他人不熟识。

……

“你在班上与什么样的同学要好”这一提问看起来很平常,但对于一个没有朋友、孤独无助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心理上的保护。不太好的问法是:“你有朋友吗?”这会造成对方敏感,无异于在其心灵的伤口上撒一把盐。

我发觉,每一个问题都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处处为对方着想,恰当地运用尊重、热情、真诚、积极关注等心理咨询技术并灵活变化,常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终于,女孩的心门打开了。于是我进一步因势利导,从“好朋友”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她提了很多建议。这时,她的目光里有了喜悦、自信和满足的神色。

我关注着我的心理咨询效果。第二天打电话给那位班主任,她告诉我,那个女孩已回校上课了。又过了两个星期,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那个学生再也没有逃学,还跟几个同学搞起了学习小组互助活动。听到这些,一种成就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田家炳中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心门要学上学
可说可不说
心门
心门
上学啦
雪花
唱歌
努力学,尽情玩
下雨的日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