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顾玲玲(197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南通市第二中学历史组教师。
今年是建国60年,全面总结60年来的历史经验,展示60年的辉煌成就,对于推进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课程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一、建国六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建国60年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找到了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进展。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成就而言:
第一,经济上,持续快速的增长,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49 年国内生产总值不到679亿美元,人均GNP仅为27美元。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GDP总值超过30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360美元,综合国力排在第四位。
第二,政治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为特征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第三,文化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累累硕果。
第四,外交上,从一个封闭的落后的无主权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成为一个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享有崇高威望的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不断增强。
二、建国六十年的成就对于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启示
建国60年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是我们高中历史课教学创新的重要素材,对于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创新有重要启示:
(一)建国六十年的伟大成就,为我们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重要的素材和内容。60年来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从原来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走向世界经济总量第三位。巨大的历史成就通过我们的学习和宣传,可以自然激发广大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对于我们高中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新中国与旧中国的比较,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无论是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比较,还是国际上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来之不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对于我们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60年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就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坚定党的领导,更加自觉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三、具体教学创新的措施
以纪念建国60年为契机,推进高中历史课教学,使知识讲授和思想政治观念的灌输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方法有:
(一)以纪念建国60年为主题,召开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以及相关的趣味知识竞赛。
(二)在教学中结合有关章节,有重点的插入建国60年来的有关图片、影像资料,给学生以直观印象;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堂提问,如为什么建国60年我们取得伟大的成就?对比新旧中国的面貌,你作为一个中学生有何体会?等等,让学生在直观的形象思维基础上上升到理性思维;深化对书中有关章节的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三)以《建国大业》等一系列爱国影片为素材,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或上网观看,并撰写观后感,教师进行集中点评。
总之,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创新应当是不断与时俱进的。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以建国60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创新,使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開放与创新的时代精神,其教学方式和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进行大胆探索,才能开创中学历史教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