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转型”与“寻求突破”的发展转型阶段;但是,在巨大成绩的背后,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城市化道路中的主要问题出发,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同时,鉴于中国的城市化的实践进程,为了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综合协调发展,在新一轮的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才是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城市化 文化底蕴 地方特色 发展转型
作者简介:刘新,河南省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城市与农村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年均9.8%的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被久负盛名的高盛公司专家雷默,对中国的这种发展模式,总结为“中国模式”[9]。甚至于被称之为“中国奇迹”。这种奇迹的背后,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奇迹的取得,主要来自于四大动力:城市化、对外开放、农村改革、放权让利于民。但是,也有學者从另一方面进行了解读,比如,著名学者秦晖(2008)认为,中国奇迹的终极因素就是两个:“圈地运动”和“农民工”,这两个关键因素,才有爆炸性的城市化和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无论怎样诠释,城市化肯定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伴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必将发展得更快,质量更高。本文,试图从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角度出发,阐述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要突出和强调并加以具体实施,促进更好的城市化,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城市化成就的简要回顾
简单而言,城市化是乡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城市化水平常常被用来度量人口的城乡结构。由于人口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过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城市化,就对城市化的内涵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我国的《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将城市化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总体来看,“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历史过程,它不仅包括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还包括产业的不断聚集,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不断优化。
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6%,1978年增长到17.9%,近30年只提高7.3%,发展速度很慢。而同期,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由于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上下互动,中国的城市化也成绩斐然。至2007年末,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城镇人口59379万人,城镇化率为44.94%,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5470平方公里。在设市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为287个,县级城市为368个;市辖区人口(不包括市辖县)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为118个,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19个,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51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有267个[10]。中国,在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一些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城市化任务。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一)旧城消失、部分古迹灰飞烟灭
随着如火如荼的旧城改造,“旧貌换新颜”,成为不少城市的时髦口号。然而,在狂飙突进的背后,却人为地让部分历史文化古迹,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消失。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世界范围内,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我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1982年始,我国先后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比如,突出的有1999年11月11日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一夜惨遭摧毁,郑孝业、罗哲文等专家称之为20世纪末恶劣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事件。之前,还有福州三坊七巷的建设性破坏、贵州遵义和浙江舟山市定海的老街区被拆等。
历史的载体不是在教科书中、而是在有质感、有形体、有生命痕迹的城市里。口说是无凭的,只有古道巷陌和文物才令历史文明活色生香、传承永久。旧城被“消失”之后,宝贵的文明传统被割断,新城市对未来表现得无所适从,文明无从谈起,新城市发展变成“拔剑四顾心茫然”。最后,只好“假古董”当道 ,真迹难觅芳踪。
(二)盲目求大、高、国际化和现代化大都市
截至2006年止,全国有86家城市喊出建立国际大都市的口号。轰动一时的珠海西区开发寄托着珠海成为大都市的梦想。还有不少城市在为扩大市区人口规模不懈“努力”着,几百万上千万市民在他们眼里也成了国际大都市的指标。相比之下,巴黎花了30年时间建了5座新城才移出75万人,以缓解老城人口和就业的压力;汉城花了7年时间才使其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了4%。像我国大连,注重本地实际和地方特色,“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不多。城市建筑以建高建筑为特征和光荣,并以此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以上海的金茂大厦为起点,各地的“高”、“大”建筑是一座座拔地而起,越盖越“高”、越长越“大”、不一而足。建筑大师张开济以“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来形容时下流行的建筑风格,于是,高楼大厦成了中国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代名词。
(三)城市克隆、千城一面、令人遗憾
中国城市越来越相像一样标识风格的连锁快餐店、西餐厅、银行网点、五星级酒店、一样的马赛克、玻璃幕墙、洋建筑上戴着的瓜皮帽一样的把所有高楼和商业街都挤在市中心一样港式、欧风、新加坡模式的中不中、洋不洋、今不今、古不古的建筑……“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在建筑实践中更多变味为“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最终,演变为著名的香港中文大学学者郎咸平所说的,中国的城市就是一个模板,“钢筋水泥混凝土森林”, 除了产生部分GDP的作用外,毫无特色,单调之极。虽然意见尖刻、比较逆耳,但是,至少也是部分的事实。
当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说“中国的建筑已经彻底走进了死胡同……[11]”。这更说明,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一语中的的问题,发人深思。
三、原因探析
(一)从文化和建筑文化谈起城市化的根和灵魂
文化是一个立体组合,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也叫心灵文化。文化又像“三环线 ”。文化“三环线 ”的外环是物质文化,也可以说是科技文化;中间是制度文化,也就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里面一层是精神文化。
文化的外层与中层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我们对心灵文化即人的价值理念、伦理规范、生活哲学等与经济的关系,给予特别的关照。诚如有学者从亚当.斯密的理性经济人模型入手,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引申出6种非理性要素与历史文化因素即人的欲望、情感、情绪、意志、意识及风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说,文化的外、中两层对经济起着可见乃至可以触摸到的显性作用,那么心灵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则是隐性的,因其隐性而更深刻、更持久、更顽韧。
具体到建筑文化,同样,也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完美结合。我国第一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很早就注意并加以重视,并且,不遗余力地捍卫建筑文化和尊严,留下不少动人的美谈。
同时,建筑文化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而且,语言是文化的实质和核心;这样,在有形的建筑背后,有强烈的文化渗透性。同时,文化的多样性和建筑的多样性,往往是相伴而生的产物。而且,文化是最深层、最内在、最高端的东西。割断了文化,就断绝了传统,“来历不明”,任其时尚光鲜,也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历史的长河中,接受不了检验。
(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孕育了一方文化与风土人情。同时,也产生了一方历史文化和精神积淀。更何况,中国地大物博、多民族、各个地方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情、物情、人情和世情特点,更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表现为各个地方在历史中形成的传统工艺、地方特产、民间艺术、历史古迹、民族情调、地缘人脉、田园风光、古城名木和原始森林等。
这种情况下,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竞争力,必然是由当地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价值风情、文化等各个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创造和维持的,并且生机勃发;表现为与其他城市相比,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间,各具特色,灿若星河。
同时,新一轮的城市化中,城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在经济调整时期,更加需要发挥城市和城市群的核心及战略引擎作用。作为先锋的房地产是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内需的“牛鼻子”,鉴于其产业相关系数大,有数据表明,建筑业能带动65个相关产业和5万多种商品的生产,必然会受到重视。目前,由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颇受微词,备受诟病,深受社会质疑,缺乏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是,房地产建筑作为一种商品,投资品和文化积淀品。在这个时代,商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商品身上的文化创造力。没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结果,就会产生如上海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对中国城市化建筑的评价:“每栋建筑都应讲述它自己的故事,而中国绝大多数建筑都缺乏故”[12]。象成都这样,定位准确,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休闲之都”,“成都,来了,您就不想走”和类似“名山圣水丹江口,寻根问祖武当山”这样,洋溢着文化魂和根的城市建筑,充满着地方特色和中华民族风情的经典之作,乏善可陈。
(三)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客觀要求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必然会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加速,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庄建设步伐加快,村容面貌显著改观。楼房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上平坦的村落格局。街道路面的硬化,照明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普及或改善,如电视、电话、电力、供水、交通等,显著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乡共享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城镇规划、图书馆、博物馆和良好的免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而且,农村以“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硬化、优化”为目标,以垃圾治理、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绿化工程、居住环境改善、环卫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必然对新一轮城市化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
当然,这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但在内涵上与城市化是一致的。这也应该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同时,为更好地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下的城市化,既要考虑到农村有要考虑到城市下的各自特点和目标定位,完善新一轮的城市化,也就是城乡一体化下的城市化。
(四)建筑文化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形表现
自约瑟夫.奈(Joseph S. Nye.Jr. )在20世纪80年代末则明确提出了软实力(softpower)思想以来,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以文化为主要代表的软实力可以为物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创造和谐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构建思想基础,凝聚民族力量,对国家硬实力起着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
具体到我国具体情况,地形复杂、特色各异;表现为有形文化的载体的各式建筑,更是承担了文化软实力外在表现之一。而且,“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早已经成为共识。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建筑文化的要求,更是紧迫。
四、结论和建议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由2007年的繁荣顶峰转入2008年以来增长下滑。经济调整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发展所积累的一系列问题、矛盾、冲突被最大限度地暴露出来,因此,中国城市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城市发展政策的调整和重构。
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考虑到人文、经济、社会、等因素。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从城市化道路看,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以大带小”的原则,“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其中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应该是贯穿于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的主线和脉络。
(二)加快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高效整合途径和发展方向。做到克服“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的现状,改变目前城乡一体化协调质量不高现状。
(三)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间的各自特色定位准确,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体现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秦晖。城市化:容忍贫民窟与贫民权利[J]中国市场2008(24)16~19
[2]张开济。重现城墙雄姿 恢复古都风貌[J]建筑创作2003(11)28~31
[3]宋蓓。国外城市化发展途径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02)35~40
[4]谷容,顾朝林。城市化公共政策分析[J]城市规划2006(09)21~23
[5]陈锡文。通向市民之路[J]财经,2006(19). 52~55.
[6]张清平。林徽因传[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152~155
[7]董文柱。中国的城市化:进展、问题与对策[J]学术探索2006(05) 35~38
[8]Lin S, Song S.Urba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Theory and Evidence[J]Urban Studies,2002,39(12)56~59
[9]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教授雷默撰写的研究报告《北京共识》2005
[10]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统计年鉴(2001~2007),相关数据整理
[11]中国城市建设中的败笔:2009年07月01日深圳热线
[12]2009年10月22日中国青年报马丁.罗班接受记者采访:当下中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