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白珍
摘要: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它以数学教材、知识点作为背景,在教师的带动下进行人性化的创设。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趣味化。文章首先分析了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分析了数学情境创设的途径和实施原则。
关键词: 情境创设趣味思维方法
一、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情境创设是对教学知识的再加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教师的二度创作。进行情境教学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刻剖析,通过多种表现形式的手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动化。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而言,抽象的数学概念比较难理解,而通过对数学情境的创设,就直接将这种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进行情境创设既满足了教学的需求,又适应了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基于情境教学开展的模式来看,它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就是要将教学更加人性化。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改变以往生硬死板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教师对数学知识的分析,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呈现,这种方法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对于数学知识的传授,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是对问题的解答能力,而且是在解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敢于探索发现的能力。因此,评判数学能力就是对数学逻辑思维的评判,可以笼统地讲,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是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情境创设就是为他们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
二、情境创设的开展途径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知识点较为初级,所涉及实际生活的比较多。这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式途径较广,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观察,以提供符合他们接受的、具有实践效果的教学情境。总体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1.通过故事来进行情境创设
所谓故事化的情境创设,就是将数学知识通过以故事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获取所学的知识。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而言,抽象的数学概念比较难理解,为了使这种抽象的数学概念能够更加真实具体地表现出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用数学知识故事创作的手段来诠释它。
许多小学数学知识都具有故事属性,教师应抓住这个特点,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例如小学初级阶段,学生学习“0”的时候,许多学生无法认识到“0”的概念,难以接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材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表达。如:小花猫和爸爸妈妈去钓鱼,不一会爸爸妈妈都钓到了许多鱼,只有小花猫一条也没有钓到,这时候小花猫摆出双手,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旁边显示出一个大大的“0”。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创设,学生能够很快明白,“0”就是表现没有,没有的东西可以用“0”来表示。这样的故事的创设简单,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方便学生理解。
2.用活动去再现教学情境
教师让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他们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在活动中加入知识元素,不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愉悦,而且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到了知识。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口、眼、手协调能力,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增强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如小学数学中,在对圆柱体、正方形、圆形的认识上,我拿出几个物体模型,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模型。我通过依次排列的形式,让学生叫出拿模型的同学的名字,最后以他们手中的模型名字取代他们的名字,几个学生不断地变化手中的模型,一会成了正方形,一会又成了圆形。不停的角色变化,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认清了物体的形状。
3.通过问题构建情境
除了实际的情境展示外,教师对学生脑海中情境的构建也同样重要。构建思维情境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这也是学习数学的必要素质之一。创设思维情境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启迪,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自由想象,给予他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同时,这种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以问题方式来构建。具体是对知识的初步讲解——问题的提出——开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种方式需要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转化,形成教学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思考这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原则
笔者认为,根据情境教学的实施范围和实施目的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活动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是遵循主观性原则。所谓教学中的主观性是由学生对创设问题的分析所产生的思维结果,这种结果不应当作为辨别答案的唯一根据。即学生的思维分析应当重在参与与尝试。对学生思维分析的直接否定将会伤害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得他们逐渐丧失善于思维分析的习惯,这不符合情境教学开展的目标。
其次是教师的引导性原则。作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情境教学开展过程中,从问题的创设到问题的解决,教师应当始终扮演着引导性的角色。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合理的评价与点拨,但是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取代学生的思维。
最后,由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课本教材是情境教学实施的主要背景来源,因此对于课本教材中情境元素的挖掘十分重要。教师进行情境教学应当以课本教材为主体,调动教材中的情境元素,从情境模式搭建的角度去处理教材,以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在教材的挖掘中教师应将一些具有情境内容、挑战性的内容和趣味性的内容优化整合,使得这些内容既能满足教学情境搭建的需要,又能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参考文献:
[1]吴佑华.数学情感: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内驱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04).
[2]崔卫.数学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河南农业,2007,(02).
[3]吴慧伶.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