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琴
【摘要】课堂上巧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这样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培养学生性情。本文就如何设置情境谈了笔者的一些初步尝试。
【关键词】巧设情境;教学质量;尝试
Small rgument scenario teaching
Tian Hong-qin
【Abstract】The establish a scenario on the classroom, can let the student use oneself of the ear listen, use eyes to the detection and work hard to work properly to the feeling Wu ……so since can exaltation teaching quality, again can development student's temperament.This text how the constitution scenario talked some first step of the writer to try.
【Key words】Establish a scenario;Teaching quality;Try
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导演,一个好导演应该让语文教学像一部大片一样有深度、有趣味、有魅力。如何做到呢?我认为,情境教学可以让呆板的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可以把被动旁观的学生变成主动、积极、分析、判断的参与者。课堂上巧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这样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培养学生性情。在设置情境这方面我也做过一些初步的尝试。
1. 创设氛围,融入情境
俗话说:四两可拨千斤,含义是善用巧劲儿,我认为此法用于阅读教学再合适不过了。这巧妙的四两劲儿便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良好的教学氛围,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每篇文章开场的导入,都应紧扣文本内容,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方式磁铁般的吸引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心海的波澜、情感的涟漪,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学生。例如在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以“千百年来,母爱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作为契入口,让学生先回忆自己知道哪些关于吟咏母爱的诗篇。这样一问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他们都在头脑中努力搜索,好多学生异口同声地背诵起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纸船》,有些同学还情不自禁地唱起《鲁冰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歌曲,此刻,课堂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师生共同沉浸在歌咏母爱的氛围当中。在这种情形下引领学生走进胡适的《我的母亲》,就会收到水到渠成的艺术功效,也更好地沟通了作者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领略和享受作者忘情的诉说,营造良好的氛围,既可以激发学生热情,又可以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2. 串演角色,体会情境
新教材选入了一些精典的戏剧和电影剧本,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本,如果教师能抓住契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串演文本中的角色,让有表演才能的学生尽情地发挥,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感悟、体会文章内涵,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如教学歌舞剧《白毛女》,我让学生课前准备课本剧《白毛女》中黄世仁逼债一段,学生设计的台词、动作、道剧,表演黄世仁的学生将心狠手辣、歹毒阴险的黄世仁表演得维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表演杨白劳的学生台词哀婉,声声哭泣,字字血泪,真是声泪俱下,自己居然情不自已为杨白劳的悲惨命运泣不成声。一声“老爷,求求你了,喜儿是我的命根子,不能卖啊!”让女同学掉下了同情的眼泪。表演完毕,那位饰演杨白劳的男同学还沉浸在伤心之中,课堂上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堂课不用再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已完全理解了文本的宗旨,深层的内涵。这种串演让学生与作品主人公的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我相信给学生留下的是永生难忘的记忆。
3. 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文学与音乐像孪生姐妹,它们都是作家心灵的颤动,情感的流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把音乐与文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选取的音乐要与文本内容协调一致,渲染出特定的情境,如教学《三峡》一文,讲解三峡山险水急之特点,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长江那种磅礴之势,我选取了古曲《高山流水》,让学生闭目聆听,音乐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忽而回旋辗转,忽而流畅自如,那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到长江之滨:这里两岸连山,夹江对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江水疾驰奔腾,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声势浩大。
在音乐的熏陶感染中,学生慢慢达到忘我的境界,不由自主跟随音乐走进了三峡那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卷中。再通过讲解和分析,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长江之美之磅礴。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唤起他们的想像力。
4.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情境
文学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任何文学作品的讲解都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启发、点拨、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生活经验阅历,搜寻自己大脑中储存的见闻、经历,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课堂中所讲的内容上去,更好地与文本对话。如教学诗歌《秋天》,当时正是十月金秋,我让学生讲讲自己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讲讲自家院子里堆放的情景,谈谈自己星期天到地里帮忙心中所想、所感。有的说“碧绿的稻苗变成金黄一片,有一种喜悦幸福”。有的说“紫莹莹的茄子油光发亮,对了一院子,有一种希望和满足。”答案五花八门,就像秋天的颜色缤纷多彩。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农村学生亲身体验,所以他们感受特别深刻,就很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
情境教学既可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陶冶学生的情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各方面协调发展。课改呼唤情境教学,让我们巧设情境,激活语文课堂,收获学生能力的提高这颗硕大的果实吧。
收稿日期: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