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我读________

2009-06-28 03:10张兴武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09年36期
关键词:撒哈拉凯勒海伦

张兴武

【文题亮相】

请将题目“我读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要具体,不得套写、抄写;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读什么,是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对此篇作文来讲,读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我们可以读自然美景,我们也可以读人的生活。当然,最容易写的,莫过于读书了。

写读书,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所读书籍相关内容的呈现。呈现书籍中内容最常见的方式是用浓缩性的语言概括主要情节。如茅盾的《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开篇便拟用了小说《百合花》的主要情节:“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和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此外,引用原文中的句子也是一种好方法。仍以同一文章为例,为了说明小说《百合花》的细节描写特色,引用了原句:“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

二是写出自己读书的感悟。可以描述自己读书的独特感受,也可以是读书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或观点。注意,观点很重要,它往往体现的是文章的中心。观点的正确与否,既体现着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又体现着作者文字表达的基本功底,因而要特别注意。比如晓雪的散文《白鹭》文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佳作展示一】

我读《撒哈拉的故事》

邓白雪

如果不是读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恐怕无论如何都不会用“浪漫”作“沙漠”的修饰词的。三毛的“浪漫”情结亦是她的“沙漠”情结。

无意间,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使她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青春托付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撒哈拉沙漠——没有花朵的荒原。

当我开始读三毛的文字时,我不由得敬佩起这个外表倔犟而内心浪漫的柔弱女子的执著,向往其达观的生活态度。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美丽、骄傲,却又有着青春期女孩的敏感和感伤。我无法想象她义无反顾地踏上这个陌生的国度时的心情。会害怕吗?不会。三毛在半生中,在许多国家漂泊过。然而,将自己放逐在漫天飞舞的黄沙之中,从此与自己早已水乳交融的生活方式挥手告别,这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在三毛的眼中,撒哈拉沙漠是那么的美丽,而那儿的生活却是要付出无比的艰辛才能适应啊!

初到撒哈拉,面对一贫如洗,坐落在坟场区的简单甚至简陋的小房子,她也曾茫然若失,但对于撒哈拉的向往却始终支撑着她的信念。她开始很用心地过生活,挖空心思布置着这个小得可怜的家:用废弃的轮胎作椅垫,用骆驼的骨头作艺术品,用铁皮和玻璃作风灯……为了给家里添一点绿意,竟然和丈夫荷西一起去偷总督家的爬藤;为了几个空木箱而极度欢悦,即使后来知道这些木箱是棺材,却也因为这个意外的收获而无比兴奋;为了省钱当起了“素人渔夫”,不料反而赔上了汽油费……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个“尘埃一角”,终于成为“沙地的城堡”“美丽的罗马”。虽然是“穷浪漫”的成果,却可以堪称“真正的艺术宫殿”。

三毛也曾因沙漠里的生活而灰心丧气,甚至掉眼泪。但她却不断地提醒自己:只是在习惯它的过程中受了小小的挫折,没什么大不了的。当被邻居的贪婪弄得异常气愤时,她只好自我解嘲地学那些明明捡到了便宜却还表现出一副很受气的样子的沙哈拉威人,大叫道:“你们伤害了我的骄傲!”

沙漠中的生活有艰辛亦有欣慰。透过三毛的文字,我们仿佛也能在字里行间看到海市蜃楼的奇观;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夕阳美景;领略到“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独特情怀。而世间如三毛,有如此经历的幸运儿又有几个?

“一块衣料,它可能用旧了,会有陈旧的风华,而它的质地,仍是当初纺织机上织出来的经纬。”原以为只有站在最显眼的地方才能被注视,却不知道耀眼的不是光环,而是本质,在于你是否努力去追逐过那断了线的风筝。

三毛将自己的青春投资在这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国度,而我的“撒哈拉”又在何方?

点评

喃喃自语似的倾诉,好像是在与三毛对话,又恰如在与读者交谈,文章语言娓娓动人。文章选用了夾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在叙述中,呈现给读者《撒哈拉的故事》的核心内容;在议论中,表达出自己读书的感受,叙与议水乳交融,文笔清新。结尾一句“而我的‘撒哈拉又在何方?”由原作引向自己,引起读者思索,很有意味。

【佳作展示二】

我读《海伦·凯勒》

付容

残疾,一个让人痛心的词语,再多的同情也无济于事,不能让失明的人再度看到春草、夏花、秋叶、冬雪的美丽;再多的怜悯也于事无补,不能让失聪的人再度听到风声、雨声、歌声以及母亲关爱的叮咛声。人们视残疾人为另类,认为他们有生理上的缺陷,难以有所作为,不能与健全的人相提并论。

当我读完《海伦·凯勒》这本书后,才顿悟那是极为错误的观点。海伦·凯勒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勇敢地克服了生理上的障碍,登上了文学创作事业的巅峰。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大病使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了。后来,在一位家庭教师的帮助下,海伦克服重重困难,学会了说话,完成了中小学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名牌大学——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亲自为这位残疾学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并向全校学生宣布,海伦以每门都是“优”的成绩毕业。

海伦·凯勒先后出版了十几部著作,自学了五国语言,她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她的事迹感动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因此,在海伦与世长辞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参加她的追悼会。

轻轻地合上书,海伦哟,我眼前浮现出你那咬紧牙关战胜困难的坚毅神情。我禁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打开书,反复欣赏着我最喜欢的那个情节:大学的功课是繁重的,许多书本没有译成盲文,你用自己的方法刻苦攻读着。你是那样的坚强,使我由衷地赞叹!海伦——你用坚强的意志,不服输的精神战胜了一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你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个道理:人的成功只在于自己的努力。

明年我就要中考了,听老师家长说考场上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竞争十分激烈,但我并不害怕。白天,我认认真真听老师的讲解,一点一滴地复习,晚上我挤出时间做习题,背单词。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让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时,我又想到你——海伦,我多想告诉你,我也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感到了“快乐”的真正含义:平时的玩乐,只让身体得到满足;而当努力拼搏地完成一件事,得到的则是精神上的满足。

你一生追求精神上的快乐,不懈地努力,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要以你为榜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做一个超越自我的人!

点评

本文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了海伦的人生经历,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海伦最动人的华章,作者的叙述视角在第一、二、三人称之间变换,真切自然中又显通达圆融,很叫人佩服。文末联系自身实际,从海伦身上领悟出的深刻哲理,耐人寻味。

【佳作展示三】

我读《家》

王园园

1915年,离我如此遥远。那庭院深深的公馆,也离我如此遥远。可觉新、觉民、觉慧那些或抗争或屈服的人们却离我很近,很近。

我很欣赏觉慧,也很敬佩他。他是公馆里的三少爷,却更是新时代的新青年。他读进步书刊,进新式学堂,勇敢地和丫环鸣凤相爱,他甚至敢顶撞专制的祖父,离家到上海去追寻自己的未来和幸福。与之相比,我对觉新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鄙视?同情?心疼?我想不单单是这几个词能表达出来的。他是“作揖主义”者,他是“无抵抗主义”者,他是懦夫!是的,他不敢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不敢去追寻自己的未来,他不敢向封建家庭喊出自己的抗议,我瞧不起他!但我又有些同情他。订婚时,他“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工作后他依旧“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就像傀儡似的被人玩弄着,就像桌上的一盘祭品。他二十岁时曾为自己反抗过,结果呢?只招来更多的敌人,更多的讽刺。他累了,疲倦了,所以为了避免冲突,他敷衍,他恭敬。他不是一个人啊,长房长孙,父亲的嘱托,弟妹的教育……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他身上,所以他放弃了,放弃了自己,放弃了未来。我对他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

这些活生生的、各具特色的人物让我激动着也低沉着,一个个文字就是他们的血与泪,苦与乐。

“深深的脚迹疲倦地睡在那里,也不想动一动,直到新的脚来压在它们的身上,它们才发出一阵低微的叹声,被压碎成了奇怪的形状,于是在这一望无际的长街上,不再有清清楚楚的脚印了,在那里只有大的和小的黑洞。”读着这几句,我的心一下变得低沉下来。这哪是写雪啊,这不就是公馆里的那些戴着面具的人吗?他们不想反抗,只是发出“轻微的叹声”,所以被压碎了,最终也将毁灭。

“沉重的锣声在静夜的积雪的街中悲怆地响着。”悲苦的,无助的,被封建教条压抑着的人们,无法表达出自己的伤悲,只有在这静夜里,他们才能借着锣声悲怆声哭诉。

四世同堂的高家公馆是家吗?不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家?

点评

文章开篇两句“离我如此遥远”“也离我如此遥远”中,一个“也”字,便透露出作者对文字敏锐的把握能力。作者用“很欣赏、很敬佩”这一观念转述原著《家》中觉慧的主要事件,既抒发了自己的读书感受,又再现了原著的主要内容。同时,引用原著中的哲理性句子表达自己的思考,显示出了作者的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
撒哈拉凯勒海伦
名人名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DESERT ECHO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甘露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撒哈拉之眼
海伦·凯勒的故事
爱之声
生命真谛 在于忘我